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启用新域名www.gzhucm.com,请继续支持我们
切换到宽版
  • 6115阅读
  • 7回复

[名医风采]中医知识:中华名医名人录之一(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08-20
— 本帖被 妙手仁心 执行置顶操作(2008-08-20) —
扁 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渤海(今河北省任邱县 )人。少时拜师民间老医生长桑君。精通长桑君诊病的方法和治病的技术,最终成为一代名医,是先秦时期医家的杰出代表。他诊断准,往往能药到病除,妙手回春,简直和传说中的神医扁鹊一样,人们就干脆把他叫做扁鹊。渐渐地,秦越人这个本名反而被人们忘却了。

扁鹊成名后,周游各国,为人治病,常因地域不同,随俗而变。在邯郸时,听说当地妇女病多,即为“带下医”(妇科);过洛阳,见该地敬重老人,便以治疗“耳目”等老年人疾患为主;到了咸阳,知秦人以小儿为重,则成为一名儿科医生。他在诊视疾病的实践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望、闻、问、切。“望”就是看外形及舌苔,“闻”就是听病人说话和呼吸的声音,“问”就是询问病情,“切”就是摸脉搏。当时扁鹊称之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扁鹊的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针刺、贴、手术、服药等。后来扁鹊受到当时秦国大医令李醯的嫉妒而派人将他杀害了。但是,人们永远念他,敬仰他。直到现在,他到过的地方,如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还保存有诸如“扁鹊故里”、“扁鹊村”、“扁鹊遗迹”、“扁鹊庙”、“鹊王山”等;若哪位医生医术高明,则被称赞为“扁鹊再世”。
扁鹊生前一共传授了九个弟子,他的高明医术就靠这些弟子传下来。到了汉代,还有《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和《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十叁卷等。现存汉代的医书《难经》就是据扁鹊的医术,尤其是关于脉诊知识而整理成的。至今仍在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中发挥重大作用的中国传统医学,其许多基础理论都扁鹊有密切的关系。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8-20
黄帝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黄帝内经成编於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相传黄帝时期出现了三位名医,除了雷公和岐伯两人外,名气最大的是俞跗(fù)。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8-20
岐伯

    中国传说时期最富有声望的医学家。《帝王世纪》:“(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宋代医学校勘学家,林亿等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表》中强调:“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於是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内经》作矣”视今传《素问》基本上乃黄帝问,岐伯答,以阐述医学理论,显示了岐伯氏高深的医学修养。中国医学素称“岐黄”,或谓“岐黄之术”,岐伯当属首要地位。
    在《黄帝内经》中总有一个人在黄帝问话后,回答问题,他就是岐伯。岐伯,相传亦为黄帝之臣,又是黄帝的太医,奉黄帝之命尝味各种草木,典主医病。他还与雷公研讨经脉。《黄帝内经》即黄帝与岐伯等讨论医理而作。相传岐伯曾乘由12白鹿拉的绛云车,遨游于东海中的蓬莱仙山,奉黄帝之命向仙人求不死之药,十分浪漫

岐伯是我国远古时代最著名的医生,由于是传说,关于他的籍贯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岐伯家居岐山(今陕西省岐山)一带。而新近有资料表明,岐伯为甘肃省庆阳县人。如清·乾隆年间《庆阳县志·人物》记载:“岐伯,北地人,生而精明,精医术脉理,黄帝以师事之,著《内经》行于世,为医书之祖。”岐伯从小善于思考,有远大的志向,喜欢观察日月星辰、风土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还懂音乐,会做乐器,测量日影,多才多艺,才智过人。后见许多百姓死于疾病,便立志学医,四处寻访良师益友,精于医术脉理,遂成为名震一时的医生。黄帝为疗救民疾,尊他为老师,一起研讨医学问题。《黄帝内经》多数内容即以他与黄帝答问的体裁写成。所以,记载“岐伯”的最早的文献是《黄帝内经》。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所做的贡献,专门修建了岐伯庙。如《庆阳县志·坛庙》载:“岐伯庙,在县城南。”据《辞海》说:北地,郡名,战国秦置。泊所在义渠,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

岐伯又尊称为岐天师,意为懂得修养天真的先知先觉。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一:“天师,尊称岐伯也。天者,谓能修其天真。师乃先知先觉者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贵,师所以传道而设教,故称伯曰天师。”

