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启用新域名www.gzhucm.com,请继续支持我们
切换到宽版
  • 2958阅读
  • 1回复

[学说流派][转贴]内经阴阳学说的意与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印东杰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7-05-03
— 本帖被 妙手仁心 从 求医问药&学术交流 移动到本区(2008-08-20) —
内经阴阳学说的意与象
一、文化过程与阴阳学说之谜
二、阴阳学说立说之意——阴阳以定位,气变而生象
三、阴阳学说的意体之用
四、对气--阴阳的在认识
五、关于意象认识方法的讨论
一、文化过程与阴阳学说之谜
意象思维是公认的中医学学重要的思维方式。意,是无形的,为心之所存;象,是有形的,见乃谓之象。有形生于无形,象生于意,二者层次不同。意、象、言共同构成了古代认识论。今学者论及意象,多不加分析,混为一谈,并侧重于象,以至“唯象”,或等同于取类比象。要正确认识《内经》时代的阴阳学说,就要还原思路,用那个时代的认识论去分析,不明此,则阴阳学说对于我们就会成为永远的文化之谜。
1意、象文化创造过程与文化之谜
人类的文化创造,是意显现为象,象著明为言的过程。无论是“人类”还是“个人”,他们的创造历程,都是意→象→言;在此,意是体,象、言是用。人类总是先有了某种体验,或曰某种意,才去创造表达无形的意(体验)的、有形的象和言,使意(体验)得以显现,象、言是显现意体之用。《周易•系辞上》:“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周易折中》对意、象、言的关系作了详尽的论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1]。”
象是意(体验)的表达:“圣人立象以尽意。”言,是表达体验的另一种方式。严格地说,言是一种特殊的象,或者说,言是象的特例。
我们耳闻目睹的,是文化,是象、言。其中虽然有意(体验),但文化或象、言不能尽意。而且,越是深邃的意,就越是不能表尽。任何伟大的文化创造者,都不会说自己的创造已经尽意;他们甚至常为自己的创造物末能尽意而抱憾终生。况且,无形的意或体验,虽可部分现为有形的文化或象、言,但它终究是无形的。于是,文化,或象、言,留下了;其中内涵的末尽的本意,或原始体验,却随着人们在时间之流中的“观象玩辞”,而逐渐消退了。这便是“存象忘意”,这便是人类历史上有那么多文化之谜的原因。谜,便是不能解其中之意的事物;谜面是象、言,即广义的文化;谜底是本意、或原始体验。
2消除历史与心理的双重迷障才能洞见中国文化的深邃意蕴
当我们追寻一种文化源头、探究文化的意蕴时,常常蔽于两重迷障。一种是“历史的”,一种是“心理的”。“历史的”迷障是“客观的”。对于支离破碎的出土文物和残缺不全的散篇乱简所造成的迷障,我们无能为力,除非有新的考古发现。“心里的”迷障却是“主观的”。人类都有固执于事物表层形态、拘泥于言、存心于象的顽固习惯。对此,古代先哲早已有所体会。故《中庸》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食而不知其味,表明在食与味之间存在着一道迷障。这源自人们对食的拘执。在食与味的隐喻中,食而不知其味的味,是指的“本然之味”。因此,这句话实际上应该是:食而不知其本然之味,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自以为“食而知味”的。这里,“食而知味”的味,相当于“望文生义”的义。所知之“味”,所生之“义”,显然不是本味、本义。这是由于人们倾向于从自己的体验去知味、去生义,亦即将自己的体验,投射在“食”与“文”上。这种倾向,在自我强制式的接受西方文化统制的、甘愿拾一二百年前洋人之牙慧的近世学人,表现的尤为突出。以至于用某种体验所显现的文化之象,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生硬规范古代中国的文化更是众所熟知的“路数”、“方法”。
只有清除了、消解了心理的迷障,才能通透表层形态,洞见中国文化的深邃意蕴。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前提是,避免用别种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体验去投射、规范中国文化。然而这并非易事,因为我们的心灵中已充斥着西方文化观念;而对研究中国文化的西方人、以及西方化了的中国人而言,则更须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否则,他们就永远不能洞见中国文化的真谛。
3对《内经》阴阳学说的存象忘意式解读是歧见纷呈的根本原因
人类总是把自己的体验投射为“现象”,包括文化现象和“纯粹客观的自然现象”上,因此,即使是“自然现象”,也只是表意之象。阴阳学说是古人对于世界认识的体验,阴阳应象,就是古人把这种体验投射到各种象上,从而表达这种体验。
