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启用新域名www.gzhucm.com,请继续支持我们
切换到宽版
  • 6417阅读
  • 5回复

[考研新资讯]第一临床医学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09-20
第一临床医学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 { `Z~T&}~T  
中医临床基础(100601) 0:71Xm  
伤寒论研究方向 h_ccE 6]t  
本专业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为全国较早的伤寒论专业硕士、博士生培养点,1993年、1996年分别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高教厅确立为重点学科。 5-ED\-  
主要研究方向:(1)六经辨证的现代化研究;(2)经方治疗疑难病证的研究;(3)《伤寒论》配伍规律及作用机理的研究;(4)《伤寒论》文献研究。 N P+ vi@Ud  
博士生导师有:李赛美、朱章志、张横柳、彭万年教授。 {$Uj&/IC  
硕士生导师有:蔡文就、万晓刚、刘  敏教授,吴浩祥副教授。 F-b]>3r  
技术人员情况:本学科专业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9名、中级职称1名、初级职称2名。 'K02T:\iZ  
学科条件:设临床基地,病床46张,实验室面积l00平方米,建有临床受体实验室、基础实验室等,仪器设备总值约150万元。 (3$DUvx7  
教学科研成果 ^fe,A=k~1  
(1)教学方面:分别编写有供中医专业、针灸专业本科班、七年制中医专业班、三年制专业证书班用的《伤寒论教学大纲》。参加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伤寒论选读》(中医专业,1979年)的编写。为海外函授教材《伤寒论概要》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伤寒论》(中医专业,1996年)副主编、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2000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伤寒学》(中医专业用第七版 2001年)主编与第七版教材辅助用书《伤寒论习题集》的主编、以及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伤寒学》(中医专业用第八版 2007年)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伤寒论》案例版(科学出版社2007年)主编、《伤寒论学习指导》的副主编单位;供本科生及研究生用的《临证实用伤寒》主编(中国科技出版社,1991年)、《经方临床运用》主编。并自编研究生教材《伤寒论求索》、《中医临床经典研究与运用》。 _68vSYr  
1995年《伤寒论》课程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课程,“《伤寒论》理论联系实际,医、教、研共同发展”1995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紧密结合临床、科研,创立《伤寒论》教学新模式”,1997年荣获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教学成果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伤寒论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实践”2000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伤寒CAI课件”2000年分别获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网络课程三等奖,2005年被评定为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 XkkzY5rxOc  
(2)科研方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卫生部课题l项、教育部课题l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4项、省科委课题5项、省中医药管理厅课题7项、省高教厅课题2项,其中“加味桃核承气汤对糠尿病患者及动物模型临床和实验研究”课题1992年通过技术鉴定,成果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部级)二等奖和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医药治疗II型糖尿病必须研究胰岛素抵抗”研究成果,1997荣获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奖三等奖。1987年以来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国家级杂志80余篇,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神经精神杂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等著名刊物,有的被世界权威医学刊物收集和译成英、日、韩、意大利文发表。 JIw?]xa*  
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外语、自然辨证法、电子计算机、医学统计学、DME、医古文、核医学、临证实用伤寒学、伤寒论、中医临床经典研究与运用、温病学、内科学。 MRXw)NAw  
博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外语、自然辨证法、医古文、科研方法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伤寒论原著及选注、中医临床基础学研究进展、内科学研究进展。 F!g1.49""  
从1978年培养研究生至今,已招收硕土学位研究生138名,毕业86名(其中多名研究生毕业后分别在意大利、英国、芬兰、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从事医疗、科研等工作);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51名,毕业32名;博士后人员2名。 U^|T{g+O  
李赛美教授 %FM26^  
李赛美,女, 1960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伤寒论教研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后备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骨干,广州市“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广东省精品课程《伤寒论》主持者。 h~]e~u V  
长期从事中医经典《伤寒论》教学、科研、临床及学科建设。主讲《伤寒论》、《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激发同学学《伤寒》、用《伤寒》、爱《伤寒》,进一步稳定中医专业思想。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引入建构主义新观念,开展多媒体组合教学,实践教学、体验式教学,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连续五年被评为第一临床医学院“最受欢迎的任课老师”,2004年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金奖、“新南方优秀教师奖”,2006年评为广东省“三有一好”优秀共产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教职工“十大标兵”。2007年获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全国模范教师,广东省名师奖。 R) :Xs .  
擅长应用经方辨治疑难病症,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肝病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当代伤寒学术流派研究”,为国家“十一五”攻关项目“寒温并用防治流感(禽流感)中医药方案建立与研究”第3研究者。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主持并参与省部级教学课题3项。发表论文120余篇,部分译成英文版、日文版。主编、副主编教材著作12部,参编7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教学成果奖5项。 ykJ+LS{+  
培养博士生10名,硕士生13名,广州市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名。应邀赴日本、马来西亚、台湾讲学,并出席法国巴黎第18届国际糖尿病大会。 %7 yQ0'P  
张横柳教授 N%>h>HJ  
张横柳,男,广东梅州人, 1943年生于印尼。硕土研究生,现任本校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伤寒专业教授/博导,已培养20名硕、博土研究生。现任中国抗癫痫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的理事(广东仅三人)、广东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广东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常委、岭南医学会委员、广东第八、九届政协委员、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第十届常委、农工党广州中医药大学总支主任委员。 o?m1  
张横柳系我校62级本科六年制毕业生,经临床11年后于79年考取岭南伤寒家何志雄教授的研究生,深得其传,有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已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年,并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合编有关伤寒学著作12部,其中主编《临证实用伤寒学》、《全国中医药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考试实战技巧》、《伤寒论解读及临床运用》各一部,《临证实用伤寒学》一书于1997年获学校基础研究一等奖,同年又获得国家教委“紧密结合临床科研,创立《伤寒论》教学新模式”二等奖。2001年度“益气熄风化痰法抗癫痫的疗效差异实验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主持省中医药局、省科委中标课题六项,现正主持省科技厅“铁甲草抗乙肝病毒研究”课题。 ;+(_stxqV9  
张横柳40年来一直坚持经方对癫痫、儿童多动症、神经精神科疑难杂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并已撰写40多篇论文,其中国家级杂志20多篇,其中有一篇“儿童多动症的中医药治疗”被美国《INDEX MEDICUS》杂志摘录。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对痫证、儿童多动症、多发性硬化症、肌营养不良症、神经症等神经精神科难治症的经方治疗,不但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且对痫证病机有独特认识和独到见地。医院自制痫宁片治疗数千例癫痫患者,年销售金额40万元。除国内患者,还有香港、印尼、马来西亚、美国等地的患者远道而来,均取得满意疗效。多次参加全国/国际性癫痫专病学术会议。由于运用经方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疑难杂症有一定的心得体会,于1996年底被日本岛根医科大学邀请到日本进行经方治疗疑难杂症的学术交流。2002年8月被台湾中华医学会邀请到台北参加两岸中医药抗衰老学术研讨会及主讲台湾博士研究生班的《伤寒论》,深受同道们的欢迎与好评。 /n(0w`   
朱章志教授 64#Ri!RR}  
朱章志,男,湖南衡阳人,1963年10月生,医学博士,现任第一临床医学院伤寒论教研室副主任、教授、中医临床基础伤寒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糖尿病重点专科负责人与学术带头人之一。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89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专业硕士生毕业,1994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伤寒论专业博士生毕业。留校一直从事伤寒论教学、临床医疗及科研等工作,主要从事经方治疗疑难病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尤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防治为重点:重视和擅于应用阴阳五行理论、五运六气学说及仲景学说指导医教研工作;针对糖尿病五脏虚弱、因虚邪盛的病机特点,在治疗上重视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在中医药减轻和逆转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动物模型、仲景学术思想探讨、伤寒论实验课教学等方面有较好的研究基础。主持部级及省局级课题研究各5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科研课题8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础会、卫生部等课题研究的主要实施者,研究成果“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必须研究胰岛素抵抗”荣获1997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成果奖三等奖(第二研究者),“伤寒论临床研究模式(糖尿病)的构建与实践” #:N#i  
200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三研究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杂志、中国医药学报、中医教育等国家级杂志15篇,曾两度获我校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主编专著3部,编委、参编8部;培养硕士生12名、博士生7名。在国内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伤寒论》的研究领域有一定的知名度。 [;7zg@Sa  
彭万年教授 4i{Xs5z k  
彭万年,男,广东省兴宁市人,1953年2月出生。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临床基础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一临床医学院主任医师;国家重点学科学术骨干。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质量评审专家。主要研究经方治疗疑难重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指导博士研究生8名,协导博士研究生6名、指导和协导硕士研究生十二名。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选读》编委;《现代中医治疗学》常务副主编;《海内外中医药专家临证经验集成》主编。 <9 ^7r J  
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及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参加国家教育部课题并已通过部级鉴定为有创新性,国内领先。主持国家十五规划课题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主持和参与部省级及校厅级科研课题多项。所参与的经方治疗糖尿病研究课题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先后在省级、国家级医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海外医药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参加编写教材及撰述医著10余本计百余万字。其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药优秀学术著作评选一等奖;撰写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研究论文多次在全国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发表,其中3篇论文分获国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及全国中医文献学研究会优秀奖。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急症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抢救方面有较好疗效。在抗击 “非典型肺炎”中,坚持在一线救治病人。获广东省委、省政府荣记三等功;广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个人称号等嘉奖。 G1w$lc  
多次出访美国、新加坡、泰国、台湾、香港及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顺利完成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学外教合作及进修学习任务。为学科发展、辐射作了贡献。并获日本国春光苑汉方研修会和东洋医学药学研究会首届仲景医学奖。先后被聘为美国中医药专家交流协会顾问、美国加州中医师公会顾问、加州中国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等。海内外求诊者众。重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救治急危重症病人;擅于运用经方治疗疑难病症,精心指导病人保健康复;积极宣传推广中医药,受到广泛支持和赞同。 gm,AH85  
蔡文就主任医师 ub fh4  
蔡文就,男, 1953年2月出生于广州。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六内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医师,临床基础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0名。临床工作中,能较好发挥自己的业务技能,运用祖国医学理论和西医学知识对内科多种疑难危重病证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尤其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西医诊治有深入的研究。积极参与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加昧桃核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试验研究”课题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经典医学《伤寒论》对糖尿病的认识与临床实践”获美国(旧金山)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突出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7@kh mNl  
刘敏教授 mD.6cV  
刘敏,男,42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六内科教授、主任中医师。现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2006年8月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广东省中医优秀临床人才、中医名医培养对象”。 0>BI[x@  
曾应邀赴日本、澳门等地讲学。2001年、2003年先后2次获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观摩比赛第一名,03年被评为“学生心目中的优秀临床带教老师”。并获2004年度“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提名奖及大学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2005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五完成人),2007年3月获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教学比赛第一名。 $#+D:W)az  
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6部,主持、参与各级科研课题近十项。 7g]mrI@  
8x)i{>#i  
万晓刚副教授 "_LqIW1   
万晓刚,1982年毕业于四川泸州医学院,1990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2001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第一附属医院六内科副教授。 MZX)znO  
具有较坚实的中医理论功底,长期坚持中医药基础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主要参与各级研究项目13个,曾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广东省教育厅优秀多媒体课件奖及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奖。发表论文近50篇,主编、参编并出版学术著作及国家级教材16部。获湖北中医学院"八五"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0;T7fKj  
在临床方面,先后师从当代名医江尔逊、李沛然、孙同郊、梅国强、熊曼琪教授等,以诊治心血管及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疾患见长,喜用六经辨证,组方简练平稳,重视中西医诊治方法的综合运用,临床疗效确切。 I}o} # OJ  
目前研究方向:伤寒理论与文献、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中医药远程教育。 )D#}/3s  
吴浩祥副教授 eGg6wd  
吴浩祥,男,41岁,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从事伤寒论医、教、研工作18年。 +D4m@O  
在伤寒论教学过程中,能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将仲景深奥的理论讲深讲透,体现其辨证论治的思想,受到师生一致好评。积极参与《伤寒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协助制作《伤寒论》多媒体课件,获广东省高教厅优秀CAI课件三等奖、全国中医药网络课程与多媒体课件评比三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CmbgEGIh[a  
临床擅长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代谢综合征,疗效卓著,深受病友欢迎。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编写著作6部(副主编4部),发表论文20篇。 Yb`b /BMR  
金匮要略研究方向 ;` Xm?N  
金匮要略专业属于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我国首批被批准的硕士点。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z1^  
主要研究方向:(1) 《金匮要略》理法方药防治风湿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的研究;(2)《金匮要略》病证、治法及方药配伍规律的研究;(3)《金匮要略》文献研究;(4)《金匮要略》教学方法与内容的研究。 ?Y -;781  
导师组成员包括:博士生导师:林昌松教授;硕士生导师:刘晓玲教授、关彤副教授、陈光星副教授。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陈纪藩教授、廖世煌教授和黄仰模教授仍在岗指导。本专业共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8名、中级职称人员1名、初级职称人员2名。 T30fp  
学科条件:住院部病床45张,实验室建筑面积1000m2,仪器设备总值约700余万元。 d>mZY66P  
教学科研成果及诊治特色: =bja\r{  
教学方面:编写中医专业本科班、七年制中医专业班《金匮要略教学大纲》。参编《全国中医学院考试题解》、《中医学多选题题库•金匮分册》、《中医学问答题题库•金匮分册》。主编、副主编《伤寒论金匮要略教学探索》、《经方临床应用与研究》等6部。主编《中医药学高级丛书•金匮要略》(人民卫生出版社)内容丰富,颇具参考价值。主编21世纪课程教材《金匮要略讲义》(人民卫生出版社)和《金匮要略教与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先后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校级教学课题4项。“金匮要略科研医疗促教学的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中医类专业课程优化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中医临床基础教学创新与实践”获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中医类专业课程优化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同时获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svDnw cl  
科研方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改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科技攻关课题3项,省中医药局课题10项,校级课题9项,与日本岛根医科大学合作课题2项。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刊于国家级杂志40余篇。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申请专利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BcUE?K*N  
临床诊治经验特色:开设风湿病、甲亢专家门诊和病房,发挥中医特色,诊治效果良好。研制通痹灵片、通痹灵合剂、瘿气灵、甲肿消、甲眼消、消瘀灵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甲亢等,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bo90;7EK8  
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外语、自然辩证法、电子计算机、医学统计学、DME、医古文、临床医技课、金匮要略研究进展、温病学、内科学。 `:~Wu/Ogr  
博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外语、自然辩证法、医古文、科研方法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金匮要略原著及选注、中医临床基础学研究进展、内科学研究进展。   &v*4AZ['  
招收研究生情况:1978年以来招收硕士研究生境内外共72名;1999年以来招收博士生15名,博士后1名;获优秀研究生称号2名,求是奖学金1名,靳瑞奖学金1名,广东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 w9<'0wcs  
林昌松教授、主任中医师 J^7M0A4K  
林昌松,男,广东梅县人,1965年7月出生,医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临床基础学《金匮要略》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主任、第一附属医院六内科副主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防治风湿病联盟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陈纪藩教授学术继承人。1988年广州中医学院医疗一系本科毕业并留校一直从事医教研工作。1998-1999年在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工作一年。师承陈纪藩教授,擅长运用经方治疗风湿免疫病及内伤杂病。具有较扎实的中西医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较好地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较好。根据金匮专业的发展现状,提出金匮教研室发展的主要方向为:金匮要略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金匮要略理法方药和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中医药防治风湿免疫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金匮学家学术经验的继承与整理;金匮要略文献研究等五个方面。提出金匮教学与风湿免疫专科建设紧密结合,使专科建设成为金匮教学科研中的亮点,使金匮理论在临床和科研中得到验证和升华。2003年8月所在风湿病专科被确立为广东省重点建设单位,2004年10月提前以优秀成绩通过专家验收为省级重点专科专病。主持金匮教研室工作,加强建设和管理,2005和2006年分别被评为优秀教研室,2005年《金匮要略》课程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完成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中医风湿病专题学习网站”的建立,2007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曾协助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2项,省科委课题1项,省中医药局课题6项,校级课题4项。目前主持广东省科委课题1项、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2项。主编出版《风湿病中西医防治知识问答》、《甲亢中医疗法》,副主编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材《中医经典选读》、《伤寒金匮方剂歌诀新编》、《从生活中防治甲亢》,为第七版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金匮要略讲义》《金匮要略教与学》编委,参编《内分泌科专病与风湿病中医临床诊治》、《一病一方剂》等著作,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指导硕士研究生25名。对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有独到之处。曾应邀到港台、马来西亚等地讲学。 K-\wx5#l/  
刘晓玲主任中医师 0iZeU:FE  
刘晓玲,女,广东潮阳人,1964年6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属中医临床基础学科(金匮要略专业)导师。刘晓玲主任医师擅长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Hqv `X7  
刘晓玲主任医师从事《金匮要略》专业课的教学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的医疗、科研工作二十年,师从广东省名中医陈纪藩教授多年,学习和继承陈纪藩教授的学术经验,以陈纪藩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风湿专科的医疗和科研水平在中医药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刘晓玲主任医师主要致力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擅长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在风湿病的中西医诊治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刘晓玲主任医师近五年来主持、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0项,其中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主持省科技项目1项,省中医药局项目1项、参与省中医药局项目及校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论著6部。2003年至今已招收临床型硕士研究生8名,科研型硕士研究生4名。 N9#xTX  
关彤副主任中医师 BF2U$-k4  
关彤,男,广东南海人,1968年2月生。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金匮教研室、第一附属医院六内科(风湿免疫专科)副主任中医师。同时担任广东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医临床基础(金匮要略)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研究,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风湿免疫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长期从事《金匮要略》的教学与研究,深受学生好评。近年来在各级杂志上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10余篇,出版论著5部,协助指导研究生10名。多次应邀出席本专业学术研讨会,并曾受邀赴马来西亚授课。 l4+ `x[^  
陈光星副主任中医师 e21J9e6z   
陈光星,男,江西奉新人,1973年2月生,医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广东省中医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善长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师从陈纪藩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进修1年,以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主要方向。主持省级和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7项。在中华系列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次在国内、国际会议汇报交流。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完成人)和三等奖(第3完成人)各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各1项,香港“求是”奖学金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青年科技标兵,申请专利1项。从事《金匮要略》教学,获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观摩二等奖。 '"\n, 3h  
温病学研究方向简介 t bR  
本专业1978年获首批医学硕土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医学博土学位和临床医学博土学位授予权,2002年晋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78N25RU(  
主要研究方向:(1)岭南温病研究; (2)中医药防治热带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3)脑血管疾病的研究。 ;Wy03}K4J  
博士生导师有:刘仕昌教授、彭胜权教授、钟嘉熙教授、林培政教授、 "5k 6FV  
硕土生导师有:沈强教授、张朝曦副教授、刘亚敏教授、吴智兵副教授、 *A8*FX>\F  
吴宣富教授、史志云教授、林兴栋副教授 \WTKw x  
技术人员情况:学科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技术力量雄厚。刘仕昌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终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彭胜权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首席教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奖、国家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林培政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钟嘉熙教授任教研室主任、广东省非典防治专家及广州市非典防治中医专家组组长、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传染病医疗救治组成员、获新南方优秀教师奖。现拥有高级职称13人、中级技术职称3人,其中获博士、硕士学位者13人,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优良学术梯队。 6@/k|t>OT  
学科条件:是全国温病学同行中唯一拥有独立临床科室的学科(病床43张),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和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面积100m2 ,仪器设备总值约200万元。 7- LjBlH   
本学科现已形成了“教、医、研三位一体”的科学管理模式,教学及科研成果丰硕: MG.c`t/w  
(1)教学方面:分别编写有供中医专业及中医针灸专业本科班、七年制中医专业硕士班、三年制班用的《温病学教学大纲》,七年制班《温病学实验指导及大纲》。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均处于国内同行的前列,其中于1996年、2003年及2007年连续三届获得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国家级规划教材《温病学》的主编。主编教材有:中医院校系列教材《温病学》(获1996年国家中管局优秀教材三等奖)、全国规划教材《温病学》(1996年)、新世纪“十五”全国规划教材《温病学》(2003年)、新世纪“十一五”全国规划教材《温病学》(200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案例版《温病学》(2007年);副主编教材有:《温病学说之研究》(获2002年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新世纪全国七年制规划教材《温病学》;研究生教材《中医临床经典研究与运用》;2000年主编出版高级中医药丛书《温病学》。主编及副主编专著17部,其中《岭南温病研究与临床》、《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手册》分获中南五省高等教育优秀学术专著一、二等奖。 l#T %N@X  
《温病学》课程1993年被评为广东省的重点课程,1995年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优秀课程,2005年被评为本校的精品课程、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的精品课程,现正接受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审。“大胆改革、回归临床,首创温病学科教、医、研三位一体新体制”获广东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全国同行中率先开设“温病学实验课” ,获1998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中医经典温病学改革与实践”获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教学成果特等奖,“中医临床基础教学创新与实践” 获2005年度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医类专业课程优化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获2005年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2)。 psmDGSm,&  
(2)科研方面:近年来主持及参与各级课题多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课题13项、厅局级课题20项、校级16项,是国家“八五”攻关及“十五”攻关课题的承担单位,2007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岭南常见病毒性疾病的湿热特征及证治机理研究”( 120 万元),2007年起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人禽流感防治新型药物和疫苗的应急研究和开发”重点组成部分“寒温并用中药复方防治流感的系统监控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资助经费400万元)项目研究的承担单位。科研成果丰硕,“岭南温病理沦与临床应用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及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刘仕昌教授学术经验整理研究”获200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0年以来发表论文300多篇。 "u4x#7n|  
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外语、自然辨证法、电子计算机、医学统计学、DME、医古文、温病学研究与进展、伤寒论、中医临床经典研究与运用、内科学、病毒学、文献检索与利用等。 {D",ao   
博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外语、自然辨证法、医古文、科研方法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温病学原著选注及研究进展、中医临床经典研究与运用、内科学研究进展等。 CC"a2Hu/  
从1978年至今,共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74名,博士学位研究生45名。1993年以来获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一等奖 1人、二等奖2人。香港求是基金“求是研究生奖学金”2人。 M[z1B!rT  
刘仕昌教授 !e<2o2~.  
