论坛启用新域名www.gzhucm.com,请继续支持我们
切换到宽版
  • 2732阅读
  • 0回复

国家基金标书写作技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yw197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1-08
— 本帖被 妙手仁心 从 求医问药&学术交流 移动到本区(2008-08-21) —
2006NSFC申请又来了,希望对大家来说会有些帮助!!
多支持!!

指导思想篇
1、 追求卓越,在知识上要绝对专业,坚决反对侥幸心理。
2、 相信NSFC申请是公平的,大家靠实力竞争,必须花大力气写标书;如果你认为NSFC只有关系,你就不用继续往下看了。
3、 NSFC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不仅仅是几页标书,是智慧沉淀的结晶。
4、 不要把NSFC看的高不可及,你要相信自己的创意,哪怕你只是一名一年级硕士
5、 机会主义是有的,但我们没有什麽其它的资本,只能消灭标书里一切可能的失败因素,加上完美的选题和课题设计,彻底征服评委,不给评委任何黑掉你的机会。
6、 基金申请不同于实际研究课题设计,必须把个人兴趣与NSFC兴趣结合一致,投其所好。

选题立项篇
1、 基金成败关键还是选题要好,提前半年,刚入行的提前一年进行课题搜索
2、 老板指定的题未必是好题,最好自己选题,如何立项应该是研究生学习最重要的一课,毕业后你会发现,没有人会指点你什麽课题有价值了,在中国学术的沙漠里,只剩下你自己了。
3、 好课题是对学科深刻理解的条件下产生的,大量翻阅文献吧,汲取知识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思考,你发现别人存在漏洞的时候,好课题就离你不远了。
4、 选题最好以问题为导向,不要以技术为导向,找到问题了,课题就找到了。而拿着新技术去找能解决的问题,效果多数不好,但还是大有人在,比如RNAi。
5、 解放思想,发散思维,多方法多学科交叉,一般都会比较受人青睐,容易申请到基金,但不能为了交叉而强行交叉。
6、 创新性新技术、新理论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最好有工作基础,没有你也要东拼西凑,这是在中国,NSFC似乎讨厌空中楼阁
7、 临床课题研究最好别选临床应用方向,而选应用基础研究。
8、 选择自己熟悉,有工作基础的领域,别跨越太远。你是在谝钱,记住了,你不装的象个行家,NSFC是不会给钱的。
9、 重要科学问题的切入点准确,切忌过宽、过大,只要体现一定的新意和研究价值就行了,能得诺贝尔奖的课题NSFC是不给钱的。
10、 没有人做过的课题不能做为立项的依据,但NSFC资助的项目必须是国际上没人做过的,而不是国内空白。当然,如果国际上有同类结果,你不说,地球上的中国人也许也不知道,但一旦被识破,你死定了。
11、 如果是捕捉科研前沿性的课题,最好设计周密,尤其是目的和结果的一致性、可获得性和可预期性,通过课题实施所获得的结果必须能充分支持与研究目标相一致的结论。
12、 热点课题不一定是好课题,热点上的人也很热。但在还没热起来的热点,一定是一个好课题,标书评审滞后半年呢,比如最开始的一批SARS课题。有时也不防设计一些非热点但是对与科研有价值的课题,发挥出奇不意的效果。
13、 临床课题可以是当前没有好办法治疗的疾病,急需解决的临床问题,而在国际上检索的文献只有几篇的那种。
14、 本人不主张以最新的重量级文献做指导,你会发现,很多人跟你的想法惊人的一致。有人特别反对跟风。
15、 一定要到NSFC检索一下类似课题的历年资助情况,太多、太少都不好。最好是最近二年逐渐增加的资助领域。

