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启用新域名www.gzhucm.com,请继续支持我们
切换到宽版
  • 5196阅读
  • 0回复

莫让“专升本”成二次高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千千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5-12-02
 “专升本”显得“无奈”?
  “专升本”正成为当下的一个热门话题。2004年,广东省内院校13.3万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4.8万人,专科毕业生则达到7.8万人。专科生出路窄、就业难依然呼唤社会倾注更多的关注。
  当我们再次把目光放在这一群体的时候,发现参加专升本考试争取继续深造,成为很多专科生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无奈”选择。
  深造之路何以显得“无奈”?今年参加专升本考试的高职生小何对记者感叹:“我们仿佛是处在‘夹缝中的一族’,总被拒于人才市场的门外。求寻职路子很窄,参加升本考试,名为深造,实际上是在逃避目前的就业压力。但是,很难想象,几年后当我们拿到本科毕业证书时,我们能否重新拾起自信。”
  据了解,我省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中,有不少学生入学即定下决心升本,甚至放弃优厚的就业机会,把升本考试当作“第二次高考”。
  历经艰难挤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缘何又有更多学生纷纷争着专升本?
  “就业不易是专科生选择升本考试的重要原因。”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的负责人分析,“专升本作为学生个人的选择无可厚非,但有些学生观念上的局限也很明显,视考上本科为必然的坦途。其实,一旦升本变成‘独木桥’,争抢挤过的后果不难设想。”

  【透视】
  假如不选择“专升本”?
  “专升本”并不必然地意味着前路一片坦途。专家这样分析:首先,经过连续几年的大扩招,高校总体的扩招空间已变得十分有限,特别是本科招生计划已十分紧缺,专科生升本难度甚至不亚于“考研”;
  其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一方面,本科阶段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已经不容乐观,另外,人才的结构性缺乏使得技能型人才备受青睐,而这正是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所在。高职生不应忽视这一点。
  事实上,在记者采访中,省内有一些高职院校已经透露出强烈信息——高职生就业依然有自己的特色“筹码”,在很多方面甚至具有其他类别学生无可比拟的优势。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就取得这样的效果。该校在100多家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实施“人才培养的市场化”,实现了毕业生直接到企业工作的“零过渡”,在业界赢得很高的声誉。该校去年学生就业率高达97.92%,造纸、精细化工、数控、酒店管理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甚至达100%。
  走进该校的学生科技作品展厅,汽车司机酒精测试仪器、公交车报站自动系统、高校学生管理软件等创造性成果吸引着记者的目光,其中不少已经被企业“相中”,准备投入生产。据了解,在2002年广州“汤尤杯”国际羽毛球大赛标志设计比赛中,该校学生作品中标;今年,广州申亚标志的设计者也是该校的毕业生……
  “这些都是学生自主挖掘自身潜能,重视技能操练的结晶;另外,我们把从企业中接来的项目直接给学生习作,也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院长叶小明教授认为高职院校完全可以为学生创造条件,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他分析,目前社会从“学历型”转向“学习型、资格型”的趋势为高职生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学历方面高职生没有优势,但可以通过考取各式各样的职业资格证书来凸现自己的职业能力,以弥补“学历证书”的不足。这就是高职生最显要的筹码。
  该院党委副书记周炳全向记者透露这样一种现象,该校部分专业原来有些学生已经考上了本科,但最后他们放弃读本,“这些学生跟我说,专科一样能学到知识,只要有真本领,很多用人单位不会太在乎一个人的文凭。与其再花3年,读个心中不满意的学校的本科,不如扎扎实实读个专科。而且读本的经济压力也不可小视。” 
  省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的负责人也认为,专升本之外,侧重于技能训练的高职生同样有很多优越于本科生的机遇,他们理应转变观念。对此,关键是要找准自身的优势,明晰地定位好自己,入学时合理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相信两到三年后定学有所成。

  【启示】
  “专升本”热投射出高职困境?
  高职教育界一位人士指出,高职生争挤“专升本”,表面上看来是高职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的一种个人选择,其背后却有深层的因素:在折射出社会上人们普遍重普通教育而轻职业教育的心理的同时,是否还投射出我们高职教育名难符实的困境?
  到2003年底,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为200万人,占当年招生总数的52.3%,在校生数已达480万人;目前,全国独立设置的普通高职学校908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58.5%,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格局。
  我国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半壁江山的规模和地位,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深思。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认为,社会的发展固然需要偏重理论研究型的本科教育,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并行的两条道上的两辆车,缺一不可。在当前高职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形势下,学生和家长都希望能专升本拓宽就业渠道,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高职生都学而优则‘本’的话,无疑原来在两条道上并驾齐驱的两辆车最终又跑到一条道上了。在目前这种情况下,高职生争考普通教育的本科虽有事出无奈的成分,但也说明,高职教育还不到位,观念更是急需更新。” 
  叶小明教授认为:当前高职教育尚未走出低谷,仍然遭遇很多发展的瓶颈因素。就学校而言,只要高职院校在办学中突出自己的特色不放松,与普通高等教育“分庭抗礼”就完全可以变为现实;就高职生而言,应把自己定位在一线进行经营管理的技术人才,定位过高就会失去竞争优势。 
  针对高职教育的这些问题,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曾指出,当前两种模糊认识阻挠了高职的发展:一是认为办学层次越高,水平也就越高,盲目追求学校升格,不安心于高等职业教育;二是在人才培养中片面强调学科教学,认为基础理论越扎实,学生的水平越高。
  由此,吴启迪认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一要明确办学方向,二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三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空间。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都能办出一流的教育。所谓一流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管理和服务、优质的办学条件和培养高质量人才上,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国家建设需要和受社会欢迎的人才。
  “如果高职40%到50%学生都以专升本为目标,高职的发展方向都以办普通本科教育为定位,国家就没必要再办高等职业教育。”吴启迪的话值得我们回味。
  莫让“专升本”成二次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