刘仕昌教授,男、汉族、广东省惠州市人,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终身教授。 WvJ:yUb2  
刘老1914年9月出生于当地中医世家,1933年9月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4年惠阳县第一届考试录取中医生,1935年广州市卫生局第六届考试录取中医生,1938年7月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时值日寇南侵,战火纷飞,随即返回惠地,开设诊所,并兼任惠阳开明中医学校教师,悬壶乡里,济世救民。1954年至1956年间,先后被选为惠州镇及惠阳县第一届、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惠州镇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同时参加惠州镇中西医联合诊所任副所长。1957年初于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深造后留任教师;广州中医学院成立后安排在内儿科、温病教研室任教。1978年评为副教授,历任温病教研室主任。1985年评为教授,1986年认定为温病博士研究生导师。从该时起到现在培养硕士毕业生20多名、博士毕业生8名,其中两名毕业研究生成为大学校级领导及学科带头人,其余均成为医、教、研学术骨干。1990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荣誉证书,1991年获广州市政府颁发“广东省名老中医电脑诊疗系统三等奖”,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证书,1994年获国家人事部、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全国继承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荣誉证书,获广东省政府颁发名中医证书。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新增硕士学科专业点通讯评议专家、中国中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顾问、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热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主编《温病选读》、参编《中医大辞典》、发表“温病昏谵证治”,“叶天士学术思想及其对后世医学的影响”等论文论著多篇。长于治疗温病、中医内儿科疾病,尤对高热、昏谵、厥脱等危重症及疑难症颇具匠心。主持岭南温病暑湿证治规律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是岭南温病倡导者之一,“岭南温病理论与临床系列研究”1998年10月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通过评为一等奖(集体)。1993年获广东省高教局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9年获广东省科技局二等奖(集体)。近“刘仕昌学术经验集”已面世。鉴于其对中医事业的巨大贡献,1997年被广州中医药大学授予终身教授。被家乡政府和人民树为“东江之子”。 b:~#;$g  
主要学术创见: {*hvzS{1d  
①学宗叶、吴,融汇创新:以叶氏卫气营血辨证为基本纲领,并将吴氏三焦辨证密切结合脏腑的优点补充进去,将下焦病(温病后期证治)补充归入血分证,认为下焦病实质是阴精受损,耗血同源的关系,可归纳于血分证中的虚热证,这样温病的辨证理论更加完善。 [sk n9$  
②温病辨治重视地区特色(三维空间):刘仕昌教授在中医温病学说有很深的造诣,认为广东地处岭南,岭南温病的发病、病因病机及其证治都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对“岭南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岭南温病的主要倡导者。其学术思想对岭南一带,港、澳、台等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极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前景。 ({C[RsY=6  
③重视咽喉的诊视:认为咽喉是全身经脉的重要通道,诊视其变化可作为辨证论治的参考,是对温病诊法的补充。 p.8  
④用药轻灵巧活,主张平调恒通,疗效确切可靠。 [kN_b<Pc,  
⑤要做学问先学做人:刘仕昌教授医德高尚,他要求学生“要做学问先学做人”,养成高尚的医德,首先从自己做起,刘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诊病中,对病人的高度责任心,平时往往推迟下班,详细询问病史,耐心进行四诊,认真处方之后还常告诉病者煎药法、服用法及注意事项。根据病人病情需要,他还耐心授予饮食疗法、体育疗法,使病者早日康复。在诊病中,不论病者职位高低、年龄大小,也不分亲疏,均给予精心诊治。他的优良医德医风,众口皆碑,对学生起了很好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1999年11月29日“刘仕昌教授从医从教65周年研讨会”召开,得到同道的好评。 8'zl\:@N  
特别难得的是,在2003-2004年的抗SARS斗争中,90岁高龄的刘老临危不惧,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冒着被疾病感染的危险带领弟子到其医院的隔离病区会诊病人,指导治疗,多次获新闻媒介宣传报道,获抗非典的广东省三等功及广州市先进个人。为中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O/Hj-u6&A  
林培政教授 fUY05OMZ  
林培政,男, 1951年10月出生于海南省琼海市。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校长,国家级重点学科――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疑难病证实验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兼感染病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感染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分会高等医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 p6BDhT(RS  
长期从事温病学医教研工作,1986—1987年作为研修员在日本国立神户大学医学部和兵库县卫生研究所进修,进行单克隆抗体制备、温病卫气营血的仙台病毒病理模型复制及不同病变阶段血清抗体水平测定等实验研究。回国后开展岭南温病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工作,回国后,在“近年广东温病特点研究”中,率先开展岭南温病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系统研究,总结出岭南温病临床证候特点及防治规律。根据温病的地域性特点,以岭南温病学说的形成及其特点为基础,以地理气候、人群体质对温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影响为主线,开展多病种、多层次、多侧面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这些研究充实了岭南温病学的研究内容,有利于揭示温病的本质,丰富岭南温病辨证论治理论,对岭南地区以及地理气候环境类同的国家和地区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xFThs,w  
主持国家“八五”攻关子课题“广东气候环境对中风复发的影响及其防治研究”、“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子课题“刘仕昌教授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等各级研究项目10余项。2007 年主持“十一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岭南常见病毒性疾病的湿热特征及证治机理研究”( 120 万元)。2000年主持“刘仕昌教授学术经验整理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研究成果“岭南温病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2002年10月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排名第二)。2003年获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主持“中医临床基础教学创新与实践”的教学研究,2005年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tRsm"}  
主编新世纪“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温病学》及配套教学用书《温病学习题集》 ;作为副主编编著有《岭南温病研究与临床》、《温病学》(中医药高级丛书)、《刘仕昌学术经验集》、《温病学说之研究》等专著;在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培养研究生博士11名、硕士4名。 b+ycEs=_  
出访过日本国立岛根医科大学、澳大利亚国立悉尼大学中医学院、芬兰国立赫尔辛基大学医学院及香港、台湾地区进行学术交流。 W<#!He  
彭胜权教授介绍 :NWIUN  
彭胜权,男,江西省波阳县人,1939年12月生。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全国第二、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导师,现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温病学首席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顾问、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终身理事、广东省感染病(热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广东老教授协会中医药学专家委员会第一届顾问、广东省防治SARS专家组成员及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委员会成员。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待遇。 Z&iW1  
彭胜权教授1958年考入广州中医药大学(原名广州中医学院)中医医疗系,1964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77年以前教授《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温病学》及伤寒六经辨证教学工作,奠定了广泛而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1978年成立温病学教研室以后,专门从事温病学教学与科研至今。四十余年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工作勤奋,以身作则,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多次评为学校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1982年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还获广东省高教局授予“广东省教学优秀奖”,1985年获广东省高教局授予“广东省高教战线先进工作者”奖。1993年被广东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省高教局、省教育基金会共同授予“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及被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评为“1993年全国优秀教师并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奖章”,1993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 Da8gOZ  
彭教授一直注重临床。为了争取中医古典课程,能有自己独立开设的病房,从1974年起,与同事们一道,经过十年努力,终于在1985年实现院系合一体制。伤寒、金匮、温病三个教研室划为中医医疗系管理,在附院设立两个病区,改变了温病教学长期脱离实际的局面,在中医界反响很大。以彭教授为首总结的“大胆改革,回归临床,首创温病学教、医、研三位一体新体制”教学研究项目,获1993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省级二等奖”。 “中医类专业课程优化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2004年获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5年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Xp06sl7 M  
彭教授在长期从事教学和古典医籍整理中,能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辨证法观点,在继承中发扬,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如1970年编写中医基本理论(西学中教材)对中医病因学中沿用宋••陈无择的“三因学说”进行改革,力主废除不内外因的提法,并提出内因是发病的主要矛盾方面。这个观点,在以后参加编写的《中医学新编》和1974年全国三版《中医学基础》教材中,均坚持沿用下来,现已得到全国同行专家广泛认同。主编中医院校系列教材《温病学》1996获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教材三等奖。1996年又主编了全国普通高校中医药规划教材《温病学》,重新确立伏气温病学说的应有地位,使教材抛弃廿余年的这一学说,得到继承。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得到中医专家赞誉。在彭教授的指导下,本教研室分别于2003年1月、2007年2月主编了“十五”及“十一五” 新世纪全国规划教材《温病学》 。 ic!% }S?  
彭胜权教授自1986年起,提出本学科以研究岭南温病学说为方向。经过十二年的努力,开展多病种、多层次、多侧面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在1998年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该课题又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指导“刘仕昌教授学术经验整理研究” 2000年获广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形成的岭南温病研究团队现正主持“十一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岭南常见病毒性疾病的湿热特征及证治机理研究”(资助经费120万)。2007年起担任“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人禽流感防治新型药物和疫苗的应急研究和开发”重点组成部分“寒温并用中药复方防治流感的系统监控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资助经费400万元)项目的顾问。 4[kyzz x  
在2003-2004年的防治“非典型性肺炎”的斗争中,彭教授作为广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专家组成员,面对来势汹汹的疾病袭击,临危不惧,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冒着被疾病感染的危险抢先全身投入到救治病人和预防疾病工作中去。先后深入到广州中山大学第二、三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传染病院等多家医院,率领本科室中青年专家应用中医温病理论指导临床救治危重病人38例,除1例因失去治疗时机外,均康复出院,至今未发现后遗症患者。2003年6月先后受到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抗“非典”一等功、中共广东省委“优秀共产党员”、广州市人民政府“抗非典模范”、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 、“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奖章。 N;-%:nC  
彭胜权教授自本校招收硕士生以来,一直与刘仕昌教授共同指导过二十多名硕士生和五名博士生。从1989年起他本人单独指导培养博士15名、硕士生5名,其中有两名博士生获广东省优秀研究生一、二等奖及“曾宪梓奖励基金”。 uK(]@H7~!c  
主编、参编出版著作二十六部。如主编的国家新版规划教材《温病学》、《中医药高级丛书•温病学》、《中医生手册》、《中医急症实用手册》等,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曾被邀赴日本及芬兰、港澳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教学,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1QD49)  
钟嘉熙教授 Cc{{9Ud  
钟嘉熙教授,男,广东蕉岭县人,1950年出生。198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届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现任温病学教研室主任及第一附属医院四内科(神经、热病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学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热病、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脑病主任。 HbB8A#u  
钟嘉熙教授治学严谨、学风正派,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曾获新南方优秀教师奖、教学观摩二等奖,深受学生欢迎。为全国《温病学》案例式规划教材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院校七年制《温病学》规划教材副主编、十五、十一五《温病学》全国规划教材编委,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教材三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其中马来西亚研究生1名),培养博士生6名。为全国重点学科、省重点课程学术带头人。 ]u-bJ  
钟嘉熙教授是全国著名温病学家刘仕昌终身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得其真传,医学造诣精深,临床经验丰富,善于活用温病理论指导治疗各种疑难疾病,对温病、病毒感染、风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白塞病等)及脑病、神经病等具有较深的研究,率先使用温病理论指导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获良好效果。主持系统性红斑狼疮专科专病门诊,研制苓丹片治疗系统性斑狼疮疗效显著,多次获新闻媒介报道,国内外求诊患者络绎不绝。多次应邀前往港澳地区学术交流和讲课。 AD`5:G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分课题负责1项,省级及厅局级课题8项。主编专著7部、参编教材和教参8部,专著《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手册》是最早系统介绍中西医结合诊治传染病的工具书、获大学出版社协会优秀学术专著二等奖。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68篇。科研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O wu?ND  
吴智兵副教授 2BF455e   
吴智兵,男,籍贯江西,1966年12月生。医学博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及第一附属医院四内科副主任,全国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温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O>nMeU  
从事中医的临床、教学、和科研近20年。目前主讲的课程有《温病学》、《神经病学》,主要从事岭南温病及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疾病研究,以温病湿热证及温病理法方药在神经病学中的拓展运用研究为主要研究目标。共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在省级以上核心刊物发表专业论文有20多篇,参编论著及教材5部,参加国际和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多次。 dr &G>  
刘亚敏教授 DMDtry?1:  
刘亚敏,女,籍贯海南,1969年7月生。医学博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热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温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四批培养对象。 %vZHHBylu  
主要从事中医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主讲的课程有《温病学》、《神经病学》。曾获“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称号。主要学术特长为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疾病及病毒性疾病的研究,特别是麝香、冰片对缺血性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以及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1项、省中医药管理局2项,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总体规划课题1项,参加省级以上课题4项,获科研成果奖2项。发表论文及著作20多篇,参编论著4部。2004年11月到日本进修学习,2005年3月由教育部公派到英国牛津大学留学1年。已培养硕士生4名,协助指导硕士生、博士生5名。 \*{MgwF  
沈强教授 Ths~8{dMb  
沈强,男,籍贯湖南,1961年4月生。医学硕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内科教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防治SARS及登革热中医药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温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s4v*bng  
从事《温病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主要学术特长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疾病及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特别是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中风、登革热、乙脑的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并参加其他科研课题7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发表论文及著作20多篇,参编论著3部。已培养硕士生8名,协助指导硕士生、博士生10名。 F Xr\  
张朝曦副教授 gXs9qY %=  
张朝曦,男,广东潮阳。1956年9月出生。医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导。广东省热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1fIx@  
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20多年,教学效果良好,是学生“最敬佩的老师”。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明显。擅长治疗本专业所涉及的病种,即各种急慢性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尤其擅长用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胆疾病。已治愈了大批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患者,多次应邀参加肝胆病等全国性学术会议。《乙肝中医疗法》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其中本人撰写的“乙肝的治法与选药”“乙肝的对症治疗”被出版社认为是“本书的精华”。羊城晚报等报刊相继作了介绍。多次为国内外同行作专题讲座。掌握了血管内介入等现代诊疗技术。在国内外授课40多班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多次,发表论文10多篇,主编和参编出版专著(教材)10多部,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0多项。已招收境内外硕士研究生6名。 O9?.J,,mVh  
林兴栋副教授 P* &0HbJ  
林兴栋,男,籍贯广东梅州,1973年8月生。医学硕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兼第一附属医院四内科副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热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温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d*6/1vyjT  
主要从事中医热病、脑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的课程有《温病学》、《神经病学》。具有较扎实的中西医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较好地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好,曾获临床教学观摩二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以温病理法方药在中医热病、脑病中的运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学术特长为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疾病及病毒性疾病的研究,特别是中医药治疗中风、脑炎的研究以及岭南温病研究。目前参与各级科研课题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论著3部。参加国际和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多次。 uZ3do|u m  
中医内科学(100506) z3L=K9)  
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学由原广州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发展壮大而来。早在1973年起就开始培养研究生,是目前我校兼备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1981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当时的广州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科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1986年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本学科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本学科在1989年被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部)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在多年的学科建设中不断取得成果,在国内有相当大的影响力。2000年本学科通过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东省教育厅“211工程”重点学科联合评审达到“A级”。 =ca[*0^Z7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医防治心血管病研究;中医脾胃病证研究;中医肌病研究;中医血证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危重症的研究;中医治疗肾病证的研究和中医治疗肺病证的研究。近年来承担由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牵头的国家973课题子项目多项:如肺脾相关理论诊治COPD缓解期的临床研究;肺脾相关理论诊治呼吸肌疲劳疾病的临床研究;肝脾相关(肝病实脾)理论诊治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研究;强肌健力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气道重朔及转移生长因子的干预作用;脾肾相关相关理论诊治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中医药清解法治疗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研究。正在开展的一些前沿研究课题还有: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性治疗中的作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研究;冠心病痰瘀证候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中医药治疗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医药诱导骨髓干细胞分化及其临床治疗的研究;经鼻腔给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PRO量表和脾胃系模块的研究;脾胃湿热证与水通道蛋白表达及胃肠微生态关系的研究;脾主运化与细胞线粒体相关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健脾化痰法对培养前脂肪细胞分化与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安宫牛黄丸对脓毒症大鼠JAK/STAT通路的干预作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证型特征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另外,还着手中医临床规范化诊断治疗的系列研究。 yO@1#  
本学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个(消化内科),广东省重点专科2个(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研究所1个(脾胃研究所)、全国中医急症治疗中心1个,学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单位7个(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急症学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急诊学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1个、广东省教育厅中医疑难病症重点实验室。   DHeZi3&i  
本学科拥有力量雄厚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各专业方向的导师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为国内外著名的中医内科学专家或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家。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4人:心血管专业有冼绍祥教授(学科带头人)、黄衍寿教授、吴伟教授;脾胃专业有许鑫梅教授、刘友章教授、刘凤斌教授;肾内科专业有:洪钦国教授、谢桂权教授、汤水福教授;呼吸内科专业有刘小虹教授;血液内科专业有丘和明教授、杨洪涌教授;急危重症专业有ICU陈镜合教授、左俊岭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34人。内科教研室共有教、医、研及技术人员90名,其中正高职称27人,副高职称33人。 EHhc2^e  
本学科依托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著名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医院共有960张床位(其中内科250张,内科ICU13张),拥有先进的、全国一流的设备,如CT/MR机、64排螺旋CT机、菲利普C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进口呼吸机、血液透析机、CRRT治疗机等。近年来,学科与时俱进开展新技术: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行术(PTCA)、支架(STENT)置入术、心脏临时起搏术、单腔或双腔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等;肾穿刺病理活检术;肾脏移植术包括活体亲属肾移植手术;血液透析、滤过术;腹膜透析;肠镜、胃镜,胃镜下止血术、胃镜下胰胆管造影术和胆总管取石术;人工肝血浆置换和胆汁吸附治疗重症肝炎和肝功能衰竭;胃肠功能监测技术;纤支镜引导经鼻腔进行气管插管术、通过纤支镜对危重病人置放胃管、局部止血术。还即将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心内科、呼吸科、肾病科、消化科等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GCP)基地。 j8 2w 3  
由邓铁涛教授主持的脾虚型重症肌无力中医研究、丘和明教授主持的中医血证研究、许鑫梅教授主持的脾胃病证研究、陈镜合教授主持的中医治疗心脑血管急症研究、黄衍寿教授主持的中医治疗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研究等,都获得了各级较高的评价和奖励。自1985年以来,经有关部门鉴定科研成果22项,获各级成果奖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厅局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正式出版专著33本,其中2本获全国优秀著作奖。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参与编写各级教材(包括全国统编教材)20种,深受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及高等院校师生的欢迎。 U" 3L  
本学科十分重视研究生素质培养和教学质量。在实践中不断制订管理规范和改进培养方法,为学生安排丰富的理论课程与实践内容。一线临床、教学、科研专家担任导师。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强化学位课程的组织管理;强化临床技能训练,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JtMl/h  
本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基本相同,即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教学、临床实践三大部分,其中必修课有①马克思主义理论,②外语,③专业外语,④内科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选修课也包括了3至4门指定选修课和其他任选课,内容有:医用统计学、计算机、DME、古汉语、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生理学进展、生化、文献检索、实验核医学、免疫学、电镜、分子生物学、药物动力学,临床医技等等。 ey9hrRMR  
邓铁涛教授 Vfk"}k/do  
邓铁涛,广东省开平县人。1916年10目出生于一个中医家庭。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现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J[Mj8ee#  
建国后历任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广州中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一届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广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广东省及广州市科委顾问等职。1962年和1978年两度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会顾问,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理论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名誉理事,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医史学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8:S+*J[gSn  
邓铁涛从事中医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60多年,对重症肌无力、冠心病、高血压、中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红斑狼疮、硬皮病及危重病的抢救等,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擅长以中医脾胃学说论治临床各系统病证。1985年研制成功的中成药“五灵止痛散”获广州市科技成果四等奖,技术转让费5万元全部贡献给中国中医药学会振兴中医基金会。1991年,邓铁涛教授主持的课题《脾虚型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建国以来我国中医药学界不易获得的奖励级别。近年来邓老以80多岁高龄,仍不断探索临床新领域,与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合作,开展围心脏手术期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大大提高了心脏病人对手术的适应能力,促进术后的康复。 {t! &x:  
邓铁涛教授学验俱丰,对中医理论有较高造诣,先后对五脏相关学说、脾胃学说、痰痰相关学说、伤寒与温病之关系、中医诊法与辨证、中医教育思想、中药新药开发、医史文献研究、岭南地域医学研究等,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学术论点,对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他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凝聚了对中医理论继承与发展的高度认识。他认为,中医五行学说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五行学说的核心是五脏相关,但是中医脏腑学说的发展,又在许多方面超越了五行学说,因此他提出,现代应以“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学说”,实现中医基础理论的换妆与质变。邓铁涛教授亦一直以五脏相关学说指导其临床,取得了显著成效。 $]};EI#  
邓铁涛教授著述等身,重要著作及获奖项目有:主编《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出版;参与主编《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出版,1997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2等奖,、主编《邓铁涛医集》,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出版;主编《中医名言录》,获1991年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他重要著作还有《耕耘集》、《实用中医诊断学》、《邓铁涛医话集》、《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学说探讨与临证》、《中医近代史》等专著共20多部。邓铁涛教授在国内外刊物发表的论文、医话、医案等超过100多篇。 SKNHLE}  
邓铁涛教授更是一个出色的中医教育家,他培育英才,桃李满天下。1993年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邓铁涛教授也是“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选定的第一批导师。多年来共培养硕士生27人、博士生10人、学术继承人2人。邓铁涛教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还设立了“邓铁涛奖学金”,奖励各级优秀学生,扶掖后学。 CFW H ih  
邓铁涛教授将个人的命运与我国中医事业命运紧密相连,他年过古稀,依然承担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更重要的是,他时刻关注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曾连续发表有关医政论文《中医学之前途》、《试论中医学之发展》、《新技术革命与中医》、《中医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等,提出系列方针大计,反映了全国广大中医的愿望和呼声。1984年邓铁涛以普通“中共党员中医”的名义,上书中央领导同志,反映中医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中央采取果断的措施使之早日复兴。信件得到高度重视,胡耀邦同志作了“认真解决好中医问题”的批示,中央政治局将此信和领导批示一起作为中央政治局参阅文件印发。从中不难看出中央对中医工作的重视及这封信的作用。其后在许多中医政策的制订和执行方面,邓铁涛教授也多次代表广大中医向党中央提出建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vD==n9Hd  
邓铁涛教授在国内外中医学界有崇高的威望,为了中医药更好地走向世界,他多次赴国外讲学、交流,先后到过日本、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并为新加坡中医学院培养了三名医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他的多篇论文如《冠心病的辨证论治》、《温病学说的发展史》等先后被日本医学杂志翻译转载,1999年邓铁涛主编的《实用中医诊断学》英译本在英国出版。 >m!Z$m([J  
邓铁涛教授自述功成在晚年。他从一名普通的中医生,一步一个脚印,跨越近代、现代两个社会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临床家、中医学理论家、中国医史学家、中医学教育家。名医成长之路值得后人借鉴。他曾有一篇题为《万里云天万里路》的自传体文章,文内由衷之言,给后人以鼓舞与启发,引用该传记的话为广大中医学者与学生共勉: 0iR?r+|  
中医学前途有如万里云天,远大光明,彷徨了几十年的中医可说已走在大路上。我们的责任,任重而道远,就看现代中医、西学中和有志于研究中医的其他科学家的努力了! J> ,w},`  
冼绍祥教授 VrfEa d  
冼绍祥,男,广州人,1962年9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中医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药品临床研究机构主任,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学位评定分委会副主席,广东省精品课程《中医内科学》课程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评审专家。兼任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澳洲澳华中医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名誉顾问,《新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委。 ?Q"<AL>Z  
冼绍祥教授师从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欧明老师, 从事医教研工作22年,专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心肌纤维化等研究方向。主持和参与了包括“七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12部。获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5项。研制开发新药1项。指导硕士研究生21名,博士研究生10名。曾赴美国、英国、法国、澳洲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学术交流。 /&47qU4PJ  
陈镜合教授 wVI_SQ<8V  
陈镜合,男,生于1937年11月29日,籍贯广州市。1991年12月评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1998年12月聘为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心血管方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急症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局、省市科技专家评审成员;广东省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是国家任命有被继承资格的全国名中医。1988年至1990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循环内科留学,主攻心脏内科急救与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师从世界著名心血管专家河合忠一教授、鹰津良树博士。陈教授临床、教学、科研40年,多次出席国际性医学会议,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主攻“心脏内科急救中西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 。曾参与获卫生部科技进步2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3等奖、国家科技图书奖、省科委著作3等奖、大学科技进步2、3等奖、广东省高教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中医急症先进工作者、新南方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目前正在培养在学博士研究生12人、博士后1人;已毕业博士10人、己出站博士后3人。 >vXJ9\  
陈镜合教授治学思想严谨,富于开拓创新。极力主张以“古为今用” 与“洋为中用” 的原则进行科学研究。他一向认为,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人所共有的,西医可以学,中医也可以学。现代中医要攀登高峰,必须敢于正视现实,敢于不断挖掘自身之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引进,不断补充新的诊治手段,才能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固步自封” “互筑门墙” 在中医“宝库”面前沾沾自喜的结果是自我消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95年底在“中国中医药报”及其代表作“现代中医急诊内科学”中,首次在国内提出“现代中医”“现代急症中医”与“现代心脏急症中医”的“现代”概念。他指出“现代中医是指,中医学西医或西医学中医而以中医为主的中西结合医。他既不同以西医为主的中西结合医;更不同于不懂西医的传统中医,是具传统又超出传统,源于中医又超出中医,与现时代的科学潮流同步或基本同步的,具有两者的优势。对某些难治甚至不治的病蕴藏着可望突破的无限潜能与广阔前景,他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现代中国独有的新型中国医学。”这一论述为现代中医指出今后发展的方向。 [) >Yp-n  
陈教授还勤于笔耕,其主编的书著有:87年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名老中医临证荟萃》;91年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手册》;96年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100多万字的《现代中医急诊内科学》;95年广东高校重点规划教材、供7年制硕士班用的100多万字的《中医急诊学》由广东高教出版社出版;98年由广东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西医结合内科危急重症诊疗手册》;9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有《中医内科学》,供硕士班专用;200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多万字的《中西结合急症诊治 》。另参与94年中美合编《现代心脏内科学》的编委工作,其中25篇“心脏病的中医治疗” 是主编。此外97年主编的内部出版的书有《中西医结合急诊内科讲义》供全国中医急症班专用;《全国中医高级研修班教材》供全国中医内科高级研修班专用。发表“心脏内科急症现代中医思维” “急性心肌梗塞现代中医思维” “内科急症现代中医思维” 等40余篇论文,以及近30多篇科普性质的、属心血管方面的文章,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影响。 gq*W 0S  
黄衍寿教授 T@P~A)>yo  
黄衍寿,男,广东南雄人,1943年生。1969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并留校任教。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OFN0'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曾于1976年12月至1977年12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进修学习;1982年10月至1983年10月参加上海市卫生局与上海第一医学院主办的全国第五期心血管疾病学习班。对内科疾病,尤其心血管疾病及内科急症等有较深造诣。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指导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10余名。自1985年以来,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共1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省高教厅课题1项,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大学课题3项。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心痛协作组的“心痛气雾剂”、“滋心阴、补心气口服液”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分别通过部级科研成果鉴定,并分别获得部级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目前除主持我校中医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科研工作,在研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邪毒内侵致冠心病的机制及清热解毒法的干预研究”,教育部课题“中医内科学—网络课程的研制与开发”,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保心康对心力衰竭模型心肌细胞凋亡调控作用的研究”等。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副主编、参编论著及教材10余部。 #tsP  
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症奖励基金先进个人”,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学校“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第一附属医院“十佳员工”等。 w;Fy/XQ  
刘友章教授 [9 :9<#?o^  
刘友章,男,广东兴宁人。1952年6月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症分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常务委员、广东医学会消化分会肝病学组常务委员、人工肝血液净化学会全国委员、广州市委保健办干部保健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消化学科学科带头人、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特邀研究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教授,博士后导师。 <wFmfrx+v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国家“973”子项目1项。主持厅级课题和校级各2项,主要参加省科技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省中管局、省教育厅及大学规划课题、校级课题十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大学科技成果奖1项。主编学术专著1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发表各类论文14篇。主编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在2007年下学期出版。 2007年,他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研究先进工作者”称号。 |unvDXx-  
他首先进行了中医“脾-线粒体相关”的理论阐发,提出“脾-线粒体相关”假说,开展了胃脘痛虚实证胃粘膜超微结构的研究,并于1987年他首创性提出中医“脾-线粒体相关”学说,并以访问学者身份赴日本京都大学进一步在开展了健脾益气方药六君子汤防治阿霉素的细胞毒性的研究,他注重临床实践,临床经验丰富,知常达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消化病及神经肌肉疾病。他应用“脾主肌肉”与五脏相关的理论指导临床,治疗重症肌无力、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肌肉病取得明显的疗效。使第一附属医院二内科收治上述病人逐年增多,病人遍布英国、加拿大、东南亚各国及全国各地。他带领的重症肌无力抢救小组,中西医结合治疗300多例重症肌无力病人,无一死亡,水平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BKI-Dh  
谢桂权教授 q)C Xu  
谢桂权,男,广东梅县人, 1949年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广东省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新中医》杂志编委等职。 zx:;0Z:S6>  
197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学并留校任教。1981年考取广州中医学院中医内科肾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老中医李仲守、何汝湛、钟耀奎教授,1984年12月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续留校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肾病科研工作。1987年曾公派赴日本神户大学医学部进行肾脏病基础及临床研修1年。 6+ptL-Zt<  
谢桂权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有坚实广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临床经验。他治学严谨、虚心好学、精益求精、医德高尚。长期致力于中医内科肾病研究,对中医药治疗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难治性肾综、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维持血透患者并发症等多种疑难危急肾病的研究有精深造诣和独到经验。他又善于创新,勇于开拓,1989年率先在全国中医院行列引进现代血液净化技术应用于中药治疗肾功能不全的研究,创建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一附院血液净化中心。在科研方面,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1项,参与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1项,省、部、厅、校级课题8项。获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著作二等奖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奖二等奖(第一获奖者)、三等奖各1项。主编、参编《肾脏病中西医诊疗与调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诊断治疗学》、《现代中医肾脏病学》等医学著作共13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先后主导毕业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生15名、在学博士生5人。他的学术观点与经验在国内中医肾病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 c'VCCXe  
吴伟教授 @mg5vt!$`  
吴伟,男,出生于1964年7月,广西合浦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内科学心血管专业。医学、哲学双硕士学历。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内科第一党支部书记,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中西医学会虚证与老年病学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体外反搏学会委员;广东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专家;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dZ* &3.#D5  
1986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并留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工作。1990年3月至1991年3月在中山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1993年4月至6月在中山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进修彩色多谱勒超声技术、心电生理技术。1994年11月参加苏州医学院全国食道调搏电生理学习班。1995年10月在湖南参加全国体外反搏学习班。1996年2月至1997年7月参加本校在职教师研究生班学习。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报考并被录取攻读广东省委党校(直属)哲学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不脱产),研究课题为:循证医学的哲理及其价值。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在我校攻读在职心血管专业硕士学位。其中2003年12月至2004年4月在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心血管介入技术。 Y$Rte .?  