立题依据篇
1、 题目要有新意,吸引人,既要概括主题,容易懂,又要有些少见的新词或缩写,调胃口。
2、 5000字左右,最多两页,不包括文献,行距字体大小适中。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一定要准确,甚至是中庸,绝不能偏激,不然不同意你的专家会带着逆反心理看你的标书,你死定了。
4、 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和研究意义,则必须说的声泪俱下。应该达到的境界是:连你自己都认为这个课题不做就没有天理,尽管这个课题其实只是一堆屎,呵呵。当然如果有实力,可以解决关键的科学性问题,那再好不过。然而课题意义不是最重要的,但常常被撰写得份量过重,课题总体构想、大体实施方案及可能的预期结果才是人们最关心的。
5、 要把复杂的事说简单。既要论述充分,写作又要简练,最多两页半(不算文献)。剔除所有不必要的知识细节、理论和概念,要舍得割肉才行。越简单,出错越少,专家不懂的越少(他们有时确实有知识盲点)。有人主张“要让评委看过之后,感叹您idea的精妙,却不太明白您的理论依据”,我认为在面上项目不太合适,在重点项目还可以。我赞同“写出来的理论,要让人家能欣赏”。写出来的理论,要让人家看不懂“,这份申请书很危险。
6、 立论依据要非常突出:理论性课题一定要有新观点,应用性一定要实用,与现有理论或方法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总之要让人感觉到有意义。
7、 一定要有可预见的成果,至少画一张大饼,但看上去要象真的才行。基金委的家伙们是撒把米就叫你下蛋的,如果你说:“吃完米,明儿再下”,那你就只有饿着了。
8、 任何重要的论点都要有文献标注,有文献就等于没有疑问。参考文献要新,最好是当年的。而且一定要引上Science、Nature、Annual Reviews系列杂志的近期文献,增加自己立论依据的权威性。最好包括已有工作基础,将已有相关结果以及发表的杂志列上,可以增加可信度。
9、 一定多让本实验室的人修改,特别是中过基金的前辈,要改15遍以上才行。请外人修改时要“防人之心不可无”。
10、 标书的评委参差不齐,评审意见也差异悬殊。好的标书最容易受到高水平评委的赏识,只要你的题好,这些评委是好征服的。难就难在如何让水平差的评委通过你的标书。我认为除了运气好,少碰到一些这样的评委之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他们看懂你的标书;第二就是标书不能太长,他是看不下去的;第三就是实验设计在不失科学性、先进性的条件下,尽可能简单,千万别让他觉得你比他高很多,那样你死定了。所以一份好的标书是在高水平教授和低水平教授之间的平衡,写的非常玄妙的标书通常中不了。
11、 评审专家通常是本专业的,也可能不是,尤其是交叉学科投递的项目,评审专家未必对你的研究领域特别熟悉。所以尽可能少引入非常专业的概念,如果不可避免,也要解释清楚。
12、 文字写作要有适当的弹性,不能把话说死,留有余地。因为你肯定会碰到不同意你课题的专家,除非你运气实在好。对于赞同你课题的同行,只需证明你具备完成课题的实力就行了,这点容易做到。标书的目的其实就是征服对你课题不同意,甚至存在偏见的评审。所以立题依据的写作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诱导过程(哈哈,骗子可能最拿手了),你开始的观点应该处于偏见评委和你真实观点之间,稍偏你一方,处于容忍范围,他不会立即提出反对,下一步再偏一点儿,逐渐下去到最后,他还是没提出反对,你就胜利了,行骗成功!
13、 本人不赞同把认为重要的句子字体增粗或下面打点以示关键,但这也许对于一些评委管用。

研究方案篇
1、 研究目标要明确要精,提法要准确、恰当;内容要详细但文字不宜过多,且一定不能写得太具体。关键的问题要突出,一定要准确,且要有一定难度,但不必写的太具体,否则有时会出现mission impossible。
2、 可行性分析是你说服评委的第二次机会,可按成熟的理论基础(理论上可行)、研究目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可实现性(技术上可行)、本单位现有技术设备实验材料的完备(设备材料可行)、课题组成员完成课题能力(知识技能上可行)等几方面分层论述。可以找一家比自己单位强的合作伙伴,把他们的软硬件条件也加进去。
3、 创新点要切合实际,又要有所发挥了,但语气要肯定,指出国际国内研究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点明理论和现实意义。
4、 研究内容要集中,与研究目标紧密一致,只作支撑课题最关键最必要的内容。不可为多作实验显示劳动量或增加预算而使研究内容过泛
5、 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合理、可靠、可行,没漏洞是最重要的。思路好,材料独特,方法独特新颖,会增加获得资助的机会。技术当然是越新越好,但未必需要采用最时髦的研究手段,不能为了技术而研究。
6、 研究内容及方案切忌复杂,步骤最好有一流程图。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不能太具体化,容易出漏洞。但你必须让评委认为你十分了解实验技术的整个过程,可以尽可能多的应用技术术语和技术缩写,写出主要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
7、 技术方法一定是本实验是已经建立的,至少是有相关实验基础,或虚拟的基础。所有关键技术要有文献出处,最好是自己实验室发表的,有文献就等于没有疑问。如果本单位力量弱,可挂靠较强的研究机构,从而使评审相信你能完成课题。关键实验材料必须已经具备,或可以获得。这些问题应该附有相应的证据(如MTA)。

预期研究结果
1、 预期结果要考虑对基础和实用双重的价值。
2、 以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结题比较容易。最好突出SCI收录杂志的影响因子,给基金委的专家们觉得,您的实力确实不一般。因为最终结题情况,是基金委专家们最关心的事情,他们当然愿意把基金支持能发表高水平文章的人。

工作基础篇
1、 工作基础是你说服评委的第三次机会。课题科学先进、技术路线新颖合理可行、工作基础雄厚这三方面表述要紧密联系、前后呼应。
2、 一定要有基础。把实验室发表的所有文章搜集起来,找出与你设计课题相关的,只要沾边,都列上。自己最好在研究生一年级就发表综述,如果努力,第二年申请就来得及。如已发表高水平文章,,基金申请基本没问题。文章与课题关系远一些无所谓,最好既相关,又不同。
3、 预实验结果很重要,而且是有硬data的结果,一定附上。但一定要慎重掌握,不要写的太多,评委会认为你的工作做的差不多了,没必要再申请基金了。只预期你的课题肯定有好的结果就行了。
4、 工作基础可以找个较强的合作单位,你就强壮起来了。
5、 有针对性地把研究队伍的相关工作经历、论文、成果等展示出来,但相关基金就最好别露富了,呵呵

