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启用新域名www.gzhucm.com,请继续支持我们
切换到宽版
  • 3462阅读
  • 2回复

[中医优缺]理解中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王东海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6-10-28
— 本帖被 妙手仁心 从 【药学专区】 移动到本区(2008-08-20) —
1   先从火神派说起, 火神派论点 确比其它各学派显得高明. 特别是治杂症,但其主旨仍不出四逆 白通方方义. 愚以为火神派学说是仲圣医学的一个分枝而已.有丰富,发展仲圣医学的功绩. 其它温病派,攻下派等 同样是. 学医者,师任一学派太过,都易成偏执. 然各医家为何观点迥然不同,缘由地球上气化恒几十年一个变化,几十年又一个变化.五运六气循环往复<此大周期>,如同四时六气之推移更替,各医家所处时代不同,因而观点不同,用药风格迥异. 叶霖 在评吴鞠通时 曾谈到过这个问题, 历代诸贤中, 除各大学派代表人物外, 当以孙真人,黄坤载,雷丰,张锡纯等学术最具中和之道.愚曾列出数十医家,查找其生活年代,得以明白:叶霖当属中医史上名气不著成就却极高的医学家.其所论天体大周期是为至理.
伤寒论>分六经治病, 启万世法程. 其言曰: 一曰太阳, 二曰阳明, 三曰少阳,四曰太阴, 五曰少阴, 六曰厥阴. 其义深矣, 太阳为寒水之经, 于时为冬, 主藏之令.太阳经主人身之表.次之者,阳明经者也 <生水者金, 由阳明燥金生太阳寒水,从内往外生, 自然之性也, 后效此. > 故二曰传阳明,阳明为燥金,于时为秋,主收之令. 三曰传少阳者, 因土为四象之母, 位中央, 寄位于西南. 少阳为相火,代君火行事. 四曰太阴, 太阴为湿土, 于时为长夏, 主化, 五曰少阴, 少阴为君火, 于时为夏, 主长, 六曰厥阴, 厥阴为风木, 于时为春, 主生. 自内而外,内生长而外收藏, 天地自然之理也. 外邪之入,多自外而内,一层渐进一层,此其常也,知其常方可通其变, 经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因某经气虚可见反常之传变.> 祝味菊言 抵抗之五阶段亦妙. 正不大虚,邪多在经,不在脏腑. 脏腑之气虚, 邪循经传入, 其治也,<伤寒论>中全备. <伤寒论>原名<卒病论>.


  2   伤寒论>分六经治病, 启万世法程. 其言曰: 一曰太阳, 二曰阳明, 三曰少阳,四曰太阴, 五曰少阴, 六曰厥阴. 其义深矣, 太阳为寒水之经, 于时为冬, 主藏之令.太阳经主人身之表.次之者,阳明经者也 故二曰传阳明,阳明为燥金,于时为秋,主收之令. 三曰传少阳者, 因土为四象之母, 位中央, 寄位于西南. 少阳为相火,代君火行事. 四曰太阴, 太阴为湿土, 于时为长夏, 主化, 五曰少阴, 少阴为君火, 于时为夏, 主长, 六曰厥阴, 厥阴为风木, 于时为春, 主生. 自内而外,内生长而外收藏, 天地自然之理也. 外邪之入,多自外而内,一层渐进一层,此其常也,知其常方可通其变, 经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祝味菊言 抵抗之五阶段亦妙. 正不大虚,邪多在经,不在脏腑. 脏腑之气虚, 邪循经传入, 其治也,中全备.
1条评分
chemman 积分 +5 - 2006-10-28
离线王东海2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10-28
  忆先君曾训愚学医,其言曰:当先读内经伤寒等经典,再涉及各家,然各家之书不可尽信,而又不可不读也。 可以师法者,黄坤载全书,雷丰之时病论,张锡纯全书,叶吴温病派〈湿温〉名家之书;另唐容川治血治痢,戴粼郊治疫,何廉臣编著之全国名医验案等, 尤其是黄坤载张锡纯何廉臣为最。 然后贤诸子之书,又远不及先圣著作〈内经〉〈难经〉〈本草经〉〈伤寒〉〈金匮〉矣。 清末曹禾著《医学读书志》一书,曾较客观地评价过黄坤载。张锡纯在《衷中参西录》中曾言“独有黄氏论:太阴脾当升,阳明胃当降,是为至理。”诚如斯言,黄氏系统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仲圣之后,除孙真人外,唯一〈姑且这么说,以引人重视〉能洞悉四圣全豹的医坛巨匠,远比火神派观点更系统,更全面。〈叶霖之书,愚未多见〉