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以及中医内科学医、教、研工作21年,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专家的学术思想。在冠心病研究方面,侧重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干预作用。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提出冠心病的病机除了血瘀、痰浊、气滞、气阴虚或气阳虚外,还存在热邪或热毒痹阻心脉的方面,尤其表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认为热毒痹阻心脉,热壅血瘀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之一,进而在治法上,较早提出使用清热解毒法配合活血法或涤痰法或补益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思路。在高血压研究方面,认为高血压中老年人多发,肾虚是根本原因,侧重开展补肾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研究表明,补肾法在改善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优势。在脑血管病研究方面,根据中医“官-窍”的理论,研究证实活血开窍药经鼻腔给药可以透血-脑屏障,脑匀浆可获得比血清更高的药浓度。开展活血开窍法经鼻腔给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取得较好的疗效,研究属国内领先。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和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和食道调搏技术,并且在医院率先运用超声引导心包穿刺和置管引流技术。2001年开始开展心脏介入技术,率先在全国三甲中医院开展了冠心病介入技术、安装单腔或双腔永久性起搏器技术工作。 m*iSW]&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教育部远程网络教学子课题1项,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对外教材《中医内科学》副主编。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篇,出版论著10本,其中副主编4本,编委1本,参编4本。 CXz9bhn<4  
1995年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优秀中医病案作者"。1995年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教学观摩第一名。1997年被医院遴选为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1998年参加第一临床医学院课堂教学比赛荣获第二名。1998年响应广东省委号召赴湖北长江流域抗洪救灾,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抗洪抢险,救灾防病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1999年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十大杰出青年教职工”。2000年被大学评为“学科建设先进个人”。 2002年8月被医院确定为“中医优秀临床人才”。2006年被广东省中医局遴选为“广东省名医”培养对象。2006年被医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被大学评为“十五”期间“学科建设先进个人”。“邪毒内侵致冠心病的机制及清热解毒法的干预研究”获2006年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1/ j >|  
近年来,先后多次到英国、德国、瑞典、新加坡、日本、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 %qeNC\6N  
邝卫红主任中医师 o2$A2L9P  
邝卫红,男,1967年8月出生于湖南临武。1985年考入湖南中医学院, 1992年起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工作至今。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OKau3T]  
临床工作上,长期师从全国名老中医许鑫梅教授,充分体贴、关心病人,运用中医方法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疗效显著,尤其注重病人的生活、饮食调养,重视西医诊断、治疗方法的学习、运用,曾国内著名医院脱产进修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Y^d#8^cP  
科研工作上,主攻方向为中医药对肝纤维化治疗和胃黏膜损伤防治的机理研究,刻苦钻研,不断探索,作为主要合作者参加国家973项目1项,主持、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主篇学术著作1本,参篇教材2本、专著5本。获得中国中医药学会科普著作二等奖1项。 ' i 5}`\  
指导、协助指导研究生10余人,在培养过程中,除了注意不断提高学生业务水平以外,更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认真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一切为解除病人疾苦的崇高精神。 bcu Uej:  
刘小虹教授 Syl9j]  
刘小虹,女,山东省荣城籍,1962年10月出生,教授,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学呼吸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人事处处长,兼任全国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学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ABp8PD  
1985年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一直在第一临床医学院从事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1989年在广州呼吸病研究所进修学习一年,长期致力于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工作和实验研究,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和支气管哮喘诊治和研究中取得一定成绩。 !h}Vz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三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四项、 厅局级科研课题四项,发表了学术论文20多篇,参加了《心功能不全与心律失常中西医诊疗与调养》、《疑难病证治验精华》、《实用中医临床基本技能》、《简明中医临床诊疗常规》、《中医内科五脏病学》、《老年突发病急救学》、《常见病自我诊查与调养指南》等书籍的编写工作,先后培养了10名硕士研究生。 D8E^[w!  
曾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课堂教学观摩评估第一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讲课比赛中第一名、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师讲课竞赛”第二名、广州中医药大学“新南方教学奖-优秀教师奖”,以及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十大标兵”、“十大杰出青年教职工”、“先进女职工”、“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Qr=DIsW  
刘凤斌主任中医师 uhaHY`w  
刘凤斌,男,汉族,籍贯河南,1963年出生,博士,博士后,主任中医师,中医消化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内科(消化科)主任,中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秘书;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广东省中医学会疑难杂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研究》项目组特邀“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生存质量研究会员。 Ywt9^M|z;  
1995年以来,主要致力于量表测评方法在脾胃消化病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消化病的临床研究。多年来工作在临床教学第一线,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消化疑难重病的临床研究。如重症胰腺炎、重症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溃疡性结肠炎、重症肌无力等。同时,开展了生存质量测评方法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并对中医特色量表的研制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参与组织和举办了全国第一、第二、第三届生存质量研究学术交流会暨第11届国际生存质量研究香港年会和第一届亚洲华人生存质量学术交流会。先后主持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评价研究”、973项目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子课题“脾肾相关理论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PRO量表和脾胃系模块的研究”、“中华生存质量量表和脾胃病模块的研制”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近10项。完成了国外合作课题“ R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hinese Quality of life Scale(ChQoL)for Chinese Medicine” 1项。参与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10余项。受科技部“十五”攻关《中医临床评价标准研究》课题组委托,参与编写并完成了“医药领域量表研制和应用的指南”在国内推广使用。2006年在世界中医药大会上做了“中医肝病PRO量表研制”的学术报告。参与研制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中国版》由国家标准局批准作为卫生部部颁行业推荐标准在全国使用。在全国率先完成了“中华生存质量量表”、“中医健康状况量表”、“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中医肝病PRO量表”、“重症肌无力的PRO量表”等量表的研制工作。参与编写的《生存质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一书,获得国家统计局第五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主带硕士研究生16名,已经毕业8名。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参与编写了《中医内科五脏病学》、《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等专著7部。 ?kV_!2U)'K  
汤水福教授 ,+v(?5[6  
汤水福,男,福建人,1962年4月出生。临床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肾病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大内科副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广东省中医肾病重点专科负责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市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和广州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等职务,在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肾内科、肾移植领域有一定的影响。 x@O )QaBN!  
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在肾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尤其对慢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狼疮性肾炎、慢性尿路感染、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肾移植术后等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显著。对于内伤杂病,也有独到的见解和较好的临床疗效。在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如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作用以及作用机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主持或参加国家“十五”攻关、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等课题,科研工作经验丰富。 lF46W  
2000年率先在全国中医系统成功开展肾脏移植技术,取得明显效果。近年来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显著提高了肾移植术后人/肾生存率。首次提出慢性排斥反应的中医病机主要为“湿热浊瘀”,并创立“清热活血泻浊法”的治疗方法。同时,应用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改善环孢素A的毒副作用。熟练掌握肾脏病治疗现代技术如肾脏移植技术、血液透析技术、腹膜透析技术、动静脉内瘘术等,并能正确处理疑难复杂的技术问题,效果明显。 [z7]@v6b  
主持、参加各级科研课题30项,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40篇,主编、参编专著6部。招收硕士研究生16名,协助培养博士生12名。 z,dF Dl$  
杨洪涌教授 -R];tpddR5  
杨洪涌,男,广东梅州籍,1962年6月生,医学博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兼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和瘀血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活血祛瘀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广东省高等院校“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广东省中医名医培养对象。主要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血液、消化系统疾病等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先后承担课题20余项,曾主持部省级课题“清毒饮和养正片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活血祛瘀法诱导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理”等2项;参与国家七五攻关课题1项,部省级课题10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9本。指导硕士生9人,协助指导博士生20人、硕士生18人。目前主持在研课题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蒿琥酯对人原代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最佳作用靶点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蒿琥酯对人原代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珠三角汉族人群遗传性易栓症致病基因及活血化瘀干预作用靶点”等;并作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围化疗期中医干预治疗方案临床应用研究”分课题负责人。擅长治疗各种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过敏性紫癜、G6PD缺乏症、血栓性疾病、各种出血性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曾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和二等奖。来诊病人遍及省内外、港澳台、东南亚、美加等地。 x+%> 2qgj"  
左俊岭教授 !P=L0A`  
左俊岭,男,籍贯河南,1963年1月15日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学硕士,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学急症专业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会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学术方面,强调中西综合,注重发挥中医优势,重视临证能力之培养。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急危重症的医教研工作,擅长治疗心脑血管急症、肝病等急危疑难重症,在中风病证的急性期中西医综合处理与评价方法研究及各型肝衰的中西快速综合处理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研究经验。负责中医急症学教学工作,承担大学各系急症教学任务。科研方面现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寒温并用中药复方防治流感的系统监控性临床与实验研究》,国拨经费400万元,省科技厅攻关项目课题1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西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局级课题2项(肝病及心血管),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及其它项目8项;国家中医管理局非典专项课题2004年通过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32篇,主编《临床医技操作掌中宝》(广东科技出版社)及《中西结合急诊症治》(人卫版),为《内科急症中西医汇通》副主编,参编论著6部;2003年SARS期间,作为广东省非典攻关专家组中医成员,坚持中西结合、辨病辨证、快速高效的治疗策略,创订以中医药清解法为主的SARS中西综合治疗方案,取效优良,70例全部治愈且无院内感染及后遗症发生,获广泛好评,并应邀到香港及台湾行境外推广,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特殊贡献奖及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之全国卫生系统抗非典先进个人称号。 \f Kn} ]kG  
黄可儿研究员 ei1;@k/  
黄可儿,女,广东省惠来县人,1962年9月出生,医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科科长,中西医结合专业(内科)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88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研究检查专家。 b"td]H3h  
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两方面:一、中药药理研究及新药开发研究。1988年毕业后一直从事中药药理学研究,对中药的临床前研究,能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指导中药药理研究的设计,掌握技术规范;掌握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进行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方案的设计并监督临床研究的实施。二、运用脾胃学说及调理脾胃方药诊治消化内科疾病。在消化内科的临床实践中,能够熟练运用脾胃学说及调理脾胃方药的药理、药性理论,较好地诊治消化内科疾病、尤其是胃肠运动功能紊乱。在调理脾胃中药的药理研究、临床研究及临床运用方面形成了系统的认识,并有效运用于实践,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1!.g"0  
长期以来参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二十多项各级课题的研究,发表科研论文3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16多篇;出版著作《衰老与保健》、《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大典》;1997年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炎痛宁喷雾剂治疗软组织损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排名第三),获得中药Ⅲ类新药临床研究批文一项;2006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环节和机理研究”,排名第七)。获得国家专利一项“一种治疗褥疮、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复方中药复合物”,排名第三(授权公告号:CN 1276763C)。 !,b&e  
目前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 MZX@Gi<S[  
朱敏教授 C~.\2D`zy  
    朱敏,男,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内科危重急症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参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性中风等临床科研工作,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经验,参加《中医急诊学》、《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手册》的编著(副主编)。现任广东省中医急诊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急诊学会副主任委员。 {H9g&pfv  
陈瑞芳主任中医师 xi ,fm  
     陈瑞芳,女,广东潮州人,1963年1月出生,内科主任中医师,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一直从事内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擅长于中医消化内科的临床研究。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保健科主任,任广东省医学会体检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中医养生与中医健康教育工作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在中医内科教学上获教学成果奖3项,主持省级以上课题2项,在各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5BLBcw\;  
洪永敦教授 2p 7;v7)y  
洪永敦,男,广东阳江人,1964年10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一内科副主任(主持全面工作)兼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心血管专业硕士生导师。 f` -vnh^+  
学术特长是中西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积极开展新的诊疗技术(包括引进和开展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和心脏起搏技术等治疗心血管病),主攻方向是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等防治。能以严谨、认真和科学的态度从事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主持和主要参与省部厅级课题21项,获得 “心脑血管病痰证宏观辨证诊断标准的研究”、“邪毒内侵致冠心病的机制及清热解毒法的干预研究”2项科研成果。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3篇、主编参编论著6部。从2001年起已协助指导硕士生15名及搏士生10名,指导硕士生7名。参加国际、国内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议数次。 e iH&<AH  
李南夷副教授 2t?>0)*m  
李南夷,男性,出生于1958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心病委员会常委。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医疗工作,主要研究冠心病、心力衰竭中医药防治方法与机理。先后主持“急性心肌梗塞阴虚病机研究”、“中医内科学肝胆病证CAI课件的研制”、“养心方对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内钙调控蛋白的影响”等科研课题,其中“中医内科学肝胆病证”课件荣获全国中医药系统网络课程与课件成果一等奖、广东省教育厅课件成果二等奖。主编《中医内科学应试必读》、《常见病自我诊查与调养指南》等医书五部,发表论文20余篇。 9]G~i`QQ  
傅志慧副教授 vGJw/ij'X  
    傅志慧,女,河南汝南人,1956年9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副教授、第一附属医院内一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内科学硕士生导师。从事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多年,中医理论造诣较深,并能熟练掌握西医神经系统的定位诊断及辅助诊断方法,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急性脑血管病、血管神经性头痛、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等脑病。 vt(}8C+  
    近年为本科班、七年制硕士班、二学位班主讲《中医内科学》,有丰富的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经验,开展多项教学方法改革,并能熟练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主持和参与多项省教育厅、教育部的科研课题,其中《中医内科学》多媒体教学设计试验获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医内科学》肝胆病证CAI课件开发获广东省高校优秀 CAI课件二等奖;《中医内科学》系列电视教材获广东省高校优秀专题系列电视教材三等奖。并在国内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副主编出版专著4本。由于临床经验丰富,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效果良好,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优秀临床带教老师”。 XS&;8 PO  
胡质毅副教授 9 MQwc  
胡质毅,男,重庆人,1965年出生。历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助教、讲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科研处副处长兼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现任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副教授,主要社会兼职为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青年学组执行委员。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建华、劳绍贤教授)均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考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理学博士,导师王珣章教授;同期,通过国家统考,开始攻读临床医学博士。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主要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脾胃(消化内科)的研究,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部级二等)1项,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参与的《21世纪初高等医学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有关成果成为由国家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发文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策的重要参考,是广东省优秀青年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及出版论著情况:IBS、MG、Graves’病脾虚患者体表结肠生物电观察 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1996;1(3):197—200。 Effects lf herbal medicines on colonic fluid propulsion of rats (in vitro)  Abstract#42-0079,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May, 1993。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组方用药规律浅探 新中医 1998;30(S1):64-65。中风病急性期合并胃肠道出血的中医辨治 中国中医急症  1999;8(4):152—153。我国中医本科专业教育现状的初步研究 西北医学教育 1998;16(4):193-195,203。电子计算机辅助教材管理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运用 中医教育 1998;17(2):20-21。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科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中医教育 1998;17(1):3-4,16。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大典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年5月 ISBN 7-5381-3621-5 R.738 编委。《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协编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11月ISBN 7-117-03047-X/R.3048 编委。《中医内科学习题集》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9年6月 ISBN 7-81010-439-X/R×419 副主编。 中国医学教育研究进展(第二卷) 学苑出版社 1999年7月 ISBN 7-80060-481-0 副主编。中国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指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年4月 ISBN 7-80089-226-3 编委。 /9D mK%d  
熊文生主任中医师 e&[~}f?  