人员组成篇
1、 主要成员6-10名,结构合理
高级研究人员(1-2人)
中级研究人员(2-3人)
技术人员及研究生(3-5人)
2、 参加人员技术力量的配备要合适,必须保证一定的劳动力。
3、 1名高职足够,多了浪费资源,现在NSFC限项很死的,我们的高职资源快耗竭了。
4、 中级人员是骨干,但在职的不要太多,1-2名
5、 技术员2名左右,很重要呦,这是专业技术保障
6、 研究生不能少于2名,这是主要劳力,地球人都知道。但也有人认为而不应将研究生列为主要人员,这样NSFC会认为人员稳定,富有干劲。
7、 成员介绍要紧扣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既注重梯队、比例、技术力量等科研综合实力的展示,又注意与本课题相关
8、 最好不加入老先生,除非他是院士,答应给你基金。不过找个好的副高作课题指导,他的工作就相当于你的了。但恐怕他的基金还申请不过来呢,哪舍得把宝贵的名额给你呀。

个人简历篇
1、 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的学历和研究工作简历,近期已发表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论著目录和获得学术奖励情况及在本项目中承担的任务,所有复印件一定要附上,眼见才为实,别忘了扫描到电子版里去呦,评委看的是那个。
2、 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要注明项目的名称和编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负责的内容等。完成的可以都列上,没结题的一定不要写了,基金委不同情富人,何况我们还是装富的人。
3、 中级技术职称的推荐信或在职研究生申请项目的导师推荐信一定不要忘了。
4、 至于申请名分问题,就不好讲了,仔细研究申报指南吧,一切按常规,世界上就没有奇迹了,呵呵。
5、 个人简历一定有针对性的倾向于课题方向,并与课题中各人的分工相一致。所从事的研究项目可适当给出,但不能过多,保证课题组有充足时间完成基金课题。

经费预算篇
1、 要求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管理办法》认真填写,
2、 人员费:5 %管理费:5 %雷打不动,人不值钱呀。
3、 实验材料费:60-70%必须占大头
4、 仪器费<10%,合作费<10%,不要购置5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及设备了,实验室也别装修了,NSFC舍不得。但如果有超过万元的仪器设备费,会给人研究条件不过硬的印象,基金委当然希望把钱投到硬件条件好的单位,可以把基金用于刀刃上。
5、 了解当年NSFC资助力度,面上项目自由申请经费以此为标准
6、 个实验材料开价要合理,不能狮子大开口。实验不够就把要求拉高些,技术先进些,二十几万很快就能虚拟花光了,很爽!但不能胡来,会死人的。败家要败得冠冕堂皇,呵呵。

摘要写作
1、 摘要可能是标书最后写的部分了,但却是评委最先看的部分,很多标书在这一关就倒下了。
2、 摘要字数少,但最忌讳写的平淡无奇。要麽钩起评委浓厚的兴趣,要麽激发他万丈怒火,都算胜利。哈哈,当然要努力后者。但遇到对课题有偏见的专家,能做到后者就不错了,至少他没把你的标书扔一边去。
3、 基于以上认识,摘要一定要语气坚定,旗帜鲜明,一反立题依据中的中庸之道。其实语句的变化不大,知识删除了有弹性的话就是了。
4、 摘要字数有限,资源宝贵,惜字如金,因此要特别注意重点突出,讲明现状、课题意义、课题构想和预期结果。
5、 防止“头重脚轻”,削减一般性细节描述,多用概括性语句,讲明现状、课题意义、课题构想和预期结果部分要相互平衡。

学科选口篇
1、 申报的方向和学部很重要,往往结果天壤之别。尽量避重就轻,在竞争不很激烈的领域申请,除非您有充分的把握。
2、 投到你老板能量比较集中的学科,是第一选择。
3、 仔细研读基金申报指南,洞悉各专业领域倾斜性项目和优先资助方向。
4、 仔细分析NSFC历年与你课题相关资助项目在各学科的分布,发现隔年资助或近几年资助递增的学科,你基本找到钱在哪了。
5、 学科交叉鼓励,但尽可能投到你熟悉的学科。如果十分生疏,找个熟悉那学科的人作搭档,不然你会迷路的。

善后工作篇
1、 版面调整,清晰,层次分明,使版面简洁、易于阅读
2、 坚决消灭错别字
3、 完美5遍以上
4、 合理行使基金委赋予的权利-回避制度自我保护,注意自己小领域的同行,防止个别在学术道德方面有些问题的评委把你黑掉。但你不能把所有同行都回避掉,哈哈。
5、 仔细审查自己的申请人资格是否达到NSFC要求
6、 仔细审查自己的项目组成人员(包括自己)有没有超项,同室撞车,害人害己。
7、 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当然由中国人审,如果你有充足的人缘,别浪费了这宝贵的资源,甚至屎一样的标书,也不要绝望,它很有机会变成黄金的


