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启用新域名www.gzhucm.com,请继续支持我们
切换到宽版
  • 3016阅读
  • 0回复

【深度思考】精准医学视角下的传统中医(连载2)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山水蒙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06-01
          二、精准医学的启示
       (一)架起沟通的平台
        精准医学不仅只立足于治病,已经开始关注人及相关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等外在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是开始重视系统论和整体论的发展趋势。而整体观、系统论正是传统中医的特色所在,这充分表明了在研究模式上,现代医学是接近传统中医的思想,而非否定传统中医的模式,这也是对传统中医价值与魅力的侧面印证,同时这一发展趋势更    为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之间架起了沟通平台。
        (二)契合个体化治疗
          希望实现对疾病的预测,就需要清楚个体的遗传和基因组学信息,例如遗传性疾病、肿瘤等基因测序筛查等。每个人(或患者)的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学等内在因素及外在影响不同,因而需要制订个性化预防方案和治疗方案,如药物遗传学与生物标记物核心支撑技术就成为了个体化用药的重要参考。因此,精准医学强调个体差异及个体化治疗这一理念,刚好契合了传统中医个体化治疗思想。由于每个人(或患者)的阴阳气血、特质不同,病因、病机、发展转归也就不会相同,因而才需要个性化治疗。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证而异,因时而异。
        (三)暗合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
        精准医学除了关注个体,同时还对个体存在的环境予以重视与研究,因为发病不仅与个体基因等相关,还与基因之间以及外界环境关系密切。已有研究证实除了遗传病(如罕见病)之外,大部分疾病是多基因相关,并且和后天环境也存在一定关系。[3]根据WHO的研究显示,在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中,基因所占的权重其实并不大,只有15%~20%,而生活方式等非基因因素却占比高达60%。这一内容与中医所讲的天人相应是相吻合的。中医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素体固然重要,但顺应时空更重要,正如《灵枢•岁露》言:“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五运行大论》“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所以精准医学这一内容暗合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
        (四)结合传统中医实现发展最大化
       “精准医学”的开展使人类对某些疾病,尤其是由局部因素起决定作用的疾病的控制与治疗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但距离全面推广到临床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比如基因组数据与临床医学信息之间的整合,基因组数据无法被医生搜索、共享和理解[3];又比如大数据智能分析方法有待改进,因为基因及基因组、病证发生因素等大数据之间的高度非线性,是现行分析方法无法胜任的;新型智能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也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时日落实。
       与现代医学相比,传统中医学走向“精准”有着体现“个体化医学”特征的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理念方法,其精准化且已临床进行了长期的验证与实施,借助传统中医的思想与方法,将有助于精准医学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的方向性、药物靶向的精准性,促使其发展最大化。
        通过上述剖析,精准医学其指导思想正暗合传统中医的天人相应理念,个体化理念与中医个体化治疗不谋而合,其理论体系与方法有助于精准医学的研究方向。这也决定了传统中医必将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精准医学之路,在世界精准医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待续)



参考文献
1、中国将启动精准医疗计划[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5, 21(2):133
2、贾岩.程京:用精准医学解中医方程[N].医药经济报,2015-9-2(10)
3、柴映爽.基因测序,风口上的思考(二):基因测序的误区和瓶颈[EB/OL].http://www.biodiscover.com/news/industry/120408.html.2015-7-13
4、林辰.九极中医[M].中国图书出版社,2015:83
5、贺大强, 孙喜灵. 关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思考[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36(5):10-13
6、 顾作林,李芳,袁同山,等.中医方药量化研究中“相对药量”数学模型体系再探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2013, 43(11): 166-170
7、 李芳,顾作林,袁同山,等.中医方药归经量化研究中“归经系数”经典数学模型的建立 . 数学医药学杂志 , 2011, 24(3):253-254
8、 孟庆波,尹怡欣,张德政,等.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中医证候量化辨证分型研究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38(10): 1631-1641
9、刘耀.中医脉象数理量化创新方法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2):6-7
袁冰.传统中医学离精准医学目标更近[N].中国中医药报,2015-9-16(3)
作者:小溪流(执业医师)
(九极中医社区阶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