熊文生,男,湖南省武冈市人,1962年6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中医师,脾胃消化及神经肌病专业硕士生导师。提出脾病痰浊内停,是脾胃消化及肌病发病的关键,在治疗上推崇调理肝脾,化痰降浊。获厅局级科技进步奖二项。发表了“高脂血症重在理脾化痰”、“健脾疏肝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壮肌健力方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30例疗效观察”等学术论文19篇;主编或参编《临床中药学》、《一病一成药》、《中医内科五脏病学》、《常见消化病自我诊疗》等著作10部。 )N3/;U;  
孙志佳教授     r t)[}+ox  
孙志佳,男,1965年6月出生于湖北。临床医学博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医内科学呼吸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特长:主要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呼吸病诊治工作,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的诊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主讲《中医内科学》课程。先后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等各级科研课题,在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论著20余篇(部)。在所属专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哮喘联盟副组长等多项学术团体职务。从2003年开绐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至今已招收学生14人。 sUxE m}z  
罗月中教授 td$RDtW[3  
罗月中,女,广东省东莞市人,1959年出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毕业。硕士生导师。从事医药临床、教学、研究24年。培养硕士生7人,已毕业2人。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临床,长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致力于中西医治疗小球疾病研究。在教学,为人师表多次被评为临床优秀带教老师。在科研,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12项;共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2部。积极参与医学事业发展工作,为中国老年学学会医药保健康复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yX2lR  
杨小红主任中医师 [(8s\>T  
杨小红,女,籍贯广东潮州市,出生于1963年3月,主任中医师,教授;中医内科内分泌、肾病专业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学位,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 $kR%G{j 4  
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近三十篇;主编中医养生和美容书籍一部;主持的课题《反药配伍治疗肝硬化腹水(鼓胀病)的临床研究》和《火把花根片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临床研究》分别获得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科技厅的经费资助,主要参加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多项。其中,本人主持的课题《反药配伍治疗肝硬化腹水(鼓胀病)的临床研究》获2005年度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参加的教学课题《中医内科学肝胆病症多媒体CAI软件的研制与开发》课题获全国中医药教育技术研究会2000年优秀课件一等奖,《中医内科学系列电视教材》获省高教厅三等奖。在临床工作上,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业务上追求精益求精,掌握本学科研究动态和进展,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尤擅长治疗糖尿病,甲亢,肾病等内科疾病,与国内同行常有学术交流。每年招收硕士生1-2人。 0R]'HA>  
李思宁副主任医师 [{`&a#Q  
李思宁,男,1967年4月生,广东兴宁人。1990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现任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务科副科长、硕士生导师,全军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命题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专家。 jzi^ OI7  
工作以来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多年,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医内科及急症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2003年师从陈镜合教授以来,三年来一直坚持随师临床,逐渐掌握了陈教授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并应用于临床,2006年顺利通过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考核,目前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等有较深造诣,善于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解决本专业疑难问题,临床疗效显著。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老年病学。 [z;}^3b  
近年完成了“开心胶囊Ⅱ号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200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创新基金)的工作,目前主持广东省科技厅及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各一项(开心片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调节作用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目前进展顺利;作为主要参加者(排名第二)参加的“急症的中医治疗”(2007.6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及CAI课件中标项目),目前已完成剧本编写;作为第二负责人参与了“乌梅丸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动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2005.8广东省中医药局)的研究工作,现已准备结题,另外参与两项研究工作,撰写学术论文19篇(第一作者7篇),编写多本专著,如《内科急症中西医汇通》(副主编),《中西医结合急症诊治》(分科主编),主编《中医内科学网络课程》(光碟)于2004年由高教出版社出版,《中西医急症内科学》(编委)。多年来主讲医疗一系、针灸系、管理班、七年制及成教各班的《中医内科学》和《中医急症学》课程,并在临床中带教实习生、进修生及研究生,作为协助导师指导研究生2人,2007年正式成为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m*7RC4"J  
刘建博副主任医师 A~0yMww:$  
刘建博,男,河南兰考县人,1965年9月出生,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等呼吸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精通呼吸机、纤维支气管镜、肺功能检查等现代诊疗技术,主要从事呼吸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近年共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主要参加了2005年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2项(第2、4名),与江西中医学院合作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排名第3名),此外尚参加了省部级课题2项(2,6名),厅局级课题2项(2,2名)。近年共发表文章20余篇。招收研究生4名。现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常务委员。 qI74a F  
李荣副主任医师: x @9rc,by  
李荣,男,四川资阳市人,生于1970年1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特长:心脑血管疾病、心脏介入治疗及心律失常。 fL'Ci;.;+  
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学习心导管技术(冠脉造影+PTCA+STENT术,射频消融及心脏电生理起搏等技术)。1997年参加“广东省农建”工作,并被省委评为“先进工作者”。2001年被评为“南粤优秀研究生”,并荣获“曾宪梓奖学金一等奖”。2003年因抗击“非典”荣立广东省抗非“三等功”和荣获广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称号。2003年6.3-4代表医院在北京参加卫生部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10+3)国家非典型肺炎高级研讨会”,在会上把中医药治疗SARS的成功经验对外进行了广泛交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邪毒内侵致冠心病的机制及清热解毒法的干预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临床教学观摩比赛中,曾获得“二等奖”;在课堂教学观摩比赛中,曾获得“三等奖”。 "18cD5-#  
从事中医内科学医、教、研工作以及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防治研究10多年。根据中医 “邪在心,则病心痛”理论,开展外邪内侵致冠心病的机制及清热活血法的干预研究。根据中医 “内病外治”理论,结合纳米技术,开展活血开窍法经鼻腔给药途径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研究。根据中医“心痛甚,速觅延胡索”理论,开展中药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正在或准备开展中药动员骨髓干细胞重建心脏起搏功能的研究,清热活血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研究。开展冠心病介入技术和射频消融工作,主持食道心房调搏、心脏临时起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等技术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课题11项,作为副主编或编委编写专著4部,发表论文20余篇。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10余人。 RR/?"d?&  
刘安平主任医师 v`7~#Avhz  
刘安平,男,湖北天门人,1961年11月26日出生,内科专业主任医师,血液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内科专业血液学方向研究生导师,全国瘀血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疑难病专业委员委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青年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委。从大学毕业迄今,主要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深的理论造诣,对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上消化道出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血栓性疾病以及肝炎、胃肠道疾病等内科杂病有较好疗效。 ~ `{{Z&  
科研方面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科委、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等级别的科研课题。有关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科委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等级别的科研成果奖。是《南方都市报》行家专版、《广东科技报》、《家庭医生》等国内著名报刊与网站的专栏作家。主要科研论文有:919糖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紫癜灵治疗慢性ITP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医药在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危机与对策——中医教育改革方略,中医、传统及其他,从概念疏理到理论重建,心肺脑复苏新进展,中医药理论的现代语言转型——中医药学术语言的规范化探讨,社会发展与儿童心理问题,几首常用清热方的药物及功效比较,中国医学之生命观,以及邓铁涛教授的学术精神与文化渊源等。参与编写的著作主要包括《中西医结合急症治疗手册》、《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治疗学》、《中医五脏病学》、《慢性肠炎的调养》。 _a`/{M|  
胡莉文副主任医师: W ,]Ua]  
胡莉文,女,湖北武汉人,1970年1月出生。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一院七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07级在读医学博士。2003年做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继承人,师从丘和明教授,于2006年满师结业。2007年开始攻读中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内科血证及脾胃专业。 dd6l+z  
1993年毕业后一直在临床工作,在本院工作十年余,从事医学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诊治内科常见、多发病。对疑难杂症,尤其血液病专科疾病有着较深的认识和体会。对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疑难病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辨病辨证联合施治,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ka_R|x G\  
目前发表省级以上文章五篇,主持课题两项,分别为校级及广东省科技厅课题,并为其它省中管局等课题主要成员,参与编写3篇论著。 dg0WH_#  
张丹副主任医师 H~ >\HV*  
张丹,女性,籍贯上海。1964年8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中心(ICU)副主任。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危重病专业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第一线工作十余年,先后在南方医院、中山医一院、广州军区总医院等医院ICU参加培训或进修,在危重病急救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主持或参与省部级或厅局级、校级有关危重病并应激性胃肠出血、心肺脑复苏、多脏器功能障碍临床或实验方面科研课题五项,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并编写《内科急症中西医汇通》(副主编)、《中西医结合内科危重急症诊疗手册》(参编)等专著。指导临床型硕士研究生三名。 }C=+Tn  
翁书和教授 Q;m8 drU  
翁书和,男,海南万宁人,1960年10月出生,教授。1982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心血管临床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广东省超声医学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心血管病中医治疗中心副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重症监护治疗中心(ICU)主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和危重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先后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和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专长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危重急病的诊断与治疗和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及心导管介入技术等。1991年获卫生部“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获“广州市百名教育新秀”称号;1982~1998年参加中美合作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卒中和肺功能的联合研究,并主持部分项目。参加过国家“七五”、“八五”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的攻关项目研究;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参加编写《实用心脏起搏与电复律》、《心脏瓣膜疾病诊断与治疗学》和《中西医急症诊治》等著作;获1992年度广东省医学卫生科技进步奖和1994年广东省重大科研成果奖各1项。1998年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急症和危重病学的医疗及科研工作。 FiXE0ZI$0q  
罗小星研究员 vr kj4J f  
罗小星,男, 汉族,广东省广州市人,1958年出生,日本国独协医科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研究员,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广东省博士后联谊会理事,日本麻醉学会正会员、日本临床生理学会会员、Member of Shock Society (USA)。 <]`|HJoy  
198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专业,1990年留学日本,师从曾担任日本麻醉学会理事、日本休克学会会长,国际上著名的休克专家绪方博丸教授,从事休克的基础和临床的研究,获得了日中医学交流项目资助,1996年3月获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99年6月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ICU工作至今。长期工作于临床科研一线,具备成熟的临床经验,善于解决临床疑难病证,专攻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心肺脑复苏等临床和基础研究。   K)n058PO  
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等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多项,其中《开郁活血法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机理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机制及中药开心胶囊的前期开发研究》与《中医急症系列研究》均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英文论文7篇,日文论文24篇,均在《SHOCK》、《Circulatory Shock》、《Resuscitation》、《日本临床生理学会杂志》、《日本炎症学会杂志》、《麻醉》(日本麻醉学会杂志)等日本、美国的学术杂志上发表,部分为《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 收录期刊。参加编写专著6部,发表科普文章5篇。已指导培养研究生多名。 k&u5`F  
张伟主任医师 k$7Kz"  
张伟,男,甘肃民勤人,1964年12月22日出生。1989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学位。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呼吸科副主任,内科呼吸专业硕士生导师。学术特长: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同时对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也有一定研究。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现已招收三年制研究生4名,七年制研究生3名,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者2人。积极促进学术交流,现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并成功组织了全国性学习班三届。 Mt~2&$>  
吴宣富教授 `'bu8JK  
吴宣富,男,安徽池州,1960年3月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杂志》特邀编译。 TH CvcU?X  
1983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1991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被评为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1995年和1998年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2000年获全军医疗成果三等奖一项。分别参加了全国“九五”“十五”关于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攻关课题的研究。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参加省级以上课题3项。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参加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主要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神经系统疾病。 W E /1h  
杨晓军副教授 sbhUW>%.  
杨晓军,男,副教授,硕士导师,内科教研室主任助理,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S[&yO-=p6  
长期从事于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及神经肌肉疾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十一五”、“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各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校级课题2项。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第五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6年度最受欢迎的任课老师以及最受欢迎带教老师称号。发表“参附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11例”、“健脾养荣片治疗气血两虚型白细胞减少症120例疗效观察”等10余篇文章在国家及省级杂志上发表,参编《诊断学基础习题集》等4本论著。 9!Fg1 h=  
脾胃消化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单位,是硕士、博士培养点,本人是二内科骨干,曾被第一临床医学院聘为本科生导师以及七年制基础导师,个人学术地位在国内处于中上水平。 @ 'J[T:e  
肖会泉副主任中医师 {k'$uW `  
肖会泉, 男,湖北省钟祥市人,出生于1963年10月, 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肝病专业硕士导师。主要运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疗法从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的诊疗科研工作。目前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两方面工作,运用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和益气活血法抗肝纤维化的研究。  近三年主持及参加课题4项,主要有:肝舒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健桥基金);丹参对贮脂细胞TGF-β信号传导的调控作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补肾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发表论文9篇,参与编写论著3部,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 A- #c1KU!  
学术特长:从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的临床及科研工作。科研成果: 2005年度“健脾活血方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二等奖,发表论文12篇,参与编写论著3部,招生研究生人数:4人 ^'b\OUty-  
刘南主任医师 j4#S/:Q<7  
刘南,男,广东陆丰人,1966年11月出生,主任医师,现任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急诊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市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中医内科学急诊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9m%+6#|  
从事医教研工作近20年,在中西医结合抢救内科急危重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心血管急症方面有较深造诣。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心血管急症的中医证型研究”,在国内心血管急症中医证型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曾先后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参与编写各种专著6部。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2项,其中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的“中医药清解法治疗SARS临床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一等奖。协助培养研究生及博士生10余名。 "1Y DT-I"  
林新峰副主任医师 og*ti!Z  
林新峰副主任中医师,男,广东省汕头市人,1965年5月出生。1988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医学,长期在急诊临床第一线工作,历任住院医生,大内科住院总, 1994年评为主治医生,2002年晋升副主任医生。2000年曾赴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危重病研究所ICU病房进修,在国内现代危重病医学奠基人王今达教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了现代危重病医学的理论与方法。 p%\&M bA  
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危重病监护室(ICU)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西结合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eFQz G+/  
主持并参加了国家、省部、厅局级科研课题10项,其中科研项目“中医药清解法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研究”(主要参加者),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成果鉴定,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一等奖。目前主持省科技厅课题一项,发表文章12篇,参编教材及其他著作5部,是中西医结合系列教材《中西医结合急症学》的副主编。 H]{`q  
杨忠奇副主任医师 Vg"vC  
杨忠奇,男,福建省政和县人,1969年8月出生,医学博士,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学术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会员。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广东省 “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校级)和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曾先后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助理、七年制学生基础导师组秘书长兼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秘书等职。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十余年,临床有较好的经验。先后主持国家和省级课题8项,主要参加各级课题16项,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发表学术论文18篇,参加8本专业著作的编写工作,协助指导研究生多名。 ,A0v 5Q<  
冯志瑀副主任中医师 )Tn(!.   
冯志瑀,女,1963年8月出生,籍贯广西。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学肾病专业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属泌尿内科专业硕士生导师。 M=5hp&=  
学术特长:从事泌尿内科专业肾小球性疾病等临床诊治及科研工作,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统感染、狼疮性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治疗及血液净化治疗有丰富的临床及理论经验。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会员。 gm: xtN  
教学、临床科研成果:主持或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国家教育部及省厅局级课题研究15项, “中医内科学系列电视录像”获省高教厅高校优秀电视教材三等奖。 O%} hNTS"  
发表论文22篇,出版论著8部。  @< 0c  
中医外科学(100507) 1w 9zl}  
中医外科学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专业 5~i}!n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外科学专业于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被批准为博士点,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校级重点学科。 3#`Sk`z<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中药防治肠粘连的临床与机理、中医中药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临床与机理、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疾病的临床与机理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临床与机理、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临床与机理、中医药治疗肛肠疾病的临床与机理等。 i)]^b{5nyB  
现任博士生导师:崔学教、郑泽棠、陈汉章教授。 9N<TJp,q  
硕士生导师:池建安、谢建兴、杨海燕、朱其杰、赵先明教授,梁沛华、丘勇超、李信平、陈铭、周少虎、邱云桥、李惠东、谢晓华、陈育忠、苏小康、程宇星、王百林、黄梅、查旭山、林少健、眭道顺、宋文英、李玉英、战晓农、马武华副教授。 Z =*h9,MY  
技术人员情况:本专业目前有教授5名,主任医师2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0名,讲师、主治医师、主管技师32名。技术人员年龄及梯队结构比较合理。 kNrd=s,-]D  
教学科研成果及诊治特色: ng[LSB*57Y  
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外科学专业是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男性学专业委员会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及蛇伤专业委员会的牵头单位。学术骨干既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又善于吸取现代医学的先进诊断、治疗技术与手段,对中西医融合贯通。在临床上,思路开阔,敢于开展外科各项领域的急症重症以及疑难疾病的诊治工作,病种齐全,教学条件优越,手段先进,是深受广大学生欢迎的教学基地。曾主编全国中医高等院校《中医外科学》第四版教材,为全国中医高等院校《中医外科学》五版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副主编,新世纪全国中医高等院校《中医外科学》教材教材的副主编,今年主编出版了《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材。 |1+ mHp  
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外科学专业的“中医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研究”曾获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复方猪胆汁酸溶解术后残留胆结石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曾获广东省高教三等奖。“通腑泻热灌肠合剂防治腹部术后肠粘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前列安栓的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研究、消瘀化石合剂对于体外冲击波引起肾功能损伤机理的保护作用研究等,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承担国家中医管理局的“前列腺增生的中医治疗临床规律”以及“腹腔手术后肠粘连的防治”,“溃疡病穿孔的非手术治疗研究”,“毒蛇咬伤的研究”,“女性乳腺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动物器官移植抗排斥中药筛选”,“皮肤真菌病的中医中药治疗”等科研课题。 rGQ([e  
博士及硕士研究生的主要课程: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局部解剖学,金匮要略,英语,医用统计学,DME ,计算机,方药药理实验,文献检索等。 U)('}u=b  
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外科学专业多年来先后招收国内外中医外科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博士研究生10多名,硕士研究生100多名,已毕业50多名。 ;,@Fz  
崔学教教授 (~#-J7  
崔学教,男,海南万宁市人,1944年11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外科学博士生导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学博士导师,国家第三批指导学术继承人的名老中医;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泌尿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主要社会兼职:现任国家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新药评审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医疗器械评审委员,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局新药评审委员,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局医疗器械评审委员,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局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委员会委员。 _J_QB]t  
崔学教教授擅长中医外科,中西医结合外科,尤其在中医男科,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方面颇有心得。其辨证综合地根据中医理论研究制成的尿石系列合剂,胆道排石合剂、通腑泻热灌肠合剂,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其成功研制的中药栓剂——前列安栓,开拓了中药治疗前列腺疾病的用药途径,提高了中药治疗前列腺疾病的疗效,已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三类新药。其主持的《通腑泻热灌肠合剂防治腹腔术后肠粘连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通过成果鉴定,并获200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主持的《前列安栓的应用推广》,获2003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L^ U.h  
崔学教导师是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外科学》(全国规划六版教材)的副主编,《中医外科学》(案例教材)主编,《中医师手册》外科部分主编,《中西医结合外科急腹症学》主编(校内自编教材)。曾先后在《中医杂志》、《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新中医》、《基层医刊》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等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先后培养了20余名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生。由于教学医疗工作成绩卓著,曾被授予“广东省高教战线先进工作者”及“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曾多次参加国内外中医外科、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术会议及多次主持省内外男科及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的学术交流会。曾应邀到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地进行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是我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男科的著名专家。尤其在前列腺疾病以及尿路结石疾病领域享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影响力。 9*[!ux7h  
郑泽棠教授、主任医师 S$GWY^5}{  
郑泽棠,男,1946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外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并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疮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疡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腹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评审委员会评委,广东省中医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委员。是中医外科学博士生导师。培养国内外研究生多名。郑泽棠导师大学毕业留校任教,30多年来长期从事中医外科教学、医疗、科研工作。擅长运用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各种外科疑难疾病,对于急腹症、泌尿系统疾病、男科疾病,瘿瘤(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疮疡、外科杂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一贯坚持认真细致,努力向上,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学术专著、教材8部,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课题3项。获省级科研成果三等奖一项。校级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病穿孔的措施及机理的论文被全文收录入中国科技发展精典文库,并获得2003年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成果二等奖。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曾公派赴马来西亚中医学院讲学。1978年曾集体(急腹症小组)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iis}=i7|  
谢建兴教授 94[8~_{fG  
谢建兴,男,教授、主任医师,1959年6月生,藉贯广东大埔,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大外科主任,中医外科学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OI^qX;#Kd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研究会西外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中西医结合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泌尿男科、中医男科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外科学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学会泌尿外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尿控学组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编委。 u$(XZ;Jg  
从事医、教、研工作20余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批优秀中青年技术骨干。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一线工作,具有扎实的外科基础及临床经验,尤其在泌尿外科、男科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是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同时认真积极参加教学工作,担任外科教研室各班种的教学工作,部分班种还担任主讲教师,其教学方法新颖,效果优秀,深受广大学生喜欢。 j3'SM#X  
承担各级课题十余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西医外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西医外科学》等国家级教材的编写(副主编)。其中主持课题《通腑合剂防治术后肠粘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应用类成果三等奖,广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新药前列安栓的开发研究与推广应用》获得了广东省科技三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CE I.*Iywu  
至今已指导硕士研究生8名。 #\3X;{  
池建安主任医师 Rw!_j!  
池建安,男,籍贯广东梅县,1952年9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第一附属医院二外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新中医》编辑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男性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主任医师、教授,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以泌尿系统结石病的治疗和预防、体外冲击破碎石、急腹症、男科疾病为专业特长。主持部级、校级教学课题各1项,参加部级、省级教学课题各1项;主持厅局级、校级科研课题各1项 ,参加省级科研课题1项、厅局级2项。参加教学课题“《中医外科学》课程电化教学实验”获广东省高等教育厅三等奖(省级);主持科研课题“消瘀化石合剂对于体外冲击波引起肾损伤机理和保护作用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发表教学论文4篇,科研论文20多篇。参编出版论著3部,教材2部。 N8{ 8 a  
梁沛华教授 )gxZ &n6  
梁沛华,男,籍贯广东省茂名市,1962年12月出生。先后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研究生七年制办公室主任,学校教务处副处长,现任学校保卫处处长,研究员,兼任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评估研究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专家组成员,中医外科学(男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9u_D@A"aC`  
1986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从事教学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男科病的医教研工作多年,治学严谨,对男科常见病如男性不育、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等有较好的疗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6篇,参加编写著作(丛书)2部,承担各级研究课题15项,获全国中医药教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曾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 ”。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 G4n-}R& '  
陈铭副主任医师 ebf/cC h  
陈铭,男,1964年9月生,藉贯广东海丰,副主任医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一外科(泌尿外科)副主任,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F||oSJrI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外科分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c&#B1NN<  
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一线工作,具有扎实的外科基础及临床经验,有较强处理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和男科学领域疑难问题的能力,尤其在治疗前列腺疾病、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男性不育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Qs{LEsLb  
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主持研科研课题多项,课题“新药前列安栓的开发研究与推广应用” 及“通腹泻热法对术后肠粘连的临床与实验室研究”均获得了广东省科技三等奖。参与全国新世纪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及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外科学》的编写。 uNvdlY]  
至今已指导硕士研究生3名。 ?T>)7Y)  
陈为副主任医师 _6\"U5*Y  
陈为,男,广东化州市人,1966年11月出生。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颅脑科副主任医师,中医骨伤科学(颅脑损伤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手术、针、药并用治疗颅脑损伤、综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骨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本人1992年开始从事颅脑损伤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中医院校中较早开展颅脑外科医疗工作,创建了独立的颅脑外科,在同类院校中处于较先进水平。主持科研课题1项,参与科研课题3项。参与编写教材2部,参与编写专著3部,发表论文18篇。现已招收本专业方向研究生3名。 *XG.?%x*|  
李信平副主任医师 3?wL)6Uj8J  
李信平,男,1961年3月生,副主任医师,现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外科工作,属中医外科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学术特长为中医外科学,现主要从事中西医泌尿外科及男科专业的医教研工作,另外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急救方面和毒蛇咬伤的伤口处理等方面的有较深造诣。 VO,F[E~_  
主要论文有《眼镜王蛇毒抗蛇毒血清治疗蛇伤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救治银环蛇咬伤103例》、《中西医结合救治泰国眼镜蛇伤48例报告》、《清解蛇毒汤治疗五步蛇毒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兔模型的实验研究》、《通列舒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瘀热阻络型)症状评分影响的临床研究》、《中医专业七年制外科教学临床教学体会》、《“包皮除去环”行包皮环扎术临床体会》、论著有:主编《不孕不育中医疗法》、《生殖系统炎症中医疗法》(副主编),《中医外科学应试练习》(副主编)、参编《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丛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毒蛇咬伤》一章。   R9~c: A4G  
科研课题:2000年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清热凉血活血法对五步蛇毒致DIC的促凝作用》;2000年全国高等学校教学会《中医外科学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1999年广州市科委《SD-I型蛇伤诊断仪的研制与应用研究》。 'RIx}vPf  
在国内的学术地位:李信平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男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蛇伤急救学组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蛇伤急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他主要从事泌尿外科及男科疾病的临床治疗及科研工作。另外,蛇伤急救学组是一个全国性、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的蛇伤急救医疗学术组织,负责组织全国性的蛇伤急救医疗知识的普及的推广工作,并参与开展和协调全国性的蛇伤急救工作的科研工作、学术会议,他现在这个学术团体里有较重要的学术地位。每年参与国内、省内的有关蛇伤急救学术交流会议。已招收硕士研究生4名,毕业1名、在读3名。 fRcy$  
丘勇超副教授 di~ [Ivw  
丘勇超、男、藉贯广州、1958年4月生、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外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AZbFj-^4  
中国中西医结合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男科专家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男性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日本国横滨市立大学客座研究员、亚洲男科学会会员、日本性机能学会会员、中国性学会会员、《中国男科学杂志》编委、《医疗保健器具》杂志编委 等。 %07vH&<C.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尤其是对男科学领域中的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碍等有独特的见解。率先在全国中医系统中建立男性不育实验室,按WHO标准建立男性不育诊疗规范。 B[7Fq[.mh  
主持卫生部和国家中管局以及省中管局科研课题各1项,参与各级科研课题6项。主编论著3部、副主编2部、参编7部。在国内外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32篇。 FOSC#W9E  
至今指导硕士研究生6名。 g_(O7  
招生2名。 Y]"lcr}  
邱云桥副主任医师 tAS[T9B  
邱云桥,男,博士、副主任医师,1964年9月出生,籍贯江西临川。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医外科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泌尿外科和男科。 VO7&<Y}{x  
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具有扎实的外科基础及临床经验。尤其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男科方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尿石症、排尿功能异常性疾病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1-z'TV=  
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1项,主要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3项,参与各级科研课题等7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论著4部。 S2~im?^21  
宋文英副主任医师 A XPdgo6  
宋文英,女,39岁,广州人,出生于1968年3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中医皮肤性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疗专业毕业,2004年7月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皮肤与性病学专业临床硕士学位。1992年7月毕业后一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从事皮肤病与性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曾到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修学习,对皮肤美容、色素性皮肤病,特别是白癜风的诊治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有较深入的认识。在科研工作中,能够掌握医学科学前沿信息,治学严谨,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在专业领域,不断总结学习成果,多年以来在各级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 X[1w(dU[  
苏小康副教授 A7GWU{i  
苏小康,男,1969年7月生,中共党员,肝胆外科、肿瘤外科博士后,副教授,硕士导师,教育部千百十人才培养对象,中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医生。 E* #5OT  
香港玛丽医院临床访问学者,专门从事活体肝移植的研究。 :gx]zxK  
有扎实的外科学和肿瘤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临床经验,善于处理肝胆外科、肿瘤外科复杂疑难病例,完成巨大胰头癌联合肝脏、高位胆管、胰头切除;巨大肝癌右三叶切除、中晚期胃癌联合全胃、胰腺体尾、脾脏、十二指肠切除;中晚期胃癌联合全胃、胰体尾、脾脏、十二指肠切除。 i [2bz+Z?  