读研期间,在自己的努力和boss的指导下,撰写的二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顺利中标,结合我的二导在NSFC半年的工作经验,其间不少心得愿与大家分享。
关于标书撰写的种种要领,我非常认同丁香园中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全攻略”一文(本版亦有转载),该文具有较高指导性,也非常全面,所述如立项依据、技术路线、工作基础等在此我不再赘述,仅对该文尚未涵盖部分及细节处理浅谈几点,算是一点补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英文部分宜用Arial字体,因为NSFC的头儿及多数评委喜欢。
2技术路线最好附有路线图示意,让评委觉得你思路情淅。
3 参考文献中最好有nature或science。评委们觉得有依据,可信。
4立项依据部分宜图文并茂,最好有彩图。
5参考文献数量 最好控制在20篇左右,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6 去年来,标书已采用网上评阅,而且时间很短,很多时候是boss们交给研究生们评阅。因此,内容不一定要无可挑剔,但标书制作一定要精美,要让评委赏心悦目。
另外,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全攻略”一文看法不同的就是:关系是有必要的,如果在NSFC有关系,还是应该在投标后的每年3-5月份适当走动,至于理由,我想不说大家都很清楚。
今天和大家暂时探讨到这儿,待我抽出整块时间作详细整理再奉献给大家。如大家任何疑问,欢迎踊跃发言,我会尽我所知,毫无保留地告诉各位。关于参考文献的数量,我的二导说20-27篇为宜,最好不要超过30篇。太少,评委们觉得缺乏研究基础,太多,他们会认为研究已较多,不想再给银子给你折腾。至于其中是否要有评委的文献,个人认为不要强求,更不易做到。理由有二:1。国内一般没有或鲜有相关文献。国家自然基金标书立项均较新,至少在国内鲜有问津,如果连这一点都达不到的话,后面的努力都会白费。2。每份标书的几名评委一般随机产生,且双盲,因此,除非与NSFC有关系,否则你根本不知你的标书将有谁来评审。以上仅为拙见,敬请斑竹及各位同道指正。



