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启用新域名www.gzhucm.com,请继续支持我们
切换到宽版
  • 1911阅读
  • 0回复

[原创][原创影评]《赤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文/宇文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心有林夕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07-11
[原创影评]《赤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文/宇文翮

吴宇森说他10岁的时候就用毛笔把“三国”人物画在玻璃上,这种痴迷程度同彼得·杰克逊对“金刚”的感

情是一样的。他们何其幸运,能够有机会把自己儿时的梦搬上银幕展现给全世界看,就好象电影里周瑜在众

人面前的慷慨陈词:“我有一个梦想。”


其实,这也是我们共同的梦想。“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连赵薇饰演的孙尚香都会跳出来说一句

“天下兴亡,匹女有责”,试问还有谁没做过这“江山多娇、英雄折腰”的春秋大梦呢?不过做归做,恐怕

也难有人比吴宇森的这场梦做的更大了,大到足以在中国的电影史上竖起一座前无古人的丰碑。亚洲电影史

上史无前例的巨额投资所换来的宏大场面和逼真特效,即使放在电影王国好莱坞也豪不逊色,能拿出来与之

相媲美的也只有《指环王》、《特洛伊》等寥寥几部“巨片”而已。那长江之上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天堑

变通途的气势磅礴,那八卦阵内刀光剑影、狼奔豕突、血雨腥风的奇门遁甲之术都令人叹为观止。作为武侠

片大导演张彻的再传弟子,又有《风语者》的经验在前,吴宇森在战争场面的调度上表现的游刃有余。诚然

他从恩师那里继承下来的对个人英雄主义一贯的崇拜与夸张似乎不太符合中国观众对古代战争的传统想象,

但看着张飞赤手空拳仅凭一身蛮力横扫曹军众士卒还是很让人大呼过瘾。从这一点上来说,《赤壁》确实没

有《投名状》风格写实;但换一个角度讲,《赤壁》要比《投名状》更加浪漫。这不仅仅是周瑜、小乔俪影

双双、儿女情长式的浪漫,更是一种“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般气壮山河式的浪漫。吴宇森用他精致到

一草一木的构图打造出诗画一般的古代中国,无形的也为这部影片奠定了史诗般的基调。因为我们都知道,

“史诗”之所以被称之为“史诗”,不仅仅要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历史脉络,更要有一种瑰丽浪漫的诗般气质

。在这一点上,就算《赤壁》做的还不够完美,但至少也能算得上合格了。


《赤壁》对吴宇森来说是一个全新类型的尝试,但作为一个以暴力美学著称于世的风格化导演,吴宇森并没

有放弃他以往影片中的标志性元素。虽然不可能再有枪林弹雨、炸弹横飞的火爆场面,但冷兵器时代的主人

公们依然被塑造成了战无不胜的万人敌。昔日“小马哥”身上闲庭信步、镇定自若的英雄本色在本片中几位

主将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无论是关羽、张飞、赵云还是东吴阵中的甘宁,对敌时都处变不惊并

且出手不凡。而吴宇森对自己风格的坚持也不仅仅只表现在剧中人物的设计上,在情节和道具方面也一如既

往。比如,他永远不忘贴上的白鸽标签,以及孔明与周瑜“敌对”立场上惺惺相惜的那次谈话,俨然就是《

喋血双雄》中周润发与李修贤的翻版,让人不禁怀念起那个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如今,香港电影依然在低谷中徘徊,从鼎盛时期的年产300多部到去年的20几部,可谓是惨淡经营。为摆脱困

境,越来越多的香港电影人北上淘金,发掘大陆市场,合拍之风盛行。也是出于市场的需要,如今的港片港

味越来越淡,呈现出被大陆电影同化的趋势。好在吴宇森是在“黄金十年”的末期离开香港飞赴好莱坞的,

因而身上并没有像其他香港影人那样被打上低迷时期焦虑、无奈的烙印。在《赤壁》中那些无厘头的小幽默

背后所体现出的正是港片鼎盛时期的一种自信,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金城武所饰演的诸葛亮无疑

是片中最能搞笑的角色,给鸽子洗澡、替马接生、舌战群儒时的那一点娘味,让我们几千年来被封为智慧象

征的神话英雄回归到了普通人的角色。这样很好,因为已经习惯用科学来解释一切的现代观众还有多少会去

相信一个靠算卦来决定乾坤的江湖术士呢?《见龙卸甲》里濮存昕扮演的那个孔明在几月前不就已成笑谈了

么?


袁和平曾经说过,他拍的戏虽然人物穿着都是古装,但言行举止还是一副现代人的模样。《赤壁》自然也是

如此。作为一部商业大片,满足时下观众的欣赏口味必然是其首要的任务,因而现代性也理应成为必备元素

。所以当有些观众嘲笑片中现代化的台词时,我觉得他们真有点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意思。想当年罗贯中把

《三国志》“翻译”成《三国演义》的时候不也用的是明代的白话文么?真不知道观众们对中国大片的成见

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彻底的消除,似乎出一部骂一部、骂得越热闹票房就越高已然成了本土大片的一种难以理

解的消费模式。我就纳闷了,怎么没有人去嘲笑好莱坞大片里的幽默感,仿佛那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难道

对于国货就应该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么?这种心态真的是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