主持、参加科研课题十余项,总经费42万元,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协作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名,独立全英语留学生讲授普通外科、肿瘤外科学。 BBRZlx  
眭道顺副主任医师 #UqE %g`J  
眭道顺,男,湖南宁远人,1967年10月出生,1991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受聘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主任医师,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男性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外科(皮肤病性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_<O _  
从事中医外科学皮肤性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2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及性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在病毒性性病(如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擅长治疗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皮肤病及性病的多种疑难杂症。曾先后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10人、博士研究生2人,其中多人已顺利完成学业;先后主持和参与了一系列有关病毒性性病、脱发、银屑病等方面的科研课题7项,编写出版论著1部,发表专业论文近20篇。曾多次参加中华医学会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及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术会议,并进行学术交流。 )C0 y<:</  
王百林副主任医师 [}?E,1Q3  
王百林,男,山东省微山县人,1966年2月生,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西医结合肝胆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客座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外科临床医学博士毕业。 Lz`_&&6  
现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学分会 常委兼秘书,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中华现代外科杂志》 编委。第四批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 -=g)3_  
1988年毕业于山东济宁医学院,医疗系。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二十年,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外科技术,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外科疾病及甲状腺、腹部外科微创技术。尤其是在肝胆外科高难度手术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腔镜下甲状腺外科疾病、结直肿瘤的外科微创技术方面,曾多次填补我院该普通外科领域的空白。 tjcG^m} _  
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脏肿瘤、肝移植术后免疫紊乱调节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近四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1篇;主编、参编和译著共3部;现主持省部级、厅局级课题6项,参与5项。 X;yThb` iI  
谢晓华副教授 dwUs[v   
谢晓华,男,广东省五华县人,1962年8月生,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医外科与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2[! 7CXH  
学术特长:中医外科慢性病与急性病辨证论治、外科急重症(急腹症、创伤重症、外科重大手术并发症)中西医结合救治。研究方向:外科脓毒症与“走黄内陷”、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与“五善七恶”的病理机制。课题背景:外科感染、创伤、急腹症及重大手术后常并发脓毒症及其相关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属于中医外科学“走黄”、“内陷”、“七恶”范畴,是危重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进一步提高外科急重症救治成功及重大手术成功率的一大障碍,而成为当今医学界面临的重大难题。中西医结合使我国在本病症诊治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 Q6%Pp_$k  
主持及参加部省和厅局课题6项,广州中医药大学课题1项,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获省和校级科研成果3项。已招收研究生4人。在广东省及中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任院内救治专家委员,并进行学术交流和专家咨询。 _5v]69C#  
杨海燕教授 Jr,**,wA  
杨海燕教授,女,1958年8月出生,山东烟台人,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外科主任,属中医外科学硕士导师,已招收主导硕士研究生7名,协导研究生5名。学术特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乳房疾病。 C9nCSbGMY{  
中医药在乳腺良性疾病及乳腺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上有其独特的疗效,为本专科的深入研究及发展提供了平台。从2002年建立专科病房以来,杨教授领导专科开展了保乳术、微创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整形术等新技术。并与全国大的中西医院校及学术团体保持学术交流,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及诊疗水平。并积极投身临床科研,探索中医理论及中药对乳房疾病的影响,已公开发表专业相关论文 31 篇,参与书写论著4部,主持并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共16项。 !+3nlG4cw  
周少虎副主任医师 6@ =ipPCR  
周少虎,男,1962年3月出生,籍贯广东汕头市,副主任医师,外科学泌尿男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外科一党支部书记。198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1988年创办主持华南地区首家“沪穗男性康复治疗中心”。是本地区最早专门从事泌尿男科的专家之一,多次出国交流,有相当的知名度。 5DVSaI$ =  
在泌尿男科学的中西医结合科研教学和临床有较深造诣。首创中药栓剂直肠用药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本地区率先开展阴茎短小矫形手术;倡导“男科病从瘀论治”学说。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主持不育症科研课题一项,参与二项。参编专著三本。任《性医学》副主编、《中国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编写组成员;中华中医男科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性学会理事;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招生1~2名。 zB#.EW  
朱其杰主任医师 2%~+c|TH.)  
朱其杰,男,53年6月出生。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命题委员会委员、省和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主任医师,中医外科学皮肤性病专业导师。学术特长: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临床、教学及科研数十年;对疑难皮肤病,如色素性皮肤病、脱发、银屑病、红斑狼疮等颇有见解。发表论文数十篇,如:中药外洗法在临床的使用、皮肤科临床带教模式、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型脱发等。 wRe2sjM  
论著如:《中西医结合临床皮肤性病学》。科研项目为白癜风和脱发研究等。指导硕士生13名,协助指导博士生4名。在病人和同行中较有知名度,拥有大量病人。多次在境外作专题讲座及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 Ca#T?HL  
查旭山副教授 &*o{-kw  
查旭山,男,38岁,甘肃武威人,出生于1969年11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副教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5年西安医科大学皮肤与性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2002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一直从事皮肤病与性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并先后到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广州军区总医院整形美容中心等单位进修学习,对皮肤美容、银屑病的诊治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有教深入的认识。在科研工作中,能够掌握医学科学前沿信息,治学严谨,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了10多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项,每项科研工作中均能按时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在专业领域,不断总结学习成果,98年以来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专著2部,参与专著编写2部。 XOPiwrg%p  
黄梅副主任医师 NnO%D^P]  
黄梅,女,生于1971年12月。云南省楚雄市人。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医外科学乳房疾病导师。 u~1 ,88&U  
业务上,在发挥传统医学治疗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国内外最新的诊疗技术,熟练掌握乳腺的各种手术术式,并开展了乳腺癌保乳根治,乳腺前哨淋巴结活检,乳腺癌一期再造,乳腺麦默通微创诊疗等新技术,对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有一定的心得。科研方面,先后在国家及省级杂志上发表10余篇论文,其中第一作者有6篇。主持省中管局课题一项,在四项省局级课题中排名前三,参与一项部级课题及三项校局级课题。目前科研方向主要是中医治疗对于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影响,中医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及中医治疗对于三苯氧胺耐药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N  Z  
林少健副主任医师 L [X "N  
林少健,副主任医师,女,广东省清远市人,1964年11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外科教研室教师,是我校中医外科(皮肤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u'Z^|IVfo  
林少健从事中医外科的教学、临床、科研工作多年,长期致力于皮肤科疾病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性病、结缔组织病、损美性皮肤病等有一定的研究。先后参加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研究。在省级杂志发表医学论文多篇。 88A,ll%  
   林少健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委员,曾参加第一届、第二届国际传统医学美容学术大会,进行学术交流。 {6HgKI  
李玉英副主任医师 Fz@U\\94z  
李玉英,女,籍贯佛山,1964年5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副主任医师,中医外科学肛肠专业导师。 } v3w-  
擅长于肛肠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的临床与研究。重点为中医药疗法在大肠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主持并参与卫生部、国家及省中管局等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参与课题《试验课程-中医外科学》获学校三等奖。发表论文10余篇。经常参加国内外组织的肛门直肠疾病的学术交流活动。 o:lMRP~  
战晓农副主任医师 2:&QBwr+;  
战晓农、女、辽宁省盖州市人、出生于1958年3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门诊部主任、肛肠科副主任医师。对肛门直肠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有较深的体会及造诣。近几年在国内重要刊物发表的论文有《痔术后肛门狭窄原因分析》、《消炎止痛栓治疗肛肠疾病467例临床观察》、《针灸治疗肛裂临床进展》《痔疮发病相关因素的探讨》等。曾担任外国留学生(外科研究生)助理导师。招收临床型研究生一名。 6MelN^\[7  
从事肛门直肠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二十余年,有较强的临床技能与理论造诣。曾自主研制外用药物消炎止痛栓治疗肛肠病炎症取得满意疗效。该方具有活血、止血、消炎、止痛、收敛等多重疗效,对痔疮、肛裂、肛窦炎、肛周脓肿、肛瘘、直肠炎、直肠息肉、肿瘤等多种疾病引起的炎症均有明显疗效,效果优于化痔栓和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受到患者欢迎。曾以此为基础申报省中管局课题,将其改良后的灌肠剂与挤入剂,经临床试用于肛管炎和直肠炎、结肠炎等,起效快且复发率低。以上研究成果曾在全国中西医学会上进行专题介绍,受到同行关注。 T&]IPOH9  
肛肠病的炎症反应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也是其临床就诊的主要原因。研究与开发有效药物十分必要。我拟从以下两方面深化该项研究:一、研究其剂型与适应证,力争将其开发为简便、有效、价廉的肛肠疾病外用消炎新药;二、从炎症介质的释放等角度加强其消炎作用的机理研究。使其在中药外用消炎领域的研究上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E&> 2=$~  
除临床工作外,本人还长期担任各级学生的临床带教、课堂教学与研究生指导。讲课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与临床联系紧密,受到学生欢迎。 F&D ,y-CQ  
另外,1994年至今任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1998年至今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在省内中医肛肠界具有一定知名度。 H8qWY"<Vd  
李惠东副主任医师 [ lE^0_+  
李惠东,男,籍贯广东省丰顺县,1957年3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医学会广州分会中青年医学学术研究会常务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教育研究会西医外科分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普胸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常见及疑难病例的诊断、手术及治疗,尤其对处理复杂外伤有较丰富的经验。发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胸部创伤322例临床分析》、《双柏散在治疗创伤性肋骨骨折中的应用》等10余篇相关论文。参与《通腑合剂对术后肠粘连的预防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部、局级科研及教学课题3项,获200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应用类成果三等奖和2002年广东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10人,博士研究生1人。 ]1|OQYG  
赵先明教授 a*!9RQ  
赵先明,男,1963年1月出生于湖北松滋,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属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外科急腹症,特别是对于胆道感染、胆石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在省级以上各类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参加编写各种学术著作及教材共8部,其中1部获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研究三等奖。主持及参与部、省、局及校级科研及教学研究课题共20余项,其中1项获省级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项获校级科研及教学成果二等奖。 9Q&]5| x  
陈育忠副教授 /Ca M(^W   
陈育忠,男,广东省汕头市人,出生于1963年5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近二十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外科急腹症,特别是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粘连性肠梗阻,胆道感染、胆石症和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在省级以上各类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10篇,主持并主要参与部、省、局教学及科研课题共5项。 4'H)h'#C  
程宇星副主任医师 ,? V YrL  
程宇星,男, 1963年出生, 1987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2003年获中西医结合营养学硕士学位。目前,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外科教研室工作,主要从事教学,临床和科研。曾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编写了《外科临床实习手册》,《外科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专著。2002年申请获批准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健脾行气法对腹部术后EN患者GH的影响”;2002年申请获批准广州市卫生局课题“社区45岁以上人群退行性膝关节病的流行病学调查”;2003年申请获批准广州中医药大学教育技术应用研究课题“外科临床实习专题网站”。程宇星副教授从事外科临床工作近17年,现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营养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以及心胸外科的临床实践,特别在中西医结合对外科术后肠外营养的应用研究方面,颇有造诣。 8k?V&J `  
中医骨伤科学(100508) LBnlaH.  
本学科创建于1965年,1979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开始接受博士后人员;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政府共建重点学科,200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全国唯一的中医髋关节疾病重点专科。 fY 10a_@x  
专业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损伤;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及其相关疾病临床研究;股骨头坏死与髋关节疾病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及其相关疾病临床研究。 km6O3> p5r  
导师组成员:樊粤光(博士导师)、何伟(博士导师);黄枫、梁德、黄良文、谢裕华、刘少军、陈为、郑晓辉、王海彬、曾意荣、杨俊兴等。 Bn*QT:SKC  
专业技术人员情况:本专业具有教授、主任医师7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7名,讲师、主治医师13名;具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17名,是一支专业水平高、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研究能力强的学术队伍。 921s'"  
研究成果:本学科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关节内骨折、创面修复、骨不连;脊柱退行性疾病、髋、膝关节疾病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病股骨头坏死的研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2001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中药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评价与机理探讨”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通络生骨胶囊研究与开发”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学科拥有病床200张,包括创伤骨科、脊柱专科、关节专科、颅脑外科四个分工明确的专科。其中关节专科是全国唯一的中医髋关节疾病重点专科,拥有80张病床,每年收治来自海内外的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膝关节疾病患者超过1200人,是国内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股骨头坏死研究基地。近5年来获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6项,获得研究经费超过100万。 cC  TTjx{  
研究生主要课程:科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医伤科学、中医骨病学、医用统计学、DME、电子计算机、中医文献检索与利用、局部解剖学、电子显微镜、药理实验课、分子生物学等。 FQ]5W |e  
招收研究生情况:从1979年开始,至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0多名,博士研究生14名,博士后4名,已毕业45名(博士9名,硕士36名),在读19名(博士5名,硕士14名)。 @4P_Yfn  
樊粤光主任医师 +D M,+{}  
樊粤光教授、主任医师,男,1954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籍贯山西省。198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专业,毕业后留校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至今,1988—1990年被公派到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二年,2001年再次到美国学习、交流一个月。 !1`f84d  
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骨伤科学专业学术带头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评审专家、全国中医正骨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医院重要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股骨头坏死防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委员、美国加州针灸学院技术顾问,是《新中医》、《中国中医骨伤科学杂志》、《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正骨》、《中医骨伤》等杂志编委。 mN'sJ1L-  
擅长中西医结合质量髋、膝关节疾病,特别在股骨头坏死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进行了深入而前沿的研究。经验方“关节康”治疗中老年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获国家、省局级等奖励六项:1998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中药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课题通过了广东省中医药局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2003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二等奖。 8j8~?=$a6Q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基金课题1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教育部课题2项,卫生部课题1项,国家中管局课题1项,省局级课题6项。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7篇,1篇被国外SCI期刊Life Science收录;主编卫生部规划视听教材《中医正骨手法》,主编参编《简明中医临床诊疗常规》、《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常见病证施护指南》、《骨伤科闲方验方》、《中医骨伤科治法锦囊》等6部专著。 j&`D{z-c~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广东省抗击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突出贡献三等奖”、“广东省优秀中医院院长”、“南粤优秀教师”、“广州中医药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先进个人”、“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c"NGE  
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16名,在读博士生7名。 )wk9(|[o  
何伟主任医师 6\6g-1B`  
何伟,男,江苏人,1958年11月出生。教授、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全国中医髋关节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骨关节病专业委员会理事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cp4~`X  
    从事骨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5余年,1985年起跟随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骨伤科、股骨头坏死专家袁浩教授从事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疾病、膝关节疾病的研究,20多年来从未间断,到目前为止,已积累3000多髋以股骨头坏死为主的各类髋关节疑难疾病主刀手术经验,以及近万例以中医中药为主的非手术治疗经验,是我院诊治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疾病最多、经验最丰富的专家,也是我院髋关节病重点专科(该领域全国唯一的重点专科)的创始人之一,曾担任该专科第一任主任。 kjOI7`DU  
何 伟教授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小儿股骨头坏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中青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髋关节结核、髋部肿瘤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矫形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人工膝关节置换等领域,均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疑难病——股骨头坏死,在长期、大量实践的基础上,作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开拓性工作,从诊断、保髋治疗(保留患者自身髋关节的治疗)康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与新方法,如:气滞血瘀是股骨头坏死最主要的病机,活血化瘀中药对股骨头坏死的防治作用主要是通过“瘀去新生”的途径实现的,“瘀去新生”的现代生物学内涵是充分的血液供应是新骨形成的基础;提出股骨头坏死“围塌陷期”的新概念、诊断标准、围塌陷期的股骨头病理改变本质,以及针对“围塌陷期”股骨头坏死的微创病灶清除、打压、支撑植骨术等系列保髋治疗方法。对于晚期股骨头坏死擅长采用独创或改良的多种显微修复手术,术后配合康复、中药治疗,可以使绝大多数年轻病人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延缓骨关节炎进程、推迟甚至避免人工关节置换的目的。   M0woJt[&  
主要负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 ”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通络生骨胶囊的研究与开发”获2005年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近3年来他多次作为特邀专家在全国性骨坏死专题会议上作大会发言,得到广大同行充分肯定。 近5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主编研究生教材《骨病临床研究》、副主编《骨坏死》等专著3部,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已培养硕士生10人、博士生1人、在读博士生6人。 q`HK4~i,  
庄洪教授 )?k~E=&o  
庄洪,男,广东省潮安人,1954年8月生,医学硕士,在读医学博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兼骨伤科研究所所长,教授、主任医师,中医骨伤科学博士生导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科带头人之一。社会兼职: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结合骨科学会脊柱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正骨》、《新中医》杂志编委。 A2I\T, Z  
该导师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20年,在中医骨伤科学科学中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突出中医特色,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骨伤科疾病,尤其在骨质疏松症和脊柱相关疾病的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疗效;近年来在骨质疏松症和骨折愈合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多年来,主持和承担《骨康对骨质疏松症白细胞介素-6影响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药骨康方对体外分离培养有成骨细胞活性影响有实验研究》、《中药驳骨胶囊的研制》、《中药骨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开发研究》、《中药对骨重建偶联中细胞因子及一氧化氮表达的影响》等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多项,其中《中药骨康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通过省级鉴定,被专认定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并获1999年度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参数的调查研究》、《中药骨康对去势大鼠骨吸收与骨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和中医证型的初步研究》等论文20多篇,主编专著2本约20多万字。2000年获“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自1996年以来,指导和协助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共30多名,毕业13名。 +jj] tJ$[  
黄枫教授 `6{4?v  
黄枫,男,广东梅县人,1957年2月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骨伤科教研室副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一骨伤科行政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创伤专业委员;职称:教授;中医骨伤科学硕士生导师。 A1x    
学术特长:①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与关节损伤的研究:擅长于近关节及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对骨伤重症、四肢神经血管损伤、骨折迟缓愈合及骨折中后期康复等骨伤科疑难问题,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予以解决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多项注重创伤中的基础研究课题,相关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②中药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研究:针对膝骨性关节炎在本肝肾不足,在标在血瘀,发病年老体弱,筋骨懈怠的特点,治疗上采用补肾壮骨,充盈筋骨,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法,提高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课题中能重视中药治疗骨性关节炎机制的基础研究,已发表论文多篇,相关研究处于国内同行先进水平。 +@anYtv%7  
教学成果:主编《中医伤科学》上肢骨折手法整复CAI课件获厅局级三等奖;参编《医古文》教学CAI课件获厅局级优秀奖。 0|]qW cD  
论文发表情况:公开发表论文20篇。已协助指导培养研究生多名。 JUTlJyx8  
梁德主任医师 e(jD[q  
梁德,男,广东阳江市人,1961年出生,主任医师,科主任,骨伤专业,学术特长为中西结合治疗脊柱损伤及脊柱疾病。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卫生厅一等奖、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发表专业论文10多篇,参编各级教材3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人。曾多次赴欧美等国参加脊柱专业研讨会和短期研修。 gX/?  
郑晓辉副主任中医师 EP6@5PNZ  
郑晓辉,男,汕尾市人,1965年7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骨伤科教研室骨性关节炎科研秘书,副主任中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属中医伤科学硕士导师,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5项,校级科研成果1项。 6V-JyTcxGI  
对骨关节损伤的治疗强调活动功能的恢复和解剖结构的重建相结合,灵活运用中医正骨手法和开放复位内固定等多种手段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国内骨科界较早提出“腰骶椎后缘骺环骨折是青少年腰腿痛的主要发病机理”这一观点。 ! Y' ~?BI  
在中医骨伤科教育领域,参与制作的“《中医伤科学》上肢骨折手法整复CAI课件光盘”荣获2001年度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优秀中医药网络课程与多媒体CAI课件评比三等奖。 sUpSXG-W/@  
对骨性关节炎的研究强调辩证施治,因人制宜,灵活运用早期缓解症状、制止进展,中期注重保留功能,晚期关节功能重建的原则。积极参与骨性关节炎的基础研究,对中医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机理研究提升到治则治法的高度,是我校中医骨伤科教研室从事骨性关节炎研究的主要中青年科研骨干。 D1cnf"y^  
黄良文主任中医师 *.+N?%sAP)  
黄良文,男,广东乐昌市人,1955年12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颅脑科主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协作组学术委员会委员,主任中医师,中医骨伤科学(颅脑损伤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二十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从事颅脑损伤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在中医院校中较早开展颅脑外科医疗工作,创建了独立的颅脑外科,在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主持科研课题2项,参与科研课题3项。参与编写教材3部,其中副主编2部;参与编写专著8部,其中副主编2部;发表论文10余篇。现已招收本专业方向研究生5名。 jgT *=/GH2  
黄学武,男,广东省广州市人,1970年4月出生,硕士学历,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科副主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其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十余年,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中心的青年学术骨干,衷中参西,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癌毒”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擅长使用“以毒攻毒”法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推崇“带瘤生存”“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临床上,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肝癌、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具有丰富的经验;曾多次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参与编写了广东省本科生教材《中医肿瘤学》;长期担任大学本科生的教学及临床带教工作。 8!7`F.BX  
刘少军副主任医师 >%85S>e  
刘少军,男,籍贯湖南,1964年9月出生,副主任医师,中医骨伤科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股骨头坏死以及相关髋关节疾病的科研与临床工作。参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课题”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三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级课题4项;主持省中管局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7篇。所属科室为国家中医管理局批准全国中医髋关节疾病专病治疗中心,股骨头坏死及相关髋关节疾病的研究与临床工作具国内领先水平。 U6~79Hnt  
晋大祥副主任医师 K]ds2Kp&  
晋大祥,男,河南省郸城县籍,1965年11月出生,医学博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专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广东省显微外科委员会委员,华裔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分会会员。中医骨科学(脊柱)硕士研究生导师。 GX%r-  
临床上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及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椎管狭窄症、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脊柱肿瘤、脊柱侧凸等进行辨证施治,成功开展了人工髓核移植术、经皮椎体成形术、脊柱畸形的后路/前路减压复位及内固定术等矫正手术。2003年底,率先开展了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取得成功。运用显微外科技术,成功开展了断指再植、手指再造、四肢主要血管、神经损伤的修复,还开展了皮瓣、骨瓣移植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伴骨裸露、骨髓炎、骨不连、骨缺损等严重损伤。 NeniQeR   
主持的科研课题有: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工麝香对CGRP– ir神经元在椎间盘分布的影响》,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严重开放(Gustilo ⅢB 型)胫骨干骨折中医优化治疗方案的研究》等。作为主要完成人,《川芎嗪在骨科显微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2004年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第一作者发表有影响力的论文10余篇。主编《中医骨伤科治法锦囊》(广东科技出版社),《骨伤科临床实习指南》(科学出版社)等专著。 S,RC;D7  
谢裕华副主任中医师 I<hMS6$<LE  
谢裕华,男,籍贯广东潮州,1960年10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啊医务科副科长,副主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颅脑外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g>_d,#F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疾病(颅内占位、脑血管病、颅脑损伤等)。先后在《新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医药科技》、《国际医药卫生导报》、《中医教育探索》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长期承担广州中医药大学各学院《中医伤科学》、《颅脑损伤内伤》的教学任务及临床带教工作。主持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逐瘀通腑灌肠液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参加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祛瘀通络害痰方治疗脑损伤昏迷催醒作用机理实验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多名。                               /mnV$+BE  
对外学术交流情况:于96年、98年、00年、01年先后到武汉、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参加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与省内多家大医院(如省人民医院、中山一院、珠江医院等)保持密切业务联系。 M3H^s_  
杨俊兴副主任中医师 l!%V&HJV  
杨俊兴、男、广东揭西县人,1968年10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骨北病区副主任,广东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医师,属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导师;学术特长是股骨头坏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康复治疗,近三年发表论文6篇,承担中管局课题1项。该专业在骨科康复的基础上与全国中医髋关节病重点专科紧密结合,将成人及小儿股骨头坏死等髋关节病的治疗,从药物到手术到康复融为一体,不断提高髋关节治疗水平,积累了宝贵的骨科康复经验,填补我院骨科康复的空白。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受康复界同仁的重视。 b R9iqRbn  
曾意荣副教授 {\ogw 0X  
曾意荣,男,41岁,江西上饶,1966年12月出生,副教授,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三科副主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临床骨科杂志》编委,主要从事髋、膝关节疾病临床和科研研究。曾先后赴德国法兰克福风湿病中心(Diakonie Krankhaus)、德国汉堡人工关节外科中心(Endo-Klinic)、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等地进修学习髋、膝、肩和肘关节人工关节置换和翻修。 >C}KSyV;  
现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术骨干、学科秘书,股骨头坏死研究方向学术骨干,广东省“千百十”校级重点培养对象。 zq]:.s  
在骨科髋、膝、肩和肘关节疾病领域,特别是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膝关节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中青年股骨头坏死、小儿股骨头坏死、髋、膝和肩关节骨性关节炎。善长采用人工全髋、全膝、全肩和肘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晚期髋、膝、肩和肘关节骨性关节炎。   8 %^W<.Y  
所参与研究的课题“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获国家、省局级等奖励五项:1999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研究的课题“中药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评价与机理探讨” 2001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mT<  
主持省部厅局级课题4项,主要参与国家、省部级和厅级课题7项。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论著六本,副主编一本,参编论著五本。 Z%7X"w  
王海彬副教授 -m Sf`1l0  
王海彬,男,1971年4月生于山东,博士,博士后,副教授。1994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骨伤系骨伤专业,1994年至1999年就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骨科所及附属曙光医院骨科,获临床骨科博士学位,导师石印玉教授,1999年至2001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骨科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合作导师袁浩教授。2001年至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髋关节中心从事临床及科研工作,2002-2003年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总医院骨科学习,并在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院临床生化实验室短期学习,2004年至今于一附院骨科工作。现为中华中医骨伤科学会会员,广东中医创伤骨科AO技术推广基地秘书,广东省生物组织工程学会委员,广东省机电设备招标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评审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擅长(1)中西医结合治疗髋、膝关节疾病、小儿骨科疾病,特别在股骨头坏死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并进行了深入而前沿的基础研究(2)对骨科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骨科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有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基金课题4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博士后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基金1项,省博士后基金1项,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7项,其它省中管局,厅级课题15项。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或参与学术论文51篇,1篇被国外SCI期刊Life Science收录。参与编写《骨科临床实习手册》,《脊柱推拿的基础与临床骨科》等著作。 Q6fPqEX=  
中医妇科学(100509) pY (S]i  
本学科点由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罗元恺教授始建于1956年。1981年成为首批中医妇科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罗元恺教授是首位中医妇科学博士生导师。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欧阳惠卿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的导师,为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 9HD5A$  
1997年本学科点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点学科。2000年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并与成都、南京、山东、湖南、广西等5家中医院校的妇科形成协作关系。2002年进入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行列,并于2006年顺利通过验收。 # ;<dtw  
现有博士生导师欧阳惠卿、罗颂平、张玉珍、许丽绵、何燕萍、李坤寅等6人,硕士生导师叶敦敏、曾诚、周英、赵颖、朱玲、李莉等6人。 S5wkBdr{  
研究方向:⑴补肾健脾法防治自然流产: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从分子与基因水平研究中医药安胎的机理,探讨中医补肾法对妊娠期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控。⑵补肾活血法调经助孕的研究:围绕月经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进行综合性研究,补肾疏肝法治疗黄体不健;补肾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免疫性不孕;中药配合放射介入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并研究其治疗机理。⑶妇科痛症与癥瘕的研究:对异位妊娠、盆腔疼痛、妇科肿瘤的诊疗规范及治疗机理进行临床与基础研究。各方向研究处于学科前沿,针对妇科常见与疑难疾病,对保障妇女生殖健康有重要意义,具有中医特色与优势,近5年获得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27项,厅局级课题19项。 PAv<J<d  
近5年来主编本科教材3部,副主编教材1部。主编或副主编著作24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招收博士研究生29名,硕士研究生78人。 W+aW2  
本院妇科是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专科。现有两个病区,64张病床,年门诊量达到15万人次,开设月经病、子宫内膜异位症、防治流产、不孕症等专科门诊,拥有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超声多普勒等专用设备,开展放射介入、超声介入、宫腔内人工授精等治疗。具有鲜明的中医与专业特色。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教学与研究基地。 xWKUti i  
在国内同类学科中率先建立妇科实验室,采用生殖免疫学、内分泌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中医药研究,具备承担重大课题的条件。 w/Wd^+I In  
承担中医本科班、中医本科妇科专业方向班、七年制中医专业硕士班、硕博连读班(非医攻博)等各层次教学。开设《生殖免疫学与内分泌学》、《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等专业课程主编出版了教材。 `+GiSj8'G  
研究生主要专业课程:中医妇科学、生殖免疫学与内分泌学、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中医临床基础、临床医技、DME、医学统计学、实验动物学、中医文献学等。 uar[D|DcD"  
罗颂平教授 L7s _3\  
罗颂平博士,女,1957年出生于广州市。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广东省政协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学分会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4,:)%KB"V  
罗颂平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妇科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月经病和不孕症的研究。主持“肾脾虚弱型自然流产的系列研究”获200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及2005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免疫性自然流产与免疫性不孕的中医治疗”获199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月经周期的调节及其与月相的关系”获198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乙等奖。从200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 \w2X.2b.F  
近5年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4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中医妇科学》案例式教材(科学出版社,2007)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医妇科学》规划教材。并主编《罗元恺女科述要》、《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罗元恺》、《罗元恺妇科经验集》、《中西医结合生殖免疫学与内分泌学》、《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等。“七年制中医专业中医妇科学课程改革的研究”(第二完成人),获2001年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曾被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教师、十大标兵、获“新南方教学奖”优秀教师称号。2006年获广东省第二届高校名师奖。 _6C,w`[[6  
1988年作为卫生部派出的访问学者赴美国芝加哥医学院研修生殖免疫学。2001年作为教育部高级访问学者在耶鲁大学进行学术研究。曾到美国、印尼、台湾、香港等地讲学。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w7ZsI4:[  
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获“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金奖”;1996年获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称号;是国家人事部批准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p#:v  
李坤寅教授  ie <m)  
李坤寅,男,广东省汕尾市人,1962年3月出生,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是我校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的学术带头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2003年3月被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欧阳惠卿教授的学术继承人,2006年以优异的成绩出师。从事妇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二十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治妇科危急疑难重症的能力、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主导硕士研究生12名,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讲课比赛三等奖、第一临床医学院讲课比赛第二名。近年来主持省级、厅局级课题各级课题6项,对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妇科肿瘤、月经病等有一定的研究。发表教学和科研论文20多篇,编写论著9部,取得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和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 Z^GXKOeq  
许丽绵教授 z=DK(b;$z  
许丽绵,女,广东省揭阳市人,1961年7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妇科副主任,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q)9K?  