以下内容是我从一个朋友那里看到的,感觉挺有用的,就转贴分享给大家(具体朋友从哪里得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一、要抓住一个“新”字
1、题目要新颖:题目是很关键的东西,要从题目上吸引人,从题目上体现出你研究的“新”来。
(1)现在的研究热点。前五年,只要涉及到纳米技术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全部给予资助,或嗷蛏佟7治鲈?蛴卸?阂皇钦馐切鲁鱿值模?颐枪?诨故强瞻祝?枰?痈鞲龇矫胬醇忧浚欢?钦夥矫娴谋晔樯伲?斜曷矢摺?
(2)别人可能没有听过的名词。2001年吧,有个学者的标书是“数字细胞”,一下就把人吸引住了,最后这个课题拿了一百多万;其实就是用仪器记录细胞信号,将细胞内的电活动用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了。随后出现了数字外科等等。当然也不能炒作新名词,名词新,也要有一些相应的学术内容。
提到的这两点是给大家一个启发,在项目的题目上也要下工夫。
2、内容要新颖:这是标书的关键,要有自己新的idea。从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上都要体现新,那就需要申报者多动脑筋,多下工夫。
二、要“勤”
1、勤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标书要多写,国家级的,省级的都要积极的写。在写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要怕中不了不敢写,也不要因为写了没有中就不写了,只有写了才有机会中,如果不写,是绝对没有机会的。当然这还涉及到一个心理的问题,如果你能完成一份完整的标书,心理上的一个障碍就可能消除。当你再动手开始写的时候你就会说标书我曾经写过,对它的各个步骤不生疏,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但是这个过程一定要经历。
2、勤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早点准备,在上次申报完以后就开始准备下一年度的题目。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写,来检查标书中存在的问题。修改一年的标书和修改一个月的标书的质量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3、勤的第三个方面就是平时要多做些研究工作,对于自己的实验结果要多总结,多发表文章。因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要看你的工作基础,这个工作基础并不只是你现在有基金项目,而更重要的是看你在你自己的研究领域内长期做的工作是否与本次申报的内容有相关性,研究方向和内容上的相关性,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上的相关性。如果在这个学科有许多的文章,那中标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4、最后就是平时多看杂志、多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网站,看大家在研究什么,看往年中了的标书,从别人中了的标书中得到一些启发。
5、最后一点,就是关注一些新的信息,上Internet,多查资料,多关心自己学科的最新动态,多写综述,建立工作基础。
三、申报内容和研究内容的确定
1、申报内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资金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100-500万元),有子课题和需要项目建议书;杰出青年和海外青年基金(50万元左右,青年的定义为当年的1月1日不满35周岁);面上项目(20-30万元左右),包括普通项目和青年基金;社科基金(10万元左右)和小项目(5-7万元)。我们应该申请那一部分呢?对于前两部分,中标的可能性太小,就是有实力的科研院所也是很难拿到那样的项目的;所以应该胖卦诤罅礁鱿钅可稀G嗄昊?鹬皇粲?5岁以下的,对于这块,大家每年都报的少,但国家投资又大,所以中标率相对要高。
2、研究的内容:或叫课题的性质,要正确的定位,基础的要以基础研究为主,临床的要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公卫的应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对我们公卫的来说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实验室研究和人群调查想结合,才有可能拿到大的科研项目。单纯是人群调查而没有实验室研究的话,国家自然基金不会支持这方面的课题的。这主要是针对我们预防医学而言的,公卫的许多学科都涉及这个问题,如统计、流病、儿少、环卫、劳卫,涉及到人群调查的,要想办法加上实验研究的内容。当然还有一点,申报公共卫生学科的必须有人群的内容,以后如果没有人群的内容会在初审就被刷下来。
四、人员的配置
对于自己申报时的合作者,在选择的时候应该注意。注意要有梯队,最好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包括在读研究生)相结合。
1、关于高级职称,一方面他不能同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里有两项在研项目,所以选择高级职称作为自己的合作对象,这点一定要注意。两项包括项目“主持人”和“参加者”。有些申报者在初审时,由于有些参加者已经有两项而被刷下,很可惜的。对于高级职称者主要是理论和技术指导,所以不宜过多。
2、中级职称,单独申请中标的可能性比较小(需要两位高级职称的推荐)。所以高级职称者可以利用他们的有时来和他们合作,一是选择他们成果多的(包括发表文章的数目),对自己的实验梯队和工作组基础是个弥补;二是一般不会冲突,在初审的时候不会象高级职称那样严格,有时候对中级职称的都不审查。
五、仪器设备
整个教研室的可以用,整个院系的可以用,整个学校的都可以写,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不要因为仪器设备不过关而不敢写,不要因为仪器设备限制了自己的idea。只要有思路,其他的仪器设备可以通过用自己学校的资源或者和别的单位合作。
六、写好标书的一些注意事项
1、关于内容书写的一些问题。立题依据要充分,有说服力,引用的参考文献要支持自己的观点最好能有自己的文章引用;参考文献一般是10篇左右,尽可能的新(最好是近3年的),可能的话写到本年的9、10月份,自己的关于本课题的文章也不能太多,否则会认为你只是要钱;书写格式要条理清晰,比如说技术路线,最好做出路线图,直接条理,给评委留下好的印象。
2、资金预算,对于管理费和能源消耗费有明确的规定,不能超过5%,对于仪器设备是不资助的,所以不能把买仪器设备写进国家自然基金标书的。如果你连小仪器都买,说明没有科研基础,买大仪器,没有那部分钱给你买大仪器的。因为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原则是⑴把握科学前沿,推动“源头创新”;⑵围绕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解决可持续发展中层次科学问题;⑶充分利用我国的优势和特色(人力资源,比如队列研究和环境基因组等);⑷重视开展形成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
3、要注意学科间的合作,也就是在成员队伍里最好能有不同学科的人来参与。也就是学科的交叉,容易产生源头的创新,能够出新的成果。
4、自查自纠。写完了可以过几天再看看 ,不断修改,不要以为写完了就没有事情了。有时候可能当时没有发现,也可能是自己看了文献或其他资料后觉得需要补充,所以上面也提到了要早点准备。
5、要请教一些内行和外行来看。一是看他们能不能理解了你的标书的意思,因为国家自然基金委的评委可能是你这个小领域的“外行”,不是自己本专业的;二是让他们看看有没有创新,值得不值得研究;三是让他们从他们的专业角度和自己的经验来给自己提点意见和建议。可以请一些年轻的教师,因为他们学的东西比较新,另外他们的思维也比较活跃。多听点意见总不是什么坏处吧。
6、不要随便丢弃自己没有中标的标书。经过修改和充实以后,第二年还可以再投的,当然也可以投到别的基金项目,如省自然基金、科协的或其他的。
7、关于工作基础。上面提到了一些,这里的工作基础,不是说申报者一个人的工作基础,而是指整个科研工作组(人员)和整个学校(设备)。这个一定要重视,可以利用参与者的工作基础和学校的资源来弥补自己本身的不足和缺陷。
8、科学术语要规范。不能因为术语的定义让人一下就看出毛病,让人觉得科学不严谨。
9、要有耐性。基础研究本来就是持续性和积累性的问题,有人统计,国家自然基金每个人平均7年能中标一次。也就是说,你投7次才有可能中标一次啊。
七、那些学科比较好申请
一是上面提到的新出现的研究内容,热点内容,二就是一些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支持的方向;三是一些国家自然基金委鼓励的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优先资助的领域(与生命科学有关的)有:⑴生命科学体系中的化学过程;⑵脑研究;⑶蛋白质组学;⑷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的生态系统;⑸我国人口与健康的基础科学问题;⑹中医药现代化的基础科学问题;⑺重大工程灾害及其防治(如SARS等重大的事件,不仅仅是卫生问题,也比如类似于9.11,伊莎贝尔飓风等问题)。
鼓励的领域有:⑴传染病和寄生虫;⑵环境、遗传与社会心理因素;⑶主要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及其群体易感性和预防;⑷膳食结构和食物成分及其食品质量及健康;⑸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治。
八、关于关系
每年靠关系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人有,但是那是少数。绝大多数还是靠实力。所以不要因为没有关系而觉得不可能申请到课题。有一点清楚就行了“实力是基础,关系是关键”。没有实力和良好的标书是没有用的。
九、格式
提纲按提供的格式写,并全部保留。正文字用小四,让人看起来舒服。