《内经》中阴阳之象有天地、日月、静躁、气形、寒热、清浊、水火、男女、左右、内外、上下、去至、迟数、脏腑、表里、四时、昼夜等。“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其中所立之象不可谓不多,然而始终没有阴阳的定义,这对于习惯于从概念的定义出发思考问题的现代人多少感到遗憾,于是就要为阴阳下一个定义。然而所下的定义,其实就是一种或数种象的罗列,象虽多而终不能尽意,象的千变万化终于还是使这种“定义”是“不定”的。定象于阴阳无疑按图索骥,《周易折中》云:“爻苟合顺,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而或者定马于乾,案文责卦,有马无乾,则伪说滋漫,难可纪矣。互体不足,遂及卦变。变有不足,推致五行。一失其原,巧喻弥甚。纵复或值,义无所取。盖存象忘意之由也。”
唯物质论者在这里寻找阴阳物质,哲学家在这里发现了辩证法,生物医学认为阴阳是物质与功能。笔者并不反对寻找各种现象的物质基础,不反对哲学的指导作用,不反对探讨物质与功能的关系,但是,阴阳学说在这里被研究者们搞得支离破碎,失去了其立说的本意。用某种意,或者说是某种现代理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生硬规范阴阳之象后,便大声宣布阴阳学说是某种理论,或者冠以“朴素的某理论”,如此,阴阳学说被替换成了现代理论,只剩下“象、言”的层面上的符号而已。阴阳之象只是沦为某种现代理论的注脚。“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存象忘意式的研究,则所存之象乃非阴阳之象,也就是说这些研究对于他们各自的领域是有意义的,但与完整的理解、把握阴阳学说并无大益。
定象与阴阳,于是有存象忘意之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静阳躁”。如果拘泥于象,以躁为阳,静为阴,则《灵枢•小针解》云:“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腧,有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这里,阴气有余故躁,阳气至反静。
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若以热为阳,寒为阴,则《灵枢•调经论》云:“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这里,气并于阴,则阴气盛,乃为炅中。《灵枢•卫气》:“凡候此者,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故实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上为阳,下为阴,然而上盛、下盛皆可以为热。
正是人们迷惑于千变万化的象,才不能洞彻意。要想通透阴阳之意,就必须“忘象”。惟其如此才能去除心灵的遮蔽,洞明阴阳之道。忘象以求其意,义斯见矣。
象,一种动物,曾广泛分布于中原一带,后因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原因向南退至云南,曹冲称象的故事可以为一证。象在中原地区的绝迹,使得人们只能通过“想象”来认识这种动物,盲人摸象的故事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想象一下“想象”的荒唐。有趣的是按图索骥的故事与此竟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见象、言是多么的不可靠。无独有偶,帛书周易中“象”字作“马”。按图以索骥找到的不是千里马而是蟾蜍,泥象以求阴阳找到的是什么呢?
阴阳之象很多,尤不能尽其意。同时为研究者们用他们自己的体验去规范阴阳之象提供机会。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不去体会古人立说之意。一定意义上说阴阳学说的现代研究,研究的不是中医的阴阳学说,只是系统论,或物质论,或辩证法。这些成果使人们更了解了什么是系统论、唯物论、辩证法,阴阳学说反倒成了这些理论的注脚,被分解的支离破碎。
阴阳立说究竟是何意?这个意如此难以把握,以至于张景岳在对阴阳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后还是说“医者,意也”。让我们难以洞彻玄机。人们对阴阳之象总是通过“以意和之”认识的,问题是这个意不应该是一己之意,或者某种强势理论之意。
1条评分
chemman 积分 +1 - 2007-05-03
离线wangming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24
太抽象了,抽象得无法应用,阴阳是世界之本,那么现代物理学你承认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