据有关史志书目记载,托名岐伯的著作约有8种:1.《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岐伯按摩》十卷;2.《隋书·经籍志》载《岐伯经》十卷;3.《新唐书·艺文志》载《岐伯灸经》一卷(《宋史·艺文志》则载为《黄帝问岐伯灸经》);4.《宋史·艺文志》载《岐伯针经》一卷;5.《通志·艺文略》载《黄帝岐伯针论》二卷;6.《通志·艺文略》载《岐伯精藏论》一卷;7.《崇文总目》载《黄帝岐伯论针灸要诀》一卷(《宋史·艺文志》则载为《岐伯论针灸要诀》);8.《竹堂书目》载《岐伯五藏论》。

以上诸书皆已佚,仅存书目,因此只能从书名知其与岐伯有关,内容主要是针灸,另外有按摩、藏象等,而不能确定为岐伯所著,因为古代“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淮南子·修务训》)。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所以托名岐伯的医书,可能也是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

岐黄为岐伯与黄帝二人的合称,相传为医家之祖。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以黄帝、岐伯问答的体裁写成,因而后世用即以“岐黄”代称《内经》。并由此引申而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更多的则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同时,由“岐黄”组合的新词,也各有自己相应的意义。如“岐黄之术”、“岐黄之道”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岐黄家”指中医生、中医学家;“岐黄书”指中医书;“岐黄业”指中医行业等等。有关岐伯与岐黄的研究发现,其中充满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由此说明中医药学与其母体文化的密切关系。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8-20
皇甫谧


皇甫谧出生于公元215年,东汉时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一个贫苦的农舍中。初取名静,后改谧,字士安。年轻时拜乡里着名的学者席坦为师,数年以后,他已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学者。他认为,不求名利才会无损于生命;不追求富贵,才能获得深厚的道行。因此,尽管郡守曾请他出仕,举荐他为孝廉,相国也征召他去做官,他都拒绝了。他甘心一生玩味经典册籍,为将知识传播他人而着书立说,为後世立言。 他40岁时,不幸得了风症,半身麻木,右腿肌肉萎缩,服寒食散又药物中毒,身发热,寒冬时尚须袒露身服食冰雪,夏天则更烦闷不堪,并伴有咳嗽、喘、浮肿和四肢酸重,时刻处于病危之中。疾病的折磨考验了他的意志,求生的欲望又促使他研读医学典籍,而针灸治疗风症的效果使他更对针灸学感兴趣,于是他广泛研读针灸文献,终于成了一位针灸大家。

当时医学经典著作颇多,但经络胞穴并不统一。于是他把当时风行的《黄帝针经》、《素问》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叁部书进行了比较研究"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词,除其重,论其精要",著成《黄帝部针灸甲乙经》10卷,。又称《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约完成于公元259年。南北朝时改为12卷本。原书以天干编次,主论医学理论和针灸之法,故以《针灸甲乙经》命名。 《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而较完整的针灸学着作。前部分阐明脏腑、经络、脑穴、诊法病;后部分论述各病证及针灸法。它是中国晋代以前针灸学成就的总结性文献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08-20
淳于意


淳于意,西汉临淄人,约生于公元前205年,卒年不详。因做过主掌租税及俸禄的太仓长,故尊称他为“太仓公”,简称“仓公”。

他谦虚好学,活学善用。淳于意家境贫寒,少时就喜读医书,可为人治病,却没有疗效。于是拜淄川的名医公孙光为师,公孙光非常喜欢淳于意的谦虚好学,很器重他,就把自己的精方、妙方全部传授给他。不久,公孙光发现他已没什么可教淳于意的了,并预言淳于意将来一定是国医。为了能让他继续深造,又推荐他去拜自己的胞兄公孙阳庆为师。70余岁的公孙阳庆也非常欣赏淳于意的质朴上进,便将自己所藏的所有秘籍、古方一讲解他。出师后的第二年,淳于意开始挂牌行医,叁年后,成为著名的医生。 淳于意苦读经典医书,可以随意背诵,但诊病时,则视病人的实际情况,不盲目地死搬硬套,断章取义。齐王身边一名叫遂的保健医生,得病后服用自炼的五石散,病情加重了,于是请来淳于意。意仔细审察他的脉象,说:“你得的是内热,药石是药中刚猛之品,服后会导致小便不通而加重病情,千万不要再服。”遂不以为然,并举例反驳说:“扁鹊曾言,‘阴石以治阳病,阳石以治阴病。’”淳于意菀尔一笑:“你说的话,不无道理,扁鹊虽这样说过,但治病必须详细诊察病情,医理医法,参考患者的质、嗜好病情用药,才能药到病除。”并预言,照此下去,不久就会发痈。果然,百余天后,遂乳上发痈,不治而死。这充分现了淳于意读书要活读,临证要变通的作风。