申报体会二:
对于面上项目的一些个人看法:
1. 题目要有新意,吸引人,但要容易懂。
2. 立论依据很重要,一般提出项目的背景和当前发展状况,其实这里要给评委一个印象,就是不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甚至人类的损失非常巨大,文字可以有适当的弹性。因为文字多,可以把认为重要的句子字体增粗,下面打点以示关键,同时也减少了评审人的麻烦。
3. 参考文献要新,最好是当年的。最好能要引上Science、Nature、Annual Reviews系列杂志的近期文献,增加自己立论依据的权威性。
4. 研究目标要精、内容要详细但文字不宜过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难度,但不必写的太具体,否则有时会出现mission impossible。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也不能太具体化,那些有具体实验方案的“实验计划似的”标书,往往容易出漏洞,被给予差评,基本上通不过。
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其实与目标、内容是相似之处,就是把一个问题讲具体了。技术路线如果能用图表示就体现精而有说服力了,一般可以一页。
6. 可行性分析除了对本单位的研究实力进行恰当的分析外(可以有一些超前性),最好找一家比自己单位强的合作伙伴,把他们的软硬件条件也加进去,现在的项目越来越看重多单位合作了。
7. 创新点就要靠个人发挥了,越前瞻越好,可以体现近期的成果,更要突出深入和延续研究的必要性。(大家认为这点非常重要)
8. 预期结果要考虑对基础和实用双重的价值,如果能够建立一套实物体系那更好了。以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结题比较容易。最好突出SCI收录杂志的影响因子,给基金委的专家们觉得,您的实力确实不一般。因为最终结题情况,是基金委专家们最关心的事情,他们当然愿意把基金支持能发表高水平文章的人。他们也好向党和人民交待。
9. 我感觉关键还是选题要好,如果有多学科交叉,一般都会比较受人青睐。多学科交叉,极容易申请到基金,尤其是青年基金和小额资助项目。
10. 评审可能是本专业的,也可能不是,就算是本专业,可能也不懂你的东西,所以写作很重要,要把复杂的事说简单,要吸引评审的眼球,要让一个不懂你专业的人都觉得你的东西很重要,哪怕不懂也值得去尝试。要把复杂的事说简单,但是还不能让评委完全看懂您的东西。要让他们看过之后,感叹您idea的精妙,却不太明白您的理论依据,只明白您的实现方法。具体原则是:“写出来的理论,有点让别人看不懂”。自然基金的医学部分其实不多,大多的研究经费都给理工专业去了,特别是面上项目,基金委鼓励大家去探索,而不是一定要出个成果,所以思维可以再发散一些,多和非医学专业的联系合作。创造性火花就可能源源不断了。基金申请书写完了,申报的方向和学部也很重要。尽量避重就轻,在竞争不很激烈的领域申请。除非您有充分的把握,认为自己实力确实比竞争对手强很多。
11. 注意研读基金申报指南,不要放过细节。每年每个专业领域都有倾斜项目和优先资助方向,这个非常重要!我去年就是按照这个指南,把自己的申请书归到倾斜项目中得到资助的。
12. 关于前期工作。前期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写基金表的时候,要合理掌握。前期工作,要有已发表的高水平文章,至少1-2篇,申请医学领域的基金,有SCI IF>2的文章或中华医学系列的文章最佳。与课题关系远一些无所谓,但是千万不能风马牛不相及。最好既相关,又不同。对于没有发表过的内容,尤其是与本课题相关的内容,一定要慎重掌握!不要写的太多,容易泄密,以后自己的文章可能不好发表。另外,如果写的太多,评委会说您的工作做的差不多了,没必要再申请基金了。但是没发表过的前期工作又必不可少,这是证明您课题可行性的一个佐证。不可行的工作,谁会去做啊。
13. 注意行使基金委赋予的权利,就是那个回避制度。确实在学术界,有极个别的评委、专家在学术道德方面有些问题。我们尽可能利用回避制度,来进行自我保护。
14. 项目组成人员应以本单位中级职称为主体,附带1-2名研究生,而不应将研究生列为主要人员。这样基金委会初步认为人员稳定,富有干劲。
15. 临床课题研究属性。千万别选临床应用,而应该选应用基础。否则基本不能幸免。
16. 经费申请表中有两项:仪器设备费,实验室改装费。尽量少填,最好不填。虽然基金委并不明确反对用基金购置仪器设备,但如果有超过万元的仪器设备费,会给人研究条件不过硬的印象,基金委当然希望把钱投到硬件条件好的单位,可以把基金用于刀刃上。
17. 面上项目自由申请项目申请经费在22-30万元左右比较理想,符合基金委资助力度。
18. 正文中有一项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如果手上还有其他基金项目的,写上后给人感觉科研实力较强,但也容易让基金委有重复投资的顾虑。特别是几个项目相关性较强时,还是不填为好。