多年来从事妇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对不孕症、自然流产及女性生殖道炎症与免疫性不孕的相关性研究有一定的体会。主持“抗精子免疫性不孕与生殖道炎症的相关性及中药干预”、“中医药对自然流产淋巴细胞亚群、Fas/FasL表达的调控”、“罗氏促排卵方对肾虚型排卵障碍性疾病的作用及机理研究”等课题。主持的“抗精子免疫性不孕与生殖道炎症的相关性研究及中药干预”2006年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主持的“中医妇科本科生实践教学的研究”2004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参与的“肾脾虚弱型自然流产的系列研究”2002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l#|M.V6G  
近年来,多次应邀到香港、台湾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不孕症的中医治疗新进展”、“抗精子免疫性不孕与慢性生殖道炎症的相关性及机理研究进展”、“排卵障碍的病机探讨”、“中医对不孕患者心理因素的调解与对策”、“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等论文30多篇;主编《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战技巧•中医妇科学》、新编中医学学习指南《中医妇科学应试练习》、《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中医专家论治疑难病•不孕症中医疗法》、中西医妇产科专家门诊丛书《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百问百答》等著作;为人民卫生出版社“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妇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案例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中医妇科学》等教材的编委。 TJkWL2r0c  
指导培养硕士生26名,其中14人已获得硕士学位。协助指导培养博士研究生多名。 [ P%'p-Hg_  
李莉副主任医师 910N 1E  
李莉,女、山东聊城人,出生于1972年1月9日,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妇科学专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1年。主要从事妇科生殖障碍(不孕、流产、盆腔炎性疾病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9项,其中主持课题有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中药复方对慢性盆腔炎患者H-HSP60抗体表达的影响”、 广东省中管局资助课题“寿胎丸对肾虚黄体抑制动物流产模型TCRγδ +T细胞及Th1/Th2细胞因子的研究” 及广州中医药大学健桥基金“盆炎康合剂对慢性盆腔炎患者H-HSP60抗体表达的影响”三项;发表科研、教学论文20余篇;编写论著6部。 \$2zF8  
荣获“优秀临床带教老师”, “实践教学优秀带教老师”; “临床教学查房观摩一等奖”; “课堂教学观摩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7-jZ@jz  
叶敦敏副主任医师 [};?;YN  
叶敦敏、男、籍贯广东普宁,1968年10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中医妇科学硕士导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省级课题及参与各级课题19项,做为主要研究者获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8篇,参与编写教材专著13部。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妇科腔镜手术及其它各类妇科手术,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女性不孕、肿瘤及生殖道感染等各种妇科疑难疾病,在临床实践中,注重发挥中医优势,疗效良好。 ;`FR1KIg  
有丰富的课堂教学及临床带教经验,讲授过硕士、本科班的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中医的理解与兴趣;在临床带教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曾获“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协助培养过5届研究生,其中博士生2名,硕士生10名。 #, rP1#?  
周英副主任中医师 K=!?gd!Vw  
周英,女,1972年12月出生,籍贯重庆,副主任中医师,临床医学博士。主攻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自然流产的中医药研究。临床及科研能力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共12篇,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共13项。作为副主编、协编或编委编写著作共8部。“肾虚自然流产蜕膜Th1/Th2表达及助孕3号方对流产大鼠TCRγδT和细胞因子调控的研究”在2006年第六届全国生殖免疫学学术交流中获得好评。 !&Us^ Q^  
本人认真抓好临床教学工作和完满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临床带教工作中一丝不苟,为人师表,得到学生们的好评,2003-2004学年上学期被评为“我心目中的优秀临床带教老师”;2003年、2007年分别获临床教学观摩二等奖。 \D}$foHg  
目前尚未招收研究生。 4j~WrdI*  
赵颖副主任医师 qX*Xo[Xp  
赵颖,女,黑龙江桦川人,1973年10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为广东省“千百十”培养计划校极培养对象,广东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分会委员。 现为中医妇科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生殖健康的中医药研究,擅长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月经病。 ; Dc\[r  
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省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及厅局级课题10余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校级奖励3项。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专著1部,助理主编专著2部,编写专著2部。发表论文10余篇。 o^<W3Z  
曾诚副教授  fG|+ !  
曾诚,男,1969年出生。籍贯:湖北天门市,副教授,在职博士,二妇科副主任。  Rlx  
199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主要在临床一线工作,其间曾先后到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第一医院进修学习,临床上坚持中医特色,对月经病、反复自然流产、不孕症、妇科肿瘤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深受患者的欢迎。熟练掌握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急重症的诊断与处理,能熟练操作妇科常见开腹手术、阴式手术及腹腔镜手术,其中擅长妇科较疑难手术,如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宫切除(LAVH)、腹腔镜下全宫切除术、尿道无张力悬吊术(TVTO)、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介入再通术等。 @wa<nY d  
时时处处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坦荡正直,与同事关系融洽,积极主动化解医患、医护、护患矛盾。用“礼貌、微笑、高效”的医疗行为对学生言传身教,深受学生和患者好评,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为优秀。年轻医生或研究生、实习生碰到医患纠纷,主动承担并积极化解,从妇科专业学习、手术规范操作到研究生入学或职业医师考核、就业等问题,均能热情予以指导。重视临床上的“传、帮、带”,只要有机会,我会将参加学术会议的新技术与年轻医生、研究生、实习生分享,我都将自己的学习体会毫无保留传授。 'jBtBFzP-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多次获得“优质服务员工”“年度先进个人”“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优秀临床带教老师”等称号。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课题2项,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2项,并参与其他课题14项;近5年发表教学科研论文9篇,参与执笔论著5部,其中任副主编1部。 @D@'S:3  
主要研究方向:不孕症,妇科微创技术,病理妊娠。 2w /qH4  
朱玲副主任中医师 UymhBh  
朱玲,女,籍贯:贵州,1970年12月生,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妇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QjyJmW("Z  
学术特长:对“肾主生殖”的内涵、中医药在生殖内分泌和生殖免疫方面的研究较深,结合中医生殖理论,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卵巢早衰等疑难病症的病因病机、证治特点进行研究,并通过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探讨此类疾病的病机特点,发病机制,从生殖内分泌、生殖免疫角度,在细胞、分子水平对补肾中药的治疗机制进行研究。 (eO_]<wmky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各1项。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 <"x *ZT  
中医儿科学(100510) Owm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是我校中医儿科学教学、临床、科研基地,1981年成为我国第一批中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998年成为我国第一批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2000年成为我国中医儿科学博士学位授予点。2000年本学科点成为校级重点学科,200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协助建设单位,2007年相继成为广东省二级重点学科及国家二级重点学科。至2007年已招收硕士研究生60余名,已毕业50余名,招收博士研究生7名,已毕业2名,均以优秀成绩获得学位,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单位医疗、科研、教学或管理的骨干。经过多年的努力,该专业造就了一支具有良好思想素质、较高教学临床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在教学质量和研究生培养水平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 +c\uBrlZQ;  
主要研究方向:①儿童脾胃病以及中医药疗法对小儿肠道微生态调节的研究;②儿童神经精神、行为障碍性疾病的研究;③小儿肺系疾病的研究;④小儿肾脏病的研究;⑤小儿血证的研究。 YPS,[F'B.  
博士研究生导师:许华教授。 8YkCTJfBGu  
硕土研究生导师:肖旭腾教授、王丽清副教授、许双虹副教授、胡小英副教授。 n|!O .+\b  
学术队伍:教授3名,副教授8名,高年资讲师、主治医师6名,医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3名,硕士学位16名。 t++\ &! F  
教学:本学科每年承担大学各种层次的教学任务达600~700学时,计有博士、硕土研究生班、七年制本科班、五年制本科班、留学生班及大专成教各班种,课堂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教学注重学生临床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多次被评为先进教研室、先进带教科室。主编《中西医儿科学》教材,自编或参编多种教材、教学参考丛书、题库。 ( ALsc@K  
科研:目前承担的在研课题有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省级课题4项,厅局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6项。儿童多动症、小儿脾胃病中医药治疗与微生态等系列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历年来已完成各级课题30余项,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共200多篇。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E1Rz<&L  
医疗:目前学科设有儿童神经精神疾病、脾胃病、肾脏病、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血液病专科。年门诊量达13~15万人次,住院部设有病床30张,年出院约1200~1500人次,可满足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需求,配备实验室,并可借助大学及附院实验中心的高新实验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进行深层次的科学研究。 73(5.'F  
本专业研究生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儿科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及选修课等。研究生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后即进入二级学科轮转,进行临床技能和临床科研能力训练,力求掌握本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并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 0coRar?+b  
许华教授 d(6&kXK  
许华,女,籍贯广西,1965年2月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及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广东省及国家二级重点学科中医儿科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广东省 “千百十工程”校级重点学术骨干培养对象,“广东省中医名医”培养对象。 zK&J2P`  
许华教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具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临床医疗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长期承担本科生及七年制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工作,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效果评估优秀,曾两次获学院教学观摩一等奖,并率先在大学作PBL示范教学,获得广泛好评。担任研究生导师,培养研究生多名。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血证、小儿脾胃疾病。主要的学术思想:①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运用脾胃学说理论,研究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国内较早提出 “健脾以补铁”的观点,并从铁生物利用率、免疫机理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探讨。②进行中医药治疗小儿脾胃病的研究,开展中医药疗法对小儿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主持的《中医治疗小儿泄泻的研究》项目获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推拿疗法治疗婴幼儿便秘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整理研究推广应用。③提出小儿过敏性紫癜病因病机关键是风热湿毒侵袭,血热血瘀胶着,首次提出以肺脾为主运用五脏相关理论指导治疗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取得良好疗效。该项目获邓铁涛基金资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④提出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病理关键是肾虚血瘀,运用补肾生髓,活血祛瘀中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⑤小儿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免疫力低下,并发各种合并症,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以及全部疗程的完成。运用中医药进行治疗,能使患儿较快康复,降低化疗成本,节省费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患者欢迎。 f9J]-#Iif  
许华教授先后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广东省教育厅课题1项、邓铁涛基金课题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课题1项,参加各级科研课题10项;公开发表论文20多篇,担任《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材副主编,主要参编论著5部。曾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康莱特杯”论著优秀奖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LQ4F/[1}  
肖旭腾教授 rOXh?r  
肖旭腾,男,广东省揭阳市人,1950年12月出生。医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儿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7uxReFZR  
肖旭腾教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长期承担本科生及七年制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工作,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中医治疗儿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儿童肾炎、肾病及多发性抽动症有较高的造诣。参与国家级课题及省部级课题6项,主持及参与厅局级等各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论著3部,副主编论著4部,参与编写《中医儿科学》等书籍10余部。 S-G#+ Ue2  
王丽清副教授 Z n]e2  
王丽清副教授, 女,1963年出生,河南省洛阳市人。1986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同年获医学学士学位。2002年参加全国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班培训;2003年遴选为中医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7月获得硕士学位。 t[x[X4  
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工作勤恳,治学严谨,在临床、科研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间承担过七年制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学专业班及中医本科各专业、层次的《中医儿科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在第一临床医学院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获得奖项,并参加了大学组织的示范教学,受到学生、专家的一致好评;参与《中医儿科学》题库建设和系列教学投影片的制作。 8Nxyc>8K~  
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研究方向,作为主导师培养儿科呼吸专业硕士研究生6名,已毕业3名;已在该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对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病有独特的认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上述疾病进行防治,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在《新中医》、《湖南中医杂志》、《山东中医杂志》、《河南中医学院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加了《中医儿科学应试必读》、《中西医结合急症诊治》等书的编写工作,另外,已出版了《中医食疗儿科分册》等学术著作。 *G;D u`;  
主持了广东省科委“活血利湿法治疗小儿单纯性肥胖的分子机理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免疫和微生态机制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另一省部级课题《黎氏哮喘I号方对哮喘豚鼠EOS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影响》已于今年8月立项;参与了“中医儿科时行疾病—卫生部医学CAI课件制作”、“小儿肺炎中医证治规律研究”等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目前,部分上述项目已经结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经过十余年来的艰苦努力,在本专科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dV+GWJNNE  
许双虹副教授 rYk   
许双虹,女,籍贯广东,1965年12月出生,医学硕士,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儿科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第一附属医学儿科副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理事。 _ +A$6l  
从事中医儿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19年,主讲《中医儿科学》课程,曾被学院评为“我心目中优秀临床带教老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儿神经精神行为异常疾病。我院小儿神经精神专科设立二十多年来,在李宜教授的带领下取得长足的发展,近五年来本专业获得省级科研立项2项,校级科研立项3项。许双虹副主任医师跟随李宜瑞教授学习多年,对小儿多动症、抽动症,小儿癫痫的中西结合治疗有较深的认识,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已招收七年制研究生1名。主持省中医药局项目1项,校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厅局级科研项目4项,校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10篇。出版论著1部,参编教材及教学参考书4部。 K@; ls  
胡小英副主任医师 iuWw(dJk  
胡小英,女,籍贯广东,1967年2月出生,医学硕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儿科专业硕士生导师。 T!gq Z  
胡小英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儿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17年,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及临床研究能力。主讲《中医儿科学》课程,2003、2006年度两度获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观摩一等奖,2006年度获学校教学观摩优胜奖,被评为学校2004年度实践教学优秀带教教师, 2005、2006年度两度获第一临床医学院受学生欢迎任课老师称号。主持及参与3项教学课题研究。 ^HNccr  
主要研究方向是小儿脾胃疾病,为广东省重点学科中医儿科学脾胃疾病方向学术带头人。开设并主持小儿脾胃病专科,与多家省级单位合作,开展对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胃肠功能性疾病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主持省中医药局课题1项,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省、校级多项研究课题的主要研究成员。发表论文15篇,参编论著3部。 q|.K& @_'K  
中医五官科学(100511) *Y- rEF>  
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五官学科于1978年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为我校兼备博士学位与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 gBXJ/BW$y  
本专业为我校校级重点学科、重点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由中医眼科及中医耳鼻喉科两个教研室组成,共有医疗、教学、科研技术人员30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6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0人。在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在眼底病防治研究特别是对老年性黄斑变性中医证治研究、高度近视中医药防治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具有特色;在耳鸣耳聋、变应性鼻炎、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学科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厅局级与校级科技进步奖5项。主编全国中医院校教材《中医眼科学》第一至第四版和《中医耳鼻喉科学》第一至第六版及《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耳鼻喉口腔科学》,本学科在国内中医眼科和耳鼻喉科学学术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c4 4F)i  
导师组成员:本专业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共有博士导师2人,李志英、阮岩;硕士导师7人,詹宇坚、王燕、王幼生、刘蓬、邱宝珊、李景恒、王舜杏。 ]e]hA@4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_D."KU|  
1.出血性眼底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网膜血管炎症等中医“暴盲”眼底病是造成患者视力严重损害的疑难眼病。研究内容为出血性眼病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 ;#6j9M0  
2.视网膜变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包括老年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视网膜色素变性等严重致盲眼病。研究内容为中医辨证及证型实质,防治药物的筛选。 w0$l3^}z  
3.免疫性眼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包括内因性葡萄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等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有关的眼病。研究中药治疗免疫性眼病及其防止复发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药对眼病治疗的免疫调控作用机理。 v9vY#W  
4.耳鸣及感音神经性聋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耳鸣及感音神经性耳聋为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常导致终身听力障碍,迄今尚无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本系列利用中医整体辨证及综合调节的优势,结合西医检查与诊断方面的优势进行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的研究,探讨有效的防治手段。 u"M^qRhD  
5.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目前的治疗大多局限于短期控制症状,缺乏有效的根本性治疗。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结合动物实验,对中医药防治该疑难病的疗效做出合理评价,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k0!D9tk  
6.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研究:鼻咽癌是广东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致死率高。本研究探讨鼻咽癌中医药治疗的增效减毒作用,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 p?eQ N Y  
本学科教学、科研成果及临床诊治经验、特色: ED R*1!d  
近年来已经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与科研方面取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二等奖青光眼中西医诊治专题学习网站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优秀教学软件二等奖,视疲劳的中医治疗与调养获卫生部CAI课件奖二等奖,视疲劳的中医防治与调养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育技术成果奖一等奖。 d)jX%Z$LC  
研究生主要专业课程:中医眼科学、西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咽喉科学、西医耳鼻咽喉科学、头颈局部解剖学、临床医技学、中医临床基础、文献检索、DME、医学统计学、多元统计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外语(英语、日语)等。 o$bD?Zn  
本学科至今已招收眼科、耳鼻喉科硕士研究生60多名,博士研究生10多名。 dG'5: ,n/  
李志英 教授 ' $X}'u  
李志英,男,1951年出生,广东省鹤山市人,医学硕士。1973年12月至今一直在本校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五官科学专业眼科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主导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2名,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2名。主要研究方向: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眼底病。 fO$~jxR.  