创立诊籍 发展医学
诊籍,即医案,现在叫病历。记病历在今天的医疗中是为平常的事,是对一个合格医生的起码要求,但诊籍的初创却非易事。齐王诏问淳于意:“你给人治病,疗效很好。你的病人都是哪里人?得的什么病?施药之后。病情如何?”淳于意遵旨一回答。他记下了已愈患者的籍贯、姓名、职业、病名、病因、病性、诊断、治疗和预后,形成了最初的医案,为我们留下了研究汉代医学的宝贵史料。淳于意的医案中既有王公贵族,也有平民百姓。《史记仓公传》记载了25例病例。治愈15例,不治10例,涉及现代医学的消化、泌尿、呼吸、心血管、内分泌、脑血管、传染病、外科、中毒以及妇产科、儿科。病案中曾记载:齐国的黄长卿大宴宾客,淳于意也在座。他望见王后的弟弟宋健,急忙告诉他说:“你已病了四五天了,腰部疼痛不能俯仰,小便亦难。应趁其末传人五脏,抓紧治疗。这叫做‘肾’。”宋健说:“实这样。”他服用淳于意给他调制的“柔汤”,18天后病就痊愈了。此病类似现代的急性腰组织损伤。另有一例:齐王请淳于意为侍女们诊病。轮到一个叫竖的,竖说没有病。淳于意悄悄地告诉队长说:“竖的毛发色泽、脉象都无衰减,但病已伤及脾胃,不要让她过度劳累。到了春天,她会吐血而亡。”及至春天,果真竖摔倒在厕所里,吐血而死。这大概相当于现代血液病。淳于意的诊籍既反映了他医技的高超全面,又给我们留下了各科早期病例,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淳于意针对病人的病情,不仅仅采用药物治疗,还广泛运用各物理疗法及针灸术。淄川王病了,淳于意前去诊豚。原来是因为洗头发未干,即入睡受风而引起的头痛、身热、肢痛、烦闷,相当于今天的风寒感冒。淳于意立即用冰水敷淄川王的额头,帮助降温,并针刺足阳明经的厉兑、陷谷、丰隆叁穴,以散肌表之热。病立刻就好了。物理降温,用冰袋或冷毛巾敷额或用酒精擦浴,是现代高热病人常用的降温方法,但在二千年前的汉朝,不啻是一发明创造。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08-20
张仲景

张仲景,东汉南郡涅阳(今河南邓县穰东镇,一说今南阳)人,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疫疾广泛流行,大批的人死亡,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

张仲景刻苦学习《内经》,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辩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8-08-20
华 佗

华佗,字元化,又名敷,约生于公元2世纪初,死于建安十三年(208)以前,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他是东汉杰出的医学家,尤其擅长外科麻醉手术。
华佗年轻时曾游学徐州,“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但多次谢绝朝廷命他做官司的征召。他长期坚持在民间行医,走遍了包括安徽、山东、江苏、河南等省的许多地方,深为百姓敬仰和爱戴。

晚年华佗被曹操征召到许昌,为其治疗头风病。由于华佗不愿作为曹操的侍医,便托故告假归家,并数次拒绝重返许昌,终为曹操所杀害。

华佗临死前,曾将所著医籍交狱吏收藏,但“吏畏法不敢受”。华佗无奈,只得“索火烧之”。因此,华佗的著作未曾得以流传。现存《中藏经》一书,传说为华佗所作。并有自称为华佗外甥的邓处中为该书作序,说此书是从华佗寝室遗藏中获得。经考证,并非华佗手笔。至于《华佗神医秘传》和《华佗神方》均系伪作。