另外再补充一些:
一、标书的重点:摘要及立项依据。
1、摘要限400字,因此要特别注意重点突出,防止“头重脚轻”,即与课题相关的一般性描述太多,而对要研究的东西阐述不够。
2、观点(推论)一定要明确,非常肯定。
3、立项依据中研究意义要争取开门见山,不要说过多相关但无直接联系的话,主要是讲清楚你发现了什么,准备做什么,怎么去做。国内外研究现状不必太多,但除了有最新的权威杂志文章以外,最好加入部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新文章,不必故意回避,而且如果恰好碰上这份论文的作者评审,那就更好了。
4、最好包括已有工作基础一节,将已有相关结果以及发表的杂志列上,可以增加可信度。
二、研究内容及方案切忌复杂,以免过于凌乱,步骤最好有一流程图。节省评审专家时间。
三、可行性分析可包括:理论上可行、有预实验基础、课题组成员力量雄厚、技术成熟、实验设备有保障这几部分。
评审打分标准(仅是生命科学部的标准):
关于人员梯队
项目组成员(80分)
主要成员6-10名,结构合理
高级研究人员(1-2人)
中级研究人员(2-3人)
技术人员及研究生(3-5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程序
标书的评议指标及分值
1. 立论依据:420分
2. 研究方案:330分
3. 研究基础:250分
总分1000分
一、立论依据 (420分)
1. 课题研究的意义(100分)
涉及重要领域的重要问题,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或应用前景
2. 科学性:(90分)
n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
n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的切入点
n研究设想:研究目标及思路
3. 学术思想及创新性(150分)
n理论创新:新学说或理论
n 方法创新:新方法
n 技术创新:技术改进或完善
4.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了解(80分)
n广度和深度:近5年的主要研究进展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n参考文献: 国外文献 近5年 数量:20-30
二、研究方案(330分)
1.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80分)
n范围合适:3-5个内容
n重点突出:1-2个重点
n关键问题选择准确:1-2个关键问题
2. 技术路线(90分)
n设计合理:基础与临床
n方法可行:成熟可靠 可重复性强 易于掌握
3. 研究方法及手段(90分)
n方法先进:
n技术成熟可靠:
n有创新:
4. 研究的预期目标(70分):
明确,可以达到,留有余地。
n发表的研究论文:
n申请的技术专利:
n可应用产品的开发:
三、研究基础
(250分)
1. 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90分)
n 主要研究者的研究背景及经验:
n 与本研究相关的前期研究:
已发表的研究论文:n
2. 已具备的实验条件(80分)
n 实验室条件:主要仪器和设备
技术条件:实验模型的建立,预实验的结果,关键实验材料n
n国内及国际合作:合作的背景及技术优势
3. 项目组成员(80分)
主要成员6-10名,结构合理
n 高级研究人员(1-2人)
n中级研究人员(2-3人)
技术人员及研究生(3-5人)n
四、经费预算
n人员费:5 %
n 管理费:5 %
仪器费:《 n10%
合作费:《 10%n
实验材料费:60-70%(
五、专家委员会的意见
要对申请人及研究项目进行具体的评价:
( 学术水平:已经取得的成就
科学态度:人品及学风(
项目的重要性: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 实验条件:能否满足研究需要
六、如何提高中标率
1. 精选课题申请人:
2. 预审标书并进行修改:
3. 优化组合研究队伍:
4. 孵化、扶植课题项目:

下面是一封可笑的广告信,基金委网站已经做过声明。但是我觉得内容很有可取之处,所以把有用的部分贴出来给大家参考。另外,请注意,千万不要找这些“专家”有偿咨询,有百害而无一利!
以下内容,请大家审慎地参考。

咨 询 通 知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课题中,只有少数项目是选题本身不够新颖,大多数项目是对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的阐述不够清楚和填写形式上存在漏洞而未中标。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通过对这些年课题评审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结合这几年对申请书进行修改的经验,组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多年的资深科研管理人员和参加评审的专家教授组成了咨询中心,对您的申请书提出详细、全面的修改意见(主要是与生命科学有关的课题)。

咨询内容:
1、简表填写是否规范,包括申请金额是否合理、投送学科是否恰当、参加人员技术力量的配备是否合适,等等;
2、选题方向是否科学、有创新、有科学意义,立项依据是否充分、清楚而没有漏洞,国内外的参考文献是否全面、准确;
3、目标、内容和关键问题的选择是否得当,叙述是否充分而有条理;
4、技术路线的设计和实验方案的选择是否先进、科学、合理、可行,描述是否清晰、简练;
5、工作基础中,是否将与课题的研究内容相关的研究工作,清楚、透彻、技巧地进行了阐述,使评审者对课题组的前期工作和科研条件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6、经费预算是否合理地按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7、成员介绍是否紧扣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既注重梯队、比例、技术力量等科研综合实力的展示,又注意与本课题相关;
8、标书是否思路清晰、表达清楚,圆满而无漏洞,尤其是创新性、可行性和工作基础三方面的表述是否层次分明而又紧密结合、前后呼应。