他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医疗专业、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眼科专业硕士研究生。1989年~1990年留学于日本千叶大学医学部眼科。先后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等院校研修。具有较全面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医、教、研实践经验。先后主持或主研《急性视神经病变中医症型与临床视觉电生理研究》等20多项部省等各级课题研究工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技术娴熟,1981年就建立了国内中医系统第一个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室。主编出版了国内第一部中西医结合眼科急诊方面的专著《中西医结合眼科急诊学》。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眼科围手术期的中医治疗》等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70余篇。副主编或参编《中医五官科外治法》等专著14部。作为主研者曾获部省等各级科技进步奖7项。近年还致力于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主持、完成卫生部CAI课件课题1项,省(校)级教育技术课题4项;获部(校)级现代教育技术奖3项;副主编或参编国家“十五”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教学参考书11本,以及研究生教材1本。 cLCzLNyKl  
他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病常见病征等方面有独特见解;较完整地提出中医药干预眼科围手术期处理的理论基础、临床治则与方法。在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急性视神经病变与青光眼及其视功能保护、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中医药干预眼科围手术期处理、眼科急症及眼底病病征治疗等疑难病症疗效显著,在相应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居国内同类研究前列。 *saO~.-;4  
詹宇坚教授 D`r_ Dz  
詹宇坚,男,广东饶平人,1955年7月生。中医眼科学硕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眼科教研室主任、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多年,1983年—1985年赴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眼科进修,1994年应日本国际教育协会邀请以客座研究员身份赴日本长崎大学眼科进行科题研究。中医理论造诣较深,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眼底病,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老年性黄斑变性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治疗》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国家中医药局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完成国家中医药局科研基金资助课题《中医治疗内因性葡萄膜炎临床与实验研究》,承担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基金资助课题二项,《中药三七防治视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研究》、《中药治疗实验性葡萄膜炎与基因表达》,已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参与编写出版专著4本,获得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 5}_DyoV  
王燕主任中医师 kR|(hA,$N  
王燕,女,海南省琼海市,1963年11月出生,现任医院教育科科长、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八届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主任中医师,眼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招硕士研究生4名。 #ui7YUR=2  
先后主持或参与十几项各级课题的研究,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及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各一项,参与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糖网宁结合局限激光光凝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及机理研究”,及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防治研究”等多项研究。发表论文十多篇。 fIc ra  
奖励情况:1、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200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二等奖、2005年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排名均第二。 _K|513I  
2、青光眼中西医诊治专题学习网站,2006年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教学软件二等奖”,排名第五。 ]mmL8%B@_  
李景恒副教授 NI% ()  
李景恒,男,广东人,1954年6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教授(医学硕士),中医眼科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20多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精湛的医疗技术。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对眼部新生血管防治、白内障等。至2007年已招收硕士研究生6名,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1名。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老年性黄斑变性病因病机及辩证分型治疗的研究》及卫生部重点项目《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与试验研究》等课题的研究,有关成果曾获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目前正在承担及参与省科技厅课题1项、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项。在国家级科研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awN*mO  
王舜杏副主任医师 0qMf6  
王舜杏,女,广东澄海人,1957年5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医眼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招收硕士研究生4名,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8名。 OgB ZoTT  
从事眼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专长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眼科结膜、角膜、青光眼、高度近视、眼底病等疾病。主持眼电生理视网膜电图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为医、教、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儿童和青少年高度近视眼底损害与屈光度的关系》等学术论文近30篇;已出版《中医眼科诊疗学》、《常见眼病中西医诊疗与调养》等专著7部,还参与多部中医五官科学眼科专业系列教材的编写;参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证候特征研究》等部(省)、校级课题10项。《后巩膜增强术对眼内压的影响》获199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论文奖,《后巩膜加固术配合中药防治高度近视》获2002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和2003年广东省科委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E[E[Za^Y  
王幼生副教授 RVb}R<yU+  
王幼生,男,广东中山人,1957年3月出生,眼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广东省视光学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广东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眼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Z  )dz  
王幼生是广东省视光学学会的发起人和创始人之一,一直担任该学会秘书长。在学术上,是国内最早报道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学者之一,并首先探讨了该手术的治疗机理和报道了对青少年治疗的远期效果。在临床上,擅长近视眼的各种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方法,在中医药防治青少年近视、弱视的临床研究中有一定的心得。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加编写眼科教材和专著5部,主编我国第一部视光学专著《现代眼视光学》,在高度近视的研究中曾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是广东省知名的视光学专家,至今保持与国内视光学界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眼科与视觉科学系的联系。 ZVmgQ7m  
中医耳鼻喉学科 ,c'a+NQ_t  
我科于1978年成为国内首批中医耳鼻喉科硕士点之一,2001年8月取得中医耳鼻喉科博士授予权,2005年博士后流动站开始进站工作。  <IL$8a  
我科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鼻咽癌的中医防治研究;②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证型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研究;③耳鸣耳聋的中医辨证基础研究及临床辨证治疗研究;④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治疗。 $2\k| @)s  
我科导师组成员有: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士贞教授、阮岩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刘蓬教授、邱宝珊教授。 >QM$ NIf@  
我科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于2004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人为王士贞,参与的教师有刘蓬、阮岩、刘森平、邱宝珊及何伟平等。于2005年两项科研成果获校级二等奖,分别为刘蓬教授主持的补肾活血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聋及其相关机理研究及邱宝珊教授主持的脾肾虚与变应性鼻炎相关性的实验研究。我科善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耳鼻咽喉科学的常见病、多发病,如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围手术期中西医治疗及急、慢性咽炎、鼻炎、扁桃体炎的中医治疗。较有特色的有扁桃体挑治法,耳穴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中药喷鼻与喷雾治疗等。 wXxk+DV@  
我科开设有多门研究生专业课程,主要有: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古典医籍选读、中医耳鼻咽喉科学、西医耳鼻咽喉科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耳科学、鼻科学、咽科学及喉科学等。 ~",,&>#[K  
至2007年6月已招收硕士研究生45人,已毕业38人,招收博士研究生7人,已毕业5人,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出站1人。 )t$|'c}  
阮岩教授 dsJHhsu6  
阮岩,男,医学博士,耳鼻咽喉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耳鼻咽喉教研室主任,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兼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耳鼻咽喉分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变态反应学会委员,《中国实用免疫变态反应和哮喘杂志》编委,是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k!6wVJ|_Y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师承全国著名中医耳鼻咽喉科专家王德鉴教授和王士贞教授,1997年考取卫生部笹川医学奖学金,1998-2000年由卫生部公派至日本山梨医科大学留学,留学期间在日本著名耳鼻咽喉科专家冈本美孝教授的指导下从事耳鼻咽喉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参加日方多个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由日本山梨医科大学,秋田大学医学部,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等大学联合研究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杂志《Immunology》上发表(本人排名第一),被SCI、Ebsco等国际索引收录。 eA(c{  
临床主要从事变应性鼻炎、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诊治工作。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鼻窦炎、小儿鼾症取得较好效果。 9oA.!4q  
基础研究主要从事变应性鼻炎和细胞因子及病毒相关关系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科委等多个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有近30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杂志(国外5篇)和学术大会上发表,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1部,其中《鼻窦灌注液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临床和药理的初步研究》获广东省医学会优秀论文奖。 XDi[Iyj  
刘蓬教授 ZICcZG_y  
刘蓬,男,湖北省麻城市人,1964年12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耳鼻喉科教研室副主任、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五官科学(耳鼻咽喉科专业)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从事耳鼻咽喉科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对耳鸣耳聋、中耳炎、鼻窦炎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较为擅长。学术上崇尚中西医结合,认为耳鼻咽喉科领域中、西医各有特长,主张将西医的诊断技术与中医的辨证技术相结合,同时将西医的手术疗法与中医传统疗法相结合,以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耳鼻咽喉科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主要研究方向为耳鸣及感音神经性聋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该领域的各级科研课题多项,指导硕士研究生7名,协助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20多名,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教材10部。 {,rVA(I@  
邱宝珊教授 Nm]\0m0p-  
邱宝珊,女,广东揭阳市人,1962年1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医五官科学(耳鼻喉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五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五官专业委员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从事耳鼻咽喉科学医疗、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对鼻咽癌、咽喉炎、鼻窦炎、变应性鼻炎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颇有研究和心得。主要研究方向为鼻咽癌和鼻窦炎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鼻咽癌中医辨证分型与病理组织学的关系”,省科学技术厅科研课题“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患者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中医药防治鼻咽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药防治鼻咽癌放疗急性副反应的临床研究“,“脾气虚与变应性鼻炎相关性的实验研究”,参加研究的各级科研课题十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担任《耳鼻咽喉急症诊疗精要》主编,面向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口齿科学》副主编,参与编著著作十余部,曾获国际传统医学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省科委优秀论文三等奖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并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指导硕士研究生12人,协助指导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十余名。   fr<, LC.  
针灸推拿学(100512) [{!5{k!  
主要研究方向:脑病(脑血管意外、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癫痫等)、痛证、亚健康疾病、妇科疾病等。 :X;AmLf`2u  
导师组成员:李艳慧教授、陈兴华主任医师、林国华主任医师、王倩主任医师、庄子齐副主任医师 #.n%$r  
教学、科研成果及临床诊治经验、特色: <xeo9'k6&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是一个立足中医,突出中医特色的综合科室,包括针灸门诊(大院、二门诊、四门诊)及针灸病区,是广东省内最早开设针灸住院部的科室。目前针灸科技术力量雄厚,现有教授、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4人,主治医师、讲师4名,住院医师3名。目前针灸住院部收治病种主要有脑梗塞、腰椎间盘突出症、脑梗塞后遗症、颈椎病、脑出血等;针灸门诊收治病种主要为面瘫、中风后遗症、小儿脑瘫、颈椎病、腰腿痛、慢性疲劳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以及开设减肥、美容等专科门诊。靳瑞教授的靳三针疗法、李万瑶教授的蜂针疗法等,均为该科的针灸特色疗法,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近年来,针灸病区每年住院人数在600人次左右,门诊年均可达近十万人次。针灸科科研主攻方向为针灸治疗脑病,如中风病、血管性痴呆、癫痫等,其次为针灸治疗痛证、亚健康疾病、妇科疾病等以及开展多项传统特色及民族疗法,如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埋线疗法治疗癫痫等等。主持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深化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包括主持“十五”攻关课题“靳瑞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和“十一五”科技攀登计划中对“靳三针对中风后遗症优化方案的研究”,目前针灸科主持或参与的课题共有18项。 Skd,=r  
针灸科各位医师同时分属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经络腧穴教研室、刺法灸法教研室、针灸治疗学教研室,担负着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中医专业、中医七年制专业、骨伤专业等专业大量的课堂和临床带教任务,此外针灸科还是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大学的临床实习基地。为省内外、东南亚地区培养了大量针灸专业人才。 y~\K~qjd  
研究生主要专业课程:针灸学 Q.G6 y,KR  
招收研究生情况:针灸推拿专业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共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58名。 u2xb^vu  
研究生分别来自大陆各省、香港、澳门、台湾及东南亚各国。在培养国内外高层次针灸人才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XP  
李艳慧教授 H:HJHd"W  
李艳慧 、女、 广东普宁人、 1957年11月生、 现任针灸科副主任、 教授 、主任医师、 中医针灸硕士生导师。一直从事中医针灸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治疗脑病、痛证和妇科病等。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编及参编论著6部。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多项,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中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教育厅优秀课程奖二等奖一项,参编及录制《中国针灸学》大型系列录像教材获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针灸联合会(WFAS)和美国针灸协会(AAA)联合颁发的奖金。主要从事针灸治疗脑病、痛证的研究。 kf<5`8  
林国华主任医师 R83Me #&  
林国华,男,广东陆丰人,1964年8月出生,主任医师,医学硕士,针灸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针灸学会腧穴分会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征询专家,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7A_p8  
1987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一直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运用传统的针灸方法治疗各种痛证、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病,尤其对火针疗法、蜂针疗法有较深的造诣;近年来,对针灸在亚健康、肿瘤防治的应用也有一定的研究。现正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优势方案筛选的临床研究”,主持和主要参与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科委、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各级课题20项。近年来编写有《现代穴位疗法大全》、《经络腧穴学》、《蜂毒疗法》、《蜂针疗法》等著作。发表有“火针对实验性小鼠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病理改变的影响”、“火针与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对照研究”、“火针治疗风寒湿痹195例”、“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症临床观察”等论文20多篇。 hup< U+p  
陈兴华主任医师 zbDM+;  
陈兴华,男性,广东省兴宁市人,1965年10月出生。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生导师。广东省针灸学会理事。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学术骨干。 ' Z}/3 dp  
长期从事针灸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于运用针药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尤其长于脑病、各种痛证及亚健康疾病的临床治疗。在教学方面主讲《经络腧穴学》、《针灸学》等课程,为国内外培养了一批合格的针灸专业人才。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3项,参加科研课题8项,是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课题研究的主要实施者,主编著作3部,编委、参编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招收硕士生12名,协助指导硕士生8名、博士生3名。多次参加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 Dj9).lgc  
庄子齐副主任医师 q={\|j$X  
庄子齐,男,广东中山人,汉族, 1964年3月出生。针灸专业医学硕士。现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协助导师,职业医师、按摩技师考官。已招收硕士研究生18人。研究方向:针灸推拿治疗痛症、脑病(抑郁症)和多媒体教育技术。发表科研、教学论文20多篇,其中核心杂志10多篇。参编《中风病治疗与护理》等著作多篇。主持广东省科技厅科研项目1项,主持广东省教育技术“151”工程课题《中风病专题学习网站》,主持厅局级校科研课题3项,参与多项,主持教育技术课题2项及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项。获省教育厅电教试验优秀课程奖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多次参加国际、全国学术交流研讨会。 ]}&f<X  
王倩主任中医师 $xf{m9 8  
王倩,女,籍贯吉林省长春市,出生于1957年9月,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科主任中医师,中医针灸专业导师。 ,@Izx  
常年坚持临床第一线的诊治工作,擅长于针灸治疗脑病、妇科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痛证等病种,如中风后遗症、帕金森病、盆腔炎、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病等。近年来一直负责硕士研究生、本科生、港澳台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同时主持有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的“针刺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HPI轴及HPG轴的影响”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针刺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干预作用的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参与其他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家顶尖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有:《针刺背腧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观察》、《针刺对帕金森模型大鼠纹状体多巴胺及代谢产物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穴位注射结合超激光穴位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等多篇。 L4'FL?~I  
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1) *OQr:e<}  
方永奇研究员 G:2m)0bW  
方永奇,男,广东惠来县人,1957年8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中山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医药科研项目评审专家、中医药成果鉴定专家、药品注册评审专家、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质谱学会理事、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常务编委、现代老年医学与保健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药开发研究、化痰醒脑开窍药治疗脑病的研究。已培养研究生8名。 ;9hi2_luV  
承担科研课题9项,协助科研课题10项。正在承担广东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神昌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前开发研究” 、“醒神喷鼻液治疗急性中风的临床前开发研究”、广东省教育厅课题“石菖蒲对中风病脑蛋白质组和神经元凋亡基因调控的影响”。拥有自主科研经费30多万元。负责的实验中心拥有仪器设备总值1000多万元,研究条件优越。       -v(.]`Wo&;  
获奖情况(第一完成人): 1、“人体老化度临床检测系统”获1995年广东省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2、“炎痛宁喷雾剂治疗软组织损伤并感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3、“心血管病痰证宏观辨证标准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4、“石菖蒲醒脑开窍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200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5、获优秀论文奖7次。 6、获新药临床批文2个。 7、转让新药2个。 &<E*W*b[  
专利6项: 1、治疗中风注射剂,发明专利号:ZL200510035079.2。   2、β-细辛醚透皮贴剂,ZL200510035080.5。    3、治疗哮喘喷雾剂,ZL200510035078.8。   4、β-细辛醚在制药中的应用,ZL200510035077.3。  5、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200510100524.9。6、一种治疗褥疮、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复方中药组合物,ZL03124067.4。 w&7-:."1i  
发表论文80多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次,全国学术会议8次。编写出版《实用家庭中医百科全书》(副主编)、主编《衰老与保健养生》、参编《现代老年学》。 R2af>R  
李小兵研究员 Gq/f|43}@O  
李小兵,男,广东人,1965年6月出生,研究员,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证候的临床基础研究。先后发表有关科研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2部,主持科研课题5项、参与各级科研课题近20项,获科研成果奖励2项(次),已招收硕士研究生8名。 @ 0RB.-  
梁毅副主任医师 zU9G: jH  
梁毅,男,籍贯河南省开封市,1963年4月出生。副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实验血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Q7 Clr{&  
曾就读于河南中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博士学位,200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后出站。十余年来,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MDS和白血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尤其是在实验血液学方面成绩突出。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论著2部;负责及参加各级科研科题15项,完成9项,通过鉴定3项(分别达到国内领先及国内先进水平),1项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及卫生厅颁发的二等奖。先后参加首届第1/2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大会、2000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生物与医学分会、中国中医药实验医学大会等多级别会议交流。 C  +%&!Q  
中西医结合临床(100602) zU'\r~c  
周伟生教授 &&;ol}W  
周伟生,男,籍贯湖南,1962年5月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影像学教研室主任,第一附属医院影像放射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介入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广州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放射学会常委以及中国肿瘤介入医学会、广东省医师协会、医院协会、抗癌协会常委、委员等。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副主编及《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等杂志编委和审稿专家;担任科技部、教育部和广东省科技项目和成果评审专家;担任广东省医疗技术准入和医疗事故鉴定评审专家及广州市医疗事故鉴定评审专家。他长期在临床一线致力于重大危急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和综合影像诊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尤其对肿瘤、血管病、股骨头坏死和不孕症等疾病的介入综合治疗有深入研究和独到经验。近年来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1项、教育部重大课题1项和广东省科技厅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科技厅课题4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在《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等各级杂志发表论著70余篇。专著8部如主编《临床医技学》广东高教出版社2007年、副主编《肿瘤介入诊疗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编委《妇产科放射介入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临床介入诊疗学》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年等。负责并主讲博硕士研究生、七年制和本科等各层次《临床医技学》《介入放射学》和《妇科影像学》等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29名、七年制33名、博士研究生3名,有获“南粤优秀研究生”“曾宪梓奖学金”者,也有成为高级职称的单位学术骨干者。周教授在中西医结合和介入综合治疗重大疾病和常见疾病方面有丰富经验,在本学科领域享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作为主办者(大会主席)或协办者成功举办过多次全国性和省级大型学术会议,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会议并作专题演讲或专家讲座。 )c#m<_^  
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方向 6%B5hv24v  
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专业于1998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2001年开始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 lll]FJ1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科成立于1987年,是我国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中医肿瘤临床、教学、科研基地之一,现有住院病床120张、肿瘤专科门诊以及中医肿瘤实验室,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校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肿瘤重点专科。 H0 YxPk)  
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医保肝抑瘤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中医药对放化疗的减毒增效,癌症生存质量研究及疗效评价研究等。实验室运用信息科学、基因、蛋白质组学等前沿理论和技术,从药理、病理、免疫组化、免疫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研究中医药抗肿瘤作用。2005年成为肿瘤专业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已开展多种中西医药物临床试验。本科开发并获批准投产的系列药物有鹤蟾片、莲花片、参桃软肝丸等,临床应用疗效确切。学科先后承担国家“八五”、“十五” 、“十一五”攻关课题,以及省厅、校级课题共二十多项,其中有二项为新药研究开发课题。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益气除痰法提高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期的治疗方案研究”以益气除痰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确切,尤以老年肺癌效果为好。学科根据中医疗效特点制订了中医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并在临床中实施应用。本学科先后荣获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广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出版《常用抗肿瘤中草药》、《癌症的中医饮食调养》、《肿瘤治验集要》、《中医肿瘤食疗学》、《临床中医肿瘤学》、《现代中医肿瘤学》、《中医肿瘤学》等多部专著。本学科坚持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特色,是中医界较早引入生存质量概念研究的单位之一,其治疗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内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 kgvB80$4  
1989年起至今在大学开办《中医肿瘤学》选修课,2006年开始率先在本科生中开办中医肿瘤专业方向班,1998年至今先后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生近20名、硕士生30余名。 I~$LIdzw  
导师组成员: ,/;mK_6  
博士生导师:周岱翰教授、林丽珠教授 U8z$=W o  
硕士生导师:吴玉生、叶小卫、李永浩、蒋梅、刘展华、黄学武 })R8VJ&C/  
研究生主要专业课程 eswsxJ/!  
中医综合或西医综合、中医肿瘤学、中西医结合肿瘤学 d4#Q<!r  
周岱翰教授 lr[a~ca\  
周岱翰,男,广东汕头人,1941年5月出生,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生导师。 w$cic  
在三十余年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对中医肿瘤学研究颇有建树,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从事中医药治癌、中西医结合抗肿瘤临床探讨和开设中医肿瘤学课程的学者之一。平素勤于耕耘,潜心攻读各家学说,认为肿瘤辨证施治规范的形成始于《伤寒杂病论》,其六经、八法是现代中医肿瘤治疗的绳墨;师古不泥,积极发展温病学说,首倡放射反应和放射损害属“火邪”、“热毒”论,辨证归属温病范畴;提出养阴保津,祛邪消瘤;土健以灌四旁,论治不忘补中;研究癌症食疗,强调辨证配膳等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癌措施;还致力于推动中医现代化,在抗癌研究中重视现代科研,开拓治癌视野。学识上衷中参西,医技上推陈出新,不囿于一家之见,治肝癌强调清肝利胆、健脾益气;治肺癌首重解毒除痰、益气养阴;治晚期癌瘤主张寓攻于补、虚中求实。此外,还擅长内外合治,有丰富的癌瘤外治经验。 oO4 Wwi  
1983年起连续3年自编教材举办省级中医肿瘤专科班;1989年起至今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开办《中医肿瘤学》选修课;近2年主讲全国继续教育项目“中医肿瘤临床研究新进展”高级研修班;2006年起率先在大学开办《中医肿瘤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先后负责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项,目前在研3项,为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十一五”支撑项目负责人;研制抗肿瘤系列中成药莲花片、鹤蟾片等已批准投产,曾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等奖及广东省中医局科研成果二等奖;个人出版了《常用抗肿瘤中草药》、《癌症的中医饮食调养》、《肿瘤治验集要》、《中医防治癌瘤荟萃》、《中医肿瘤食疗学》、《临床中医肿瘤学》、《中医肿瘤学》等专著,并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迄今,已在国内外招收硕士及博士研究生26名。 l*|^mx^Q  
基于在医疗、科研、教学中的杰出贡献,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卫生事业突出贡献”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肿瘤治疗中心主任。近10年来,多次赴澳大利亚、荷兰、德国、日本、美国、东南亚和港澳地区讲学并接待来访学者,为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系聘任的首位外籍博士生导师。 G w$sL&1m\  
林丽珠教授  oA kF  
林丽珠,女,广东省汕头市人,1962年9月出生。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肿瘤教研室主任,大肿瘤科主任,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中晚期常见恶性肿瘤,尤致力于支气管肺癌、原发性肝癌、大肠癌、乳腺癌等的综合治疗研究;重视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研究,提出将生存质量的研究引入到中医肿瘤学的疗效评价领域中,开展中医肿瘤学的疗效评价系统研究。制订《中医肿瘤学》教学大纲,编写教材,讲授课程。曾获医学院“最受欢迎任课老师”、“派南振兴中医奖励基金”优秀教师等奖励。 ?[K+Ym+  
主持的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关于“提高肺癌中位生存期的治疗方案研究”获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关于“中医肿瘤疗效标准的评价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参加的国家“八•五”攻关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现主持科技部“十一五”支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论著5部。已招收研究生15名,协助培养研究生超过10名。个人获2006年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为全国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学术继承人,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专家继承人,广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广州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等。担任多家杂志编委。多次组织举行全国、全省的学术会议。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 wR?M2*ri  
叶小卫副教授 `A)9   
叶小卫副教授,男,1964年8月出生于广东省饶平县。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肿瘤学方向)硕士生导师、兼任第一附属医院一肿瘤科副主任。 IwIk;pB O  
长期从事肿瘤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尤其在肿瘤的介入微创诊疗及肿瘤急症的治疗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曾于2001年由国家教委公派赴意大利波洛尼亚大学医学院研修内科及导管介入治疗一年。现主持、参与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卫生厅等多项课题,在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并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U3+{!}gn  
吴玉生副教授 ~O)Uz|  
吴玉生,男,广东揭阳市人,生于1956年12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一肿瘤科副主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恶性肿瘤临床工作24年,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介入科专业进修,对肺癌、肝癌、大肠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积累了较丰富的诊疗经验,对运用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综合手段治疗中晚期癌症有独到的临床经验;先后发表《肺癌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等专业论文10多篇,著有《常见肿瘤病中西医诊疗与调养》等专著;主持和参与“金福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现兼任广东省医师协会肿瘤专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SQ8,Y,  
李永浩副主任医师 bN$!G9I!,  
李永浩,男,广东省梅县人,1961年5月出生。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肿瘤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先后在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肿瘤科和现单位工作,期间曾于1987~1990年攻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从业以来一直参与中医肿瘤内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中晚期恶性肿瘤以及放、化疗毒副反应的防治。对中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如癌性疼痛、恶性胸腹水等的治疗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较有心得。主持或主要参与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业论文多篇,曾参编《现代中医肿瘤学》(副主编)、《临床中医肿瘤学》(编委)。迄今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 BHE((3  
蒋梅副教授 \vB-0w  
蒋梅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女,1972年7月出生于广西桂林市。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学教研室副主任,兼任二肿瘤科副主任。199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本科,2002年获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临床硕士学位。长期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防治和教学一线工作,主要进行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对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业务熟悉,发表与本学科有关的学术论文多篇,主编及参编《中医肿瘤学》、《中医预防医学》、《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等相关论著、教材多部,主持、参加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广东省科技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等各级科研课题多项。 ^IxT.g  
刘展华副教授 B8^tIq  
刘展华副教授,女,广东潮州人,生于1965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专业硕士导师,从事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近二十年,曾在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从事肿瘤内科的学习,内科基本功扎实。主要研究方向为肺癌、肝癌、大肠癌恶性肿瘤的中医药治疗。担任五年制本科肿瘤方向班现代肿瘤治疗学主讲教师,获“最受欢迎临床带教老师”,“临床教学查房三等奖”等奖励,近三年协助培养境内硕士研究生六名,境外研究生3名。主持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斑蝥酸钠治疗肺癌的机理研究”,参与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提高肺癌中位生存期的临床治疗方案研究”、“十一五” 攻关项目“老年肺癌治疗方案研究”、 省中管局“清肝健脾法结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等科研课题六项,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0多篇,参与编写专著多编,包括教材《中医肿瘤学》《临床中医肿瘤学》、《现代中医肿瘤学》、《鼻咽癌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疑难病中医治疗学》。 .(,4a<I?%N  
黄学武副教授 zv]-(<B  
黄学武,男,广东省广州市人,1970年4月出生,硕士学历,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科副主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其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十余年,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中心的青年学术骨干,衷中参西,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癌毒”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擅长使用“以毒攻毒”法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推崇“带瘤生存”“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临床上,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肝癌、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具有丰富的经验;曾多次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参与编写了广东省本科生教材《中医肿瘤学》;长期担任大学本科生的教学及临床带教工作。 iAX\F`  
中西医结合临床——妇科学 j w)Lofn  
本学科是在我院中医妇科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 ~a[]4\ m;  
从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罗元恺教授于1956年始建中医妇科学始,已开展了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的研究。1981年我院中医妇科学专业成为首批中医妇科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开始招收培养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专业研究生。罗元恺教授是首位中医妇科学博士生导师,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E/ <[G?  