而在张氏的医案中,体现出来的医法灵活多样,究竟而言,其用清润似稍多于温补,师其意取其法而又不照章执行,此大师之所以为大师也。

推而广之,叶天士〈1666---1745〉行医于君火燥金主气之“甲子”;黄元御〈1705---1758〉行医较晚,活跃于湿土寒水主气之“ 甲子”;傅青主生于1607年及其行医时为风木相火主气,其法以滋肝柔肝健脾强胃为主,白芍当归白术常以两计。张锡纯逝于1934年,由此前推59年,正为君火燥金主气之时,故纵观其用药,与叶天士法类同者比重占多。何廉臣为温学名家,正与其生活年代密不可分。其佘如丹溪,祝味菊等等,大致类似。但又不可拘泥,例如郑钦安就不是这种情况。天时之外尚有地理,人事也.

补注: 黄氏法确有不完美处, 当补之以傅青主,陈士铎,叶天士,张锡纯等各家之书,四圣心法可得矣. 至此可谓医法无偏执. 然临症之取效,还需深究前贤医案以资经验.
离线王东海2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10-28
桂枝方解


述仲圣旨意, 解桂枝方:  方名桂枝者, 取桂枝经冬不凋, 能胜寒水之气, 秉升降之气化最全, 功用全在以皮达皮. 枝互生为阳, 多歧故善散,味辛甘性温,温里而达表. 能宣心阳行肺胃 通荣卫行血 脉, 芳香入脾. 色赤入血, 质枯入气.  辛散风邪,甘补表气之虚.  为中风自汗表虚之圣药.     白芍苦酸性凉,气薄味厚为阴, 色白入肺与大肠.  微赤以入心肝小肠.  春末夏初开花, 本厥阴风木之体,得少阴君火之味, 属阳明燥金之色.  能坚阴滋液, 镇风木以柔肝,  二药一阴一阳, 一敛一散,   得甘草之甘平以入脾胃,  主持中枢如地轴之旋动, 则阴阳之气交, 风去液敛,  而荣卫自和,    桂枝君芍药,以散卫中之风邪而敛荣液,  芍药臣桂枝,在滋荣敛液之中有固卫之功能.  桂枝得甘草,辛甘以发散 , 芍药得甘草,苦甘以养液.  生姜之辛甘, 助桂枝以解表降逆,大枣之甘平,助芍药以补内,助桂枝以补外.因中土为荣卫之源,中气充则荣卫之气自旺,   邪不能留而自解.  桂芍之相需, 姜枣之相得, 甘草之调和,  则安内之功宏 而攘外之力大,  用以调和中气,  即以调和荣卫矣.  又妙在啜粥温, 身微似有汗, 不可令如水流, 则邪去而正气亦复.  药止四味,而 其方妙如此,确是医中圣人.   

风中卫用营药,  寒伤营而用卫药说.     经曰: 阴在内阳之守, 阳在外阴之使也. 营与卫, 为一阴一阳,阴阳有互根之道.   凡外邪之感人, 各从其类而为合. 风为阳而中卫, 寒为阴而伤营. 卫为风中失去卫外之功用,  则营阴不守而汗出,  汗为营中之液, 故论中言营气和者外不谐 ,是卫为风中而病,  其气不和谐也. 又言营弱卫强, 故用桂枝汤.以桂枝之辛以去卫中之风,芍药以敛营液也.   寒营皆阴也,寒主收引,阴主闭合.化热比桂枝证慢. <风卫皆阳故化热速>     卫外而营内,营中受寒,卫分被束而无汗,故用麻黄汤  以麻黄苦辛而温,  以开通卫分 ,桂枝以宣通荣中之痹<痹字活看>,  使荣中之寒随汗而解.    

   理解桂枝汤方义
    需要对照麻黄汤,并从桂枝汤加减法去领悟.桂枝症轻,故用药助人正气,病可退.麻黄专祛邪, 可以此喻: 桂方为小偷入室,主人若强壮,偷儿落荒而走.麻黄为大盗欺身,主人强也不起作用,需外来力量御敌. 故桂枝可扶正, 麻黄专祛邪为不得以而用之方, 观此亦可悟仲师何等重视人身正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