众多各类基金的申请多数都是只看申请书的,申请书如何写得好,坛子里有很多贴子了。在这里我重点给不是很牛但又不得不去申请基金项目的同志几点建议。
1.如果你在理论上研究没有很大创新点,或者理论上无法做更多的文章的话,最好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从两者结合点创新。
2.如果你不适合做理论研究,但比较擅长应用研究,不妨将实际与理论结合起来,从应用角度创新。
3. 你所述的每一句话都要慎重,不要让人看了反感,尤其不要过多的出现令人烦感的修饰语。平平淡淡最是真,只要能说明问题就行,不能夸夸其谈,好象整个学术界就你最牛,如果你真的很牛,就另当别论了。
4.一个好的题目是很重要的。当前的活跃领域,公认应解决的问题。 全面查阅文献、基金的资助项目情 况,认真阅读基金项目指南。
5.创新点选择:新问题,新方法;新问题,老方法;老问题,新方法。创新要从思想上创新或者方法上创新。
.新问题要体现前瞻性。
.老问题要强调目前的水平;准备部分或全面解决存在的问题;评述他人工作准确到位,实事求是;明确须解决的共性问题。





国家基金申请成功范本

二、立论依据
(包括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对基础研究,着重结合国际科学发展趋势,论述项目的科学意义;
对应用基础研究,着重结合学科前沿、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科技问题,论述其应用前景

1. 电子信息杂交策略及其在猪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电子信息杂交策略是依据比较基因组定位结果,充分利用猪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 EST)数据库的信息资源,借助计算机辅助进行基因的克隆,又称为“silicon cloning”。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研究深入、标记稠密的哺乳动物基因组保守功能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DS)作为信息探针,在猪EST数据库筛选同源EST(s)(标准:长度≥100bp,同源性75%~95%) ,排除已克隆EST(s)后进行拼接,设计引物获取基因(cDNA) 全长(Altschul 等,1990;Mao等,1998;A田芳等,2000;Cirera 等,2000)。该方法的特点是:(1)是建立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同源性比较和计算机辅助克隆新基因,具有快速、简便、直接等优点;(2) 因为该方法在选择候选基因时有很强的目的性,是一种与定位克隆、定位候选克隆策略并列的比较候选基因法;(3)由于该方法是利用的是EST即cDNA部分序列信息,因而能够获得基因(cDNA) 全长(Liang等,2000)。
利用电子信息杂交策略在分离猪基因中的应用才刚起步(Cirera 等,2000),但该方法在人及其它动物基因分离中已经有广泛的应用(Mao等,1998;Bolognese, 等,2000;毕安定等,2000;范玉新等,1999),由此可见,利用电子信息杂交策略分离猪基因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国内开展十分必要。
2. 猪12号染色体上基因及遗传与物理的研究现状与不足
12号染色体是猪基因组中最小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999年2月22曰申请者在网上检索到的猪12号染色体上遗传与物理图谱现状如图1、图2、图3。收录到猪1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和标记共57个,其中功能基因26个,微卫星标记31个。功能基因有:ALOX12(二十碳四稀酸-12-脂氧合酶,arachidonate 12-lipoxygenase );CDC42(GTP结合蛋白,porcine EST, GTP binding protein);EAD(红细胞抗原D,erythrocyte antigen D);GH1(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HOXB6(同源框B6,Homeobox gene B6);NME1(Nm23 protein);INHBB(抑制素β亚基,Inhibin, beta subunit);KICT(细胞骨架角蛋白类型I,Keratin type I, cytoskeletal);MCP(单核苷酸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PRKAR1A(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调节亚单位类型1A ,c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regulatory type1 alpha);POLR2 (大多肽RNA聚合酶Ⅱ,large polypeptide RNA polymerase II);TK1(可溶性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 soluble);TP53 (肿瘤蛋白53, tumour protein p53);UMPH2 (尿苷酸磷酸水解酶2, uridine 5'-monophosphate phosphohydrolase 2); MAP2C(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2) ; ACACA(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 MYH2 (肌球蛋白重链2,myosin heavy chain2); GAS(胃泌素,gastrin); PNMTP(苯基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henylethanolamine N methyl transferase); LPO(乳过氧化物酶,lactoperoxidase); PAX8 ( 成对盒同源蛋白8, paired box homoprotein 8); MYH1 (骨骼肌肌球蛋白重链,skeletal myosin heavy chain); GRB2(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owth factor receptor-bound protein 2); D20238(human EST); H01962(human EST); Z94858(porcine EST b9)。微卫星标记有:S0083 ,S0090,S0096,S0106,S0143,S0147,S0229,SW1307,SW1350, SW1553,SW168, SW1936,SW1956,SW1962,SW2180,SW2490,SW2494,SW2559,SW37, SW467,SW60,SW605,SW62,SW874,SW943,SW957,SWC23, SWR1021,SWR1802,SWR390,X11004 。与1999年2月22曰检索结果比较,新增加了12个功能基因,而1998年3月至1999年2月22曰检索结果只增加了一个功能基因, 由此可见,猪12号染色体上基因和标记的定位进展正逐渐加快。另外随着快捷有效的定位工具如体细胞杂种克隆板(somatic cell hybrid panel)和体细胞辐射杂种板 (porcine radiation hybrid panel)的应用,将极大的提高猪基因定位的速度(Rothschild,2001)。
1条评分
chemman 积分 +5 - 2007-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