主要研究方向:⑴补肾健脾防治自然流产研究: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从分子与基因水平研究中医药安胎的机理,探讨中医补肾法对妊娠期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调控。⑵补肾活血调经助孕的研究:围绕月经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进行综合性研究,补肾疏肝法治疗黄体不健;补肾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免疫性不孕;中药配合放射介入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并研究其治疗机理。⑶妇科痛症、血证与妇科肿瘤的研究:对异位妊娠、盆腔疼痛、妇科肿瘤的辨证论治规律及治疗机理进行临床与基础研究。各方向研究紧密针对妇科常见病与疑难病,处于学科前沿,对保障妇女生殖健康有重要意义,具有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与优势。 _M+'30  
现有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博士生导师邓高丕教授,硕士生导师陶莉莉教授、严英副教授、李道成副教授。 Tw{H+B"uVz  
1997年本学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211重点学科;2000年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2年进入国家级重点学科的行列,并于2006年顺利通过验收。 ,#1 ke  
承担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中医本科、中医本科妇科专业方向、七年制中医专业、非医攻博、硕士博士研究生班等各层次的教学任务。 WYQJ +z5  
近5年获得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30项,厅局级课题19项;主编本科教材5部,副主编教材1部。主编或副主编著作24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 FX"%  
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是国家级和省级的重点专科,设有月经病、子宫内膜异位症、防治流产、不孕症、妇科肿瘤和妇科痛证等专科门诊,年门诊量15万人次;有两个住院病区,共64张病床,年出院2200人次,拥有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超声多普勒等专用设备,开展了放射介入、超声介入、宫腔内人工授精等治疗。具有鲜明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特色。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临床与研究基地。 bh&,*Y6=  
主要专业课程:《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医妇科学》、《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生殖免疫学与内分泌学》、《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等。 @^y/V@lDm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和中医妇科学专业共招收了博士研究生29名,硕士研究生78人。 *hAeA+:  
邓高丕教授 G qI^$5?  
邓高丕,男,广东省信宜市人,1960年3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专业,1988年3月~1989年2月读研究生课程一年,1991年6月~1992年5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进修妇产科临床一年,2003年8月~12月在香港中文大学任访问学人。 2h V#3i  
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副主任、第一附属医院一妇科主任;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编委、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编委、,国家核心期刊《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和《新中医》杂志编委、全军卫生技术资格考试命题委员会委员、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评审专家、广东省药品注册审评专家、广东省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专家、广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广东省和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4 !%'~  
一直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妇科的医教研工作,研究方向主要为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自然流产、妇科肿瘤等;2002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0年和2004年各获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01年和2006年各获广州中医药大学应用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2005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主持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厅级科研课题,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国家、省部、厅局级等科研课题30多项;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2项(评价均为“国内领先水平”);出版著作15部(主编4部、副主编4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已招收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5名,培养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者6名。 Wiqy".YY  
陶莉莉副教授 AC=cz!3iB  
陶莉莉,女,江西省南昌市,1962年8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教研室副主任、二妇科副主任,副教授,中西医结合妇科硕士生导师,“千、百、十”校级培养对象,从事妇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二十余年。 \^kyC1  
主要从事生殖内分泌专业,在不孕症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促排卵、腹腔镜手术配合中药、中药配合人工授精辅助生育技术在治疗女性排卵功能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男女免疫性不孕、男性少弱精等不孕症,取得明显疗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取得明显疗效。开展了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的中药更年安类雌激素替代治疗,有明显疗效。 ^lT$D8  
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主持厅局级课题4项,参与各项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论著5部。获专利1项。 aW7{T6.,  
严英副教授 )^uLZMNaI  
严英,女,籍贯四川,1963年5月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她长期在临床一线致力于中西医结合诊治妇科疑难和常见疾病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疑难和常见疾病方面有丰富经验。尤其对不孕症、妇科肿瘤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深入研究和独到经验,擅长于腹腔镜、宫腔镜及各类妇科手术操作。近年来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1项、广东省科技厅课题1项,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科技厅课题4项。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在各级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5部。讲授研究生、本科等各层次《中医妇科学》《女性生殖内分泌学》和《妇科疑难病现代中医诊断与治疗》等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13名。 $jb0/  
李道成副主任医师 e0HG"z4  
李道成、男、湖北鄂州市人、1967年10月出生、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妇科硕士导师。 Z&=K+P  
能够熟练处理妇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擅长妇科急症、重症的处治,尤其在妇科肿瘤方面有较深的研究,熟练掌握妇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规范,能够熟练进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外阴癌根治术等高难度的妇科手术,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擅长妇科腹腔镜和宫腔镜手术。发表妇科学术论文12篇。主持省级课题2项,厅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5项,厅级课题2项。 2#LcL  
中西医结合临床——口腔医学 e| (jv<~r  
中西医结合临床(口腔医学)专业于2007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广东省中医院校最早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口腔医学)硕士点。 l^ni"X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骨质疏松对牙种植术的影响及中西医药物干预的研究,对中西医药物对牙槽嵴疏松患者牙种植术的影响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采用动物实验及细胞、蛋白水平对药物作用机理进行研究;(2)错颌畸形矫治中牙周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采用动物实验研究玉女煎与派丽奥对错颌畸形矫治中牙周病的防治效果;(3)中药对口腔粘膜病(口腔炎,复发性口疮等)的临床研究。课题组长远研究方向为:口腔常见病(牙周病、口腔炎,复发性口疮等)常用中药制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本硕士点研究特色是:充分发挥我校中药制剂技术平台的优势和实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口腔粘膜病,牙周病等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提高临床疗效水平。 ,~FyC_%*  
导师组成员:景向东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改玲教授,硕士生导师。 5+GW% U/  
教学、科研技术人员情况:本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思想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获硕士学位的教师6人。采取指导教师个别指导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既明确导师和指导小组的指导作用,又要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h)q:nlKUW  
教学、科研成果及临床诊治经验、特色:在教学科研方面,本课题组一直承担着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五官科的中医口腔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近五年来,本课题组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教科书1部,负责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课题2项,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4项,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2项。在临床上,充分利用我院中药制剂技术平台的优势,尝试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口腔牙周病,骨质疏松导致的牙槽骨萎缩,以及粘膜病等,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PG9won5_  
研究生主要课程:除按学校要求必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国语(英/日语)、医学统计学等课程外,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分别设实验动物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现代病理技术、医学计算机、现代生物技术、临床检验方法学选择与评价等课程,专业课为中医口腔学、口腔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临床专业课程。 !%NxSJ  
招收研究生情况:本硕士点拟从2007年开始招生。展望今后中医口腔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向,我们将根据教医研工作的需要,调整课程的设置并加强对临床操作技术的掌握,使中医口腔这—传统学科注入时代信息活力,与我校其它各门专业学科的发展同步相适应。 =1lKcA[z  
景向东主任医师 g/so3F%v .  
景向东,男,河南省南阳市人,1967年5月出生。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口腔医学)硕士生导师。现为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理事、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口腔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2004年被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和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聘为学术学位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并被聘为广东省、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Q;5A;sr2  
199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口腔系,并取得了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从事口腔临床工作十多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钻研业务,对技术精益求精。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青年学术骨干。主要擅长口腔种植牙专科等。讲授《中医口腔科学》。积极探索把中医药应用于口腔临床,主持、参加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主编教参一部。 ;h_"5/#  
王改玲主任医师 mSAuS)YD  
王改玲,女,河南省郑州市人,1966年5月出生。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口腔医学)硕士生导师。现为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委员。并被聘为广东省、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8Uvf9,I'  
199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口腔系,开创了我院口腔正畸专科,从事临床工作16年,利用国际上先进的口腔固定正畸技术矫治青少年各类牙齿排列不整齐、哨牙、暴牙、“地包天”等错颌畸形。积极探索把中医药应用于口腔临床,特别是应用于口腔正畸方面。主持的广东省科技厅省科技攻关课题和省中管局的科研课题都是把中药应用于正畸治疗。主持、参加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副主编教参一部。讲授《中医口腔科学》。 ,JT|E~P?8  
药剂学(100702) k+44ud.j  
席萍教授 ={b/s31H:  
    席萍,女,籍贯:湖南,1953年生。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药学专业。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主任药师,中药学硕士导师。学科研究方向为新药研究与临床药学。从事药学工作33年,熟悉药学基础理论,通晓药物学、药理学专业知识,在药物制剂学和药理学方面有较深造诣。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市级中标课题10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本,带教研究生4名。同时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委员会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医院药学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医院管理委员会常委。 y-}lz#N  
中药学(1008) 2GcQh]ohc  
唐洪梅教授 ]Ole#L z}Q  
唐洪梅,女,广西桂林人,1970年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专长为中药新制剂新剂型的研究开发及中药安全性评价。 /`0*!sN*5  
1992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2004-2007年在职攻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学位。 a=k+:=%y  
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副主任,教授,分管医院制剂生产科研及开发;中华医学会制剂分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XZuJ<]}X,  
主持各级科研课题8项。2005年科技部子课题“中药饮片用法与用量的标准研究”;2005年广州市科技局“肠激安肠溶胶囊治疗腹泻型IBS临床前开发”;2004年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麝冰菖控释双层膜抗缺血性脑损伤临床前开发”。广州中医药大学校级总体规划重点项目“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及机理研究”等。主要参与课题11项: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麝香配伍冰片对脑缺血后血脑屏障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排名第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参与研究的“炎痛宁喷雾液治疗软组织损伤并感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粤科鉴字[1996]第250号)及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制的“双柏炎痛喷雾液”获国家三类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批文(2001ZL005)。 KO<fN,DR  
任编委编写《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临床用药手册》,2003年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带教研究生多名。 zzuDI_,/  
吴启端副主任中药师 B4R!V!Z*  
吴启端,女,广东汕头人,1967年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中心副主任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理研究及中药新药开发研究。 <\?ySto  
1991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多年来主要从事中药药效学研究、有效成分分析及中药新药开发研制等方面工作,先后主持及参加课题20多项,其中参加课题“炎痛宁喷雾剂治疗软组织损伤并感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997年通过了广东省科委主持的成果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石菖蒲醒脑开窍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2003年通过成果鉴定,达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参与申请专利4项,其中2项已经被授权发明专利;参与研制的中药新药已经有2个取得临床批文;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多篇。 fyx-VXu  
已招收硕士生3名,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多名,并担任七年制硕士生基础导师。 WUAjb,eo  
魏刚副主任中药师 knpb$eX4  
魏刚,男,四川内江市人,1969年9月出生,副主任中药师,中药学专业导师。学术特长:中药制剂开发与中药指纹图谱分析。 &6,GX7]Fo  
     1991年工作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主要从事中药新药研究、GC-MS特征指纹图谱分析以及科研管理工作。负责中药新药“双柏炎痛喷雾剂”及多项省级课题的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其中《炎痛宁喷雾剂治疗软组织损伤并感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通过成果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获1997年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痰证辨证标准的客观化研究》获1999年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石菖蒲醒脑开窍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2003年通过成果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获2006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在国内较早利用GC-MS开展中药特征指纹图谱的研究,构建中药(南药)GC-MS指纹图谱的技术平台,处于先进水平,GC-MS相关学术论文被国内同行引用达160余篇次。发表论文90余篇,4项药学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_< 69d  
柯雪红副主任中药师 %|Gi'-'|b$  
柯雪红,女,籍贯:广东茂名,生于1966年9月,副主任中药师、中药学硕士导师。学术特长:中药新药开发及药物分析。 A,M RK#1u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院实验中心主要从事中药新药开发及药物分析研究工作,擅长于中药成分定性、定量分析。近年来建立多种药物成分测定方法及中药指纹图谱。主持科研课题3项,参与各级科研课题8项。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20多篇。现招收3名研究生。 GC H= X  
成果奖励 Mq42^m:qe  
2006年获一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j*Q/vY!T  
中药新药“加味双柏止痛喷雾剂”、“舒金克喘胶囊”的开发研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批文。 Gp$[u4-6M6  
“石菖蒲醒脑开窍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2003年通过成果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 nTY`1w. ;  
黄月纯副主任中药师 0gHJ%m9s  
黄月纯,女,广东省河源市人,1968年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中药师,中药学硕士生导师。1991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长期从事中药质量分析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制剂(新药)质量标准研究与指纹图谱分析。①主持广东省科技厅课题《HPLC建立中药(南药)指纹图谱的技术平台研究》,深入系统开展广藿香、阳春砂仁、广陈皮等著名南药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学探讨,相关成果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②在国内较早开展中药汤剂指纹图谱的方法学研究,主持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当归补血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有效部位的指纹图谱研究》,以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等为示范研究对象,探讨建立中药汤剂指纹图谱与物质基础研究关联的新途径。③中药制剂(新药)的质量标准研究,建立了50余个医院制剂的质量标准,尤其针对袁氏生脉成骨片、通痹合剂等医院特色制剂,提出利用HPLC指纹图谱同步控制原药材与制剂的质量,确保临床疗效的稳定。④主要参与多项广东省科技厅课题《GC-MS建立中药(南药)指纹图谱的技术平台研究》、《调经止血胶囊临床前开发研究》、《当归补血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学开发研究》等的研究。⑤发表论文40余篇,第1作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W$N_GR'4  
曾惠芳副主任中药师 dnNC = siY  
曾惠芳,女,广东省蕉岭县人,1965年2月出生,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中药师,属中药学学科、中药专业导师;擅长制剂工艺技术及其质量管理,主要从事医院中药制剂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现主持在研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课题一项,完成主持广州市科学技术厅课题一项,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6篇,其中第一作者11篇;主编和参与撰写出版专著5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预计2008年招收研究生1人,主要进行中药制剂工艺研究。 b.h~QyI/W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 kX\t0'=]  
王芳军副主任医师  }Q`Kg8L  
王芳军,男,湖南衡南人,1962年8月出生,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广州中医药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导师。在周围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乳腺疾病及骨关节疾病影像诊断方面有一定特长。主持和主要参与科研课题20余项,获省及大学科学技术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20多篇,多篇分获省科协、市学会及杂志社优秀论文奖。担任医学影像学教学多年,获“受学生欢迎的任课教师”称号,招收硕士研究生3名,已协助指导博士1名、硕士10多名,主持和主要参与教学课题5项,建立骨关节放射诊断学网站课件,参与主持编写《临床医技学》教材,任副主编兼学术秘书。参与组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影像专业委员会,参与主持省级及国家级学术大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6次,主编论文集或讲义5部。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在本学科内享有一定的学术地位。 w48T?  
张昌政副主任医师 2#@S6zc  
张昌政,男,1962年10月生,籍贯:湖北省宜昌市。现任影像放射科副主任医师,专业方向为:影像医学及核医学。1986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6年制医疗专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2004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他中西医理论知识全面,基础扎实。不间断从事临床医学影像诊断21年,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为本科室及教研室的专业及业务骨干。他注重知识不断更新,X线、B超、CT及MRI等多种影像诊断手段知识全面,近几年专业研究主要集中在胸部、骨关节及乳腺疾病综合影像诊断。他参加本专业各类别教学近20年,曾获PBL观摩教学公开课2等奖。现主持省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1项,曾参与各级课题10项,公开发表专业及教学论文18篇。参编教材1部。 <X j:c2@  
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8) ?;+=bKw0  
本学科于2006年获准授予硕士学位权; sL~TV([6/  
主要研究方向:近期:临床检验诊断学生化酶学检测、男性不育精液生化检测等中西医结合临床检验诊断价值研究,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男性不育等实验室检查在中医辨证论治方面的应用。中医院校的检验专业具有西医院校无法比拟的中医优势,可为祖国的传统医学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比西医院校的检验诊断学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适逢广东省“十一五”规划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指示,将检验医学融入祖国的传统医学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具有明显疗效,我们将抗CCP、ENA、dsDNA的实验检测应用于诊治和疗效观察取得较好效果。男性不育症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病因复杂,精液分析是对男性生育能力评估的重要依据,男性不育症的诊断仍普遍依赖传统的精液常规检查。目前研究表明,精子的综合质量如精子顶体功能、酶活性、液化程度、密度及精道的通畅性等等与能否受孕密切相关。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治,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临床上大多数男性不育患者无明显的症状、体征及其他异常脉证,给辨证施治带来困难。通过进行男性不育实验室检测可寻找中医辨证分型实验室依据,为男性不育症的中医治疗奠定更科学的理论基础。此方面国内研究非常少见,将检验应用于中医辨证分型更无相关报道,缺乏规模性及系统性,本实验室在检验与中医相结合方面的研究处于前沿。 f`p`c*  
长远研究方向: FM0)/6I'x  
1、在研究男性不育精液酶学检测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此类试剂,弥补此类试剂稳定性差、操作流程复杂等缺点,并努力开发精液检测的质量控制,填补临床检验在此方面的空白。 "f~S3?^!2  
2、在男性不育、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基础上,研究肿瘤、白血病、感染性疾病等中西医结合的疗效监测。 +uKlg#wqc  
周迎春副主任技师 ]&yO>\MgJB  
周迎春,女,湖南衡山人,1969年3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副主任技师,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专长为生化酶学检测;长期从事医学本科、硕士生课堂教学及大专院校临床检验学生实习带教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参与、承担各级课题近十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篇。招收研究生一名;为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临床实验室管理学会委员、广东省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成员。在学会中承担生化、中西医结合学术工作。对临床检验诊断学生化专业、中西医结合应用具有一定的影响。 Mmbb}(<  
麻醉学(100217) B!! xu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是以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学科,临床一级科室。本学科麻醉学专业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研究方向有:1 围手术期心肺保护;2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3 针灸镇痛辅助麻醉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Y j_@=   
硕士研究生导师,马武华,科主任,医学博士,副教授,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培养对象,广州中医药大学“十大杰出青年”。兼任广东麻醉学会常委,广东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工作委员会常委,广州麻醉学会常委,广东疼痛学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库专家,《临床麻醉学杂志》 审稿专家, 广东省药品审评专家库专家,广东省政府采购专家库专家。 }Nl- 3I.S^  
一、医疗: 已开展手术麻醉包括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神经外科、胸外科、骨科、普外科、乳腺科、泌尿外科、妇科、肛肠科、耳鼻喉科、眼科、肾移植科、门诊介入治疗、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等。全麻比例接近40%。开展的常规麻醉技术包括气管内麻醉,气管内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连续腰麻,神经阻滞麻醉(颈丛、臂丛及连续臂丛),针刺麻醉,血液保护,控制性降压,有创动、静脉压监测,麻醉深度监测,肌松监测,麻醉气体监测,即刻血气分析,血糖监测,凝血功能监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 彩超定位下的穿刺技术和超声心功能监测技术。临床麻醉:已超过12000人次/年,其中手术麻醉近8000人次/年,无痛人流约3500人次/年,无痛胃肠镜近1000人次/年,术后镇痛约1000人次/年,带有中医特色的疼痛门诊:5000-6000人次/年,急救复苏:180-200例/年。 E92dSLhs5  
二、教学: 3A4?9>g)KU  
每年承担教学近200学时,包括博士班、七年制硕士班,中西医结合本科班,中医本科班,夜大、护理本科班,每年接受博士生、硕士生、轮科生、进修生、约140人/年。 每月四次专题讲课及病案讨论。每周一次的英语学习。 #; E,>0  
三、科研: jIZQ/xp8_  
麻醉科目前正在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2项,广州中医药大学创新基金课题2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1项。已完成的广东省卫生厅、大学和医院的科研项目有6项。正在参与的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中医药局和大学的科研项目有3 项。在国内医学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20多篇。 !V Zl<|  
四、成果: /81Ux@,(e  
围术期血液保护 2003年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荣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异丙酚对心肌收缩性能的实验和临床系列研究》获中山医科大学医疗成果三等奖; 《手术室实习专题网站》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参与的课题《异丙酚麻醉基础与临床》获2000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胸腔镜术在胸心外科应用系列研究》获2005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eek5Xm  
五、专利:我科共获得国家专利3项。 >6=yxCJ  
六、专著: KKa"Ba$g  
1主编 《手术相关医护人员英语口语》,正在主编《围麻醉期风险与处理》 Bca\grA  
2副主编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9,82Uta  
3参编专著7部 7w|W\J^7r  
研究生主要课程:麻醉学,病理生理学,麻醉药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现已毕业研究生2名,在读研究生7名。 Vg\EAs>f  
马武华副教授 }a"T7y23  
马武华,男,江西人,1967-12出生,医学博士,副教授,麻醉学硕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培养对象,200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十大杰出青年”。 兼任广东麻醉学会常委,广东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工作委员会常委,广州麻醉学会常委,广东疼痛学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库专家,《临床麻醉学杂志》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品审评专家库专家,广东省政府采购专家库专家。 8 ]dhNA5  
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擅长各种危重病人围术期的麻醉和管理。如骨科高龄病人的麻醉处理,心胸手术麻醉管理,肝、肾移植手术麻醉管理,普外各种病人的麻醉管理,嗜铬细胞瘤手术麻醉管理,婴幼儿手术麻醉管理等,擅长放置Swan-Ganz导管技术,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困难气管插管技术,控制性降压技术,各种深静脉置管术。近十年来一直担任中山大学医疗系,麻醉专业,公卫专业,营养专业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七年制研究生和五年制本科生的大课讲授,并连续8年担任科内医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专业外语的教学。 p44d&9  
大力倡导并推广住院医生16小时培训制度,总住院医生全日值班制度和复合人才的培训制度(医疗、教学、科研、外语齐头并进,院外各专科医院轮训)。 6fY(u7m|p  
有良好的科研能力,主要研究方向:围术期心肺保护、血液保护的研究和针灸镇痛辅助麻醉的临床及机理研究。 hqFK2 lR  
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有: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创新基金课题1项。已完成的广东省卫生厅、大学和医院的科研项目有3项。正在参与的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中医药局和大学的科研项目有4项。 G|'DAj%  
主持的课题《异丙酚对心肌收缩性能的实验和临床系列研究》获中山医科大学医疗成果三等奖,参与的课题《异丙酚麻醉基础与临床》获2000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胸腔镜术在胸心外科应用系列研究》获2005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在国内医学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80多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专利一项 。 *r?g&Vw$m  
主编专著一部,副主编专著一部,参编专著7部。现已毕业研究生2名,在读研究生7名。 4NQS'*%D  
离线liyang_641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9-20
都很强啊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9-21
那是啊,毕竟是广中医的嘛,而且还是一附院的。
离线ianmylove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9-21
太全了~ w_ kHy_)  
只有其中一部分招人哦今年~
离线wangyujie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09-21
好多啊
离线gz09ky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9-03-01
很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