华佗弟子吴普著有《吴普本草》;李当之著有《李当之药录》;樊阿喜针灸。这三个弟子均成为有名望的医家。
华佗在公元2世纪发明麻醉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他用“麻沸散”做全身麻醉,进行开腹手术。据《后汉书·华佗传》记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可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间皆平复。”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全身麻醉做手术的人,比西方发明麻药早1600多年。

华佗主张运动以治疗疾病。据《三国志》记载,华佗曾对他的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之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他坚持体操运动是强身之本,认识到运动可以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并用自己创造的五禽戏治病:“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着粉,身体轻松便,腹中欲食。”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8-08-20
医和

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晋平公生病,向秦国求医。秦景公派医和去给他治病。诊病以后,医和对他说:“你的病不能治了。这就叫亲近女色、病如蛊症。既不是鬼神作怪,也不是饮食失调,而是因为迷惑于女色而丧志。辅佐你的良臣将要死去,老天爷不再保佑晋国了。你就是不死,也要失去诸侯们的拥戴。”晋平公说:“女人不可亲近吗?”医和回答说:“应该有节制”。

赵文子听了医和的话,便说道:“我赵武和晋国的几位公卿大夫们得以辅佐国君成为诸侯盟主,至今已经八年了。国内没有凶恶的暴政,外面诸侯们也没有二心。你为什么还说‘良臣不生,天命不佑’呢?”医和回答说:“我是在预言即将发生的事。我听说‘正直的人不辅助偏邪的人;光明磊落的人不为暗昧迷惑者谋事。巨木不长在高险的位置;松柏不生在潮湿的地方’。赵文子你不能直谏君主、使其不被女色迷惑,竟使君主生出这些病来。而你还不知自退,反以自己的政绩为荣。八年的时间就夸说已经很长了,怎么能保住国家长治久安呢?”

赵文子说:“医生还要管到国事上来吗?”医和回答说:“上等的医生可以治国家的毛病,其次才是治人的病。我医官本来也是一个官呀!”文子又问:“晋平公还能活多久呢?”医和回答说:“如果诸侯继续拥护他当盟主,他最多能活三年;如果不再支持他当盟主,他也活不过十年;超过十年以后,晋国必有大灾难。”

就在那一年的十二月,赵文子便死了,诸侯也开始背叛晋国,拥立楚国为盟主。鲁昭公十年,晋平公也去世了。此后,晋国的国势便每况愈下,直到最终被三家瓜分,连名字都从春秋历史上消失了。医和的预言一个个全都准确的兑现了。[3,4]

在医和对晋平公的谈话中,除了仔细的解释了“蛊”病的各种含义外,他还使用了阴阳、四时、五行、五声、五色、五味、六气等等中医病因学和诊断学的概念,对后世中医有关的理论发展和普及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这段史料的奇特之处是:医和用诊病手段得到的不仅是病人所患疾病的信息,而且还有病人的命程、甚至病人身边良臣的命程的准确信息!医和不单是在“医”,而且同时在“卜”,在“算”,在“相”!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到,为什么古代史书上总是把“医”、“卜”、“星”、“相”列在一起,笼而统之的称为“方技”了。

值得指出的是,如此奇特的诊断水平,不但当今的许多人难以相信,就是古代相信特异能力的人,没有亲眼见到时也是很难接受的。不过幸运的是,医和并非我们所知的具有这种能力的唯一医家。我们至少可以从史书上举出另一个具有这种能力的医家来互相参证。

在宋代嘉佑年间,有一位高僧叫僧智缘。他是随州人,精于医道。在嘉佑末年时被皇上召到京城里去,住在有名的相国寺里。每当他为人诊脉时,就能知道对方身份的贵贱,命程中的吉凶、祸福。而且他能通过诊断父亲的脉知道儿子的吉凶、祸福,所得的结论都非常神奇而又与实际相符。当时京城里的士大夫们都争着去拜访他。

当时,王硅和王安石都在翰林院供职。王硅怀疑这种事古代没有,因此不敢相信。王安石却说:“古代的医和为晋侯诊脉,就知道他的良臣要死。如果良臣的命运都能从君主的脉象中看出来,那么诊父亲的脉知道儿子的命程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