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启用新域名www.gzhucm.com,请继续支持我们
切换到宽版
  • 2015阅读
  • 0回复

《九极药食论》之川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山水蒙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01-13
《九极药食论》以药物生长地域和环境、采摘时节和相类干支为依据,再结合中医藏象理论,有理有据地诠释了药物的性味功效,让用药明明白白,实现了点对点的精确调治。


《九极药食论》之川芎

【拼音】 Chuānxiōng

【别名】 芎䓖等。

【形态辨识】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长4-8厘米,直径4-6厘米;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明显结节状起伏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或卵圆形的茎痕,直径5-15毫米;下侧及轮节上有众多小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呈明显环状;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生长特性和适用干支及功效】 川芎主产于四川,各地多有出产,均适宜在日照充足、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故与地支申的五行方位相类;喜温暖气候、雨量充沛的环境,怕荫蔽及水涝,故与天干丙的五行属性相类。申属金,类肺阳,故味辛;藏壬水,而壬水出于亥,藏甲木;亥类阴、类血、类带脉、类女性子宫等;甲类督脉、类头、类脑等,故川芎秉申金清肃之功而下行血海,又借亥中甲木生发之性而上行头目,辛散透达,故先贤有“头痛必用川芎”之说。丙类心、类阳、类气,又成熟采挖于夏季,故川芎得火土之元气而性温,活血而祛瘀。由此可见,川芎适用于丙申干支所藏之壬水应时不足诸症,常表现为头晕头痛、胸胁刺痛、瘀阻腹痛、月经不调、疮疡肿痛、跌打损伤等。

【适用鉴别】 (略)

【性味】 味辛,性温。

【用法用量】 3-10克,水煎服;或煎汤漱口;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药食禁忌】 川芎生长于雨量充沛的环境,故阴血亏虚有热者不宜用;女性月经过多和孕期、出血性疾病等慎用;川芎辛散,多服久服易伤正气。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

原创首发,转载请保留原标题并注明出处!





对川芎故事的思考



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带着徒弟云游到了四川的青城山,披荆斩棘采集药材。一天,师徒二人忽猛然听见几只小鹤惊叫,只见那只大雌鹤头颈低垂,双脚颤抖,不断地哀鸣。药王当即明白,这只雌鹤患了急病。第二天清晨,药王师徒再次到青松林,但白鹤巢里已听不到病鹤的呻吟了。抬头仰望,几只白鹤在空中翱翔,嘴里掉下一朵小白花,还有几片叶子,很像红萝卜的叶子。药王让徒弟捡来保存好。

几天过去了,雌鹤的身子竟已完全康复,率领小鹤们嬉戏如常了。药王观察到,白鹤爱去混无顶峭壁的古洞,那儿长着一片绿茵,花、叶都与往日白鹤嘴里掉下来的一样。药王本能地联想到,雌鹤的病愈与这种药有关。经过验证,发现这种植物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作用,便让徒弟携此药下山,用它去为病人对症治病,果然灵验。药王兴奋地随口吟道:“青城天下幽,川西第一洞。仙鹤过往处,良药降苍穹。这药就叫川芎吧!”“川芎”由此而得名。并总结川芎,味苦,辛,性温,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

类似的记载,在本草中还有很多,功效主治描述更详尽,尤其是讲川芎止头痛的神效,遗憾的是,这些记述多是知其现象而不知其背后的原因,难道只要见到头痛就用川芎吗?如果不是,那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川芎呢?其治头痛的神效又是通过作用机体于何脏腑实现的呢?

《九极药食论》以药物生长地域和环境、采摘时节和相类干支为依据,再结合中医藏象理论,有理有据地诠释了药物的性味功效,让用药明明白白,实现了点对点的精确调治。

如,2016年1月9日下午1点多接诊一女患:乙未/己丑/丑/亥/水/庚寅/癸未,诉昨天感冒,当时不严重,今天开始加重,现浑身酸痛无力,发热,头晕、头痛眼酸,当天应在庚寅日,又亥水当值,察其病症正是《九极药食论》中川芎适用范围,遂用药:紫晶枣25生白芍20 连翘10防风10桔梗6川芎6 钩藤15(后下)青蒿6(后下)。服药1付就热退,头晕、痛均消失。



作者:小溪流(执业医师)

友情提示:用药因人而异,切勿生硬套用!

转自 “九极时空”微信订阅号。分享是美德,传承、发扬传统中医在于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