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启用新域名www.gzhucm.com,请继续支持我们
切换到宽版
  • 5487阅读
  • 23回复

[其他]你知道要怎么学中医吗?中医知要 (中医不传之秘,能得多少全凭个人领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丌山乙丁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10-07
识身方得养生图
1.中医看人是“神气”和“形器”的合体,要懂平人,要分清楚人不同的年龄和体质,这是基础。切莫把西学的人体生理当成正确的,更不要把西医解剖学器官等同于中医的“形器”所指,中医的形器的名称已被错用,要忘掉西医解剖学器官组织名称记住功能。西医顶多算是半个中医,视而不见“神气”。中医的形器不需要解剖人体就可识辨,可以看看杀猪宰羊,形器的构造皆与人同理。不懂隧经络穴不会明白中医的“神气”,不得养生之法。
医明阴阳五行术
2.现在中医院校的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是本西医写给学中医人的“妖书”,阴阳 五行 藏象 经络 没一个是完全对的,错误的说法比正确的还多!如果想学好中医,请好好好识字背典,以《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为第一重要。内经精熟,自然可以知道那里得见《外经》,中医不会对“脑”“脊髓”“神经”“睾丸”等等形器等视而不见而大讲“毛发长”。识字很重要,只要识字书读一遍可见其义(你认识这个字吗?http://www.zhongyi.cc/thread-90879-1-1.html),如果不识字,书读千遍其义自现。
3.四诊中脉学一定要学好。脉学不精,不见未病。
4.中医治疗病的手段实质就一条,通过经络以气摄氺,运用阴阳五行之术,实泄虚补。经络气氺道,穴为天之窍。针灸 拔罐 刮痧 用药都如此,都要学。如果用药一剂之内不可超过11味药,人命关天,莫拿患者试药!大部分内容《内经》已释。
5.中医以手术治疗伤(疾),是以“形器”修复为要(药),仍就是通过经络以气摄氺,运用阴阳五行之术,进行补实(补阴,阴成形),如果用药不得伤津。
救人于难莫取黍
6.对待患者一视同仁,莫以钱财为标准,中医治病调神至关重要,不信者可以不治,莫为钱财不可为而为之。以求财为目的者,恐走入旁门左道,最终不得善终,求财者还是远离此道为好。

汉字在,中医在;道法术,德承载。有缘人,字明白;冬将至,春会来。

中医知要 (中医不传之秘,能得多少全凭个人领悟)

习医者制训---医之道德  
       道

   识身方得养生图
   医明阴阳五行术
   救人于难莫取黍
   匪人不传牢记住 
 
       德

   得入法门习医道
   精研天道人与药
   善行救人扶社稷
   为国尽忠心记牢  

据传1. 大医无药
      挠一挠 泡一泡 不用吃药  摇一摇 敲一敲 百病皆消
据传2. 内外经
     习内经 得药法 习外经 得手术 
 据传3. 中医讲生不讲死。
      这是中西医不可调和的区别,中医以“识身方得养生图”为基础,西医以人体解剖为基础。不可以误学西医解剖后“机械”的看人,要有长生观。是故要知命,长生讲的就是命---有生有死----由生到死,人人天命一百二十年。
据传4. 中医的讲的精气 形器
      精 --------对应现代理解是物质
      气---------对应现代理解是能量  
      形器------对应现代理解是组成身体的组织、器官
据传5. 中医的阴阳
      得见者阳,可知者阴,是故 阳刑虚 阴成形。阴阳一体两面,不对立,更非矛盾体两方面。
据传6. 中医的五行
      源于上古,是调和阴阳之法,亦是治病(非疾,伤)唯一之法术。
据传7. 中医的病 疾 伤 
     病----气滞为病---------- 阴
      疾----形体变化为疾-----阳
      伤----失力为伤 ---------合
据传8. 藏象脏腑各有所指
       五藏 不是五脏  藏和脏不通假
       五脏 属阴 主形器 对应五藏 为阳 主神气
据传9.切诊之一 脉诊
        脉诊的三部九候
    三部 人迎  寸口  太溪 每部又分三处
    可知  气    精    氺  在十二经状态  
    脉诊结果远比B超、CT等精准,B超、CT等是扪术的延伸。



[ 此帖被丌山乙丁在2010-10-31 16:16重新编辑 ]
识身方得养生图 医明阴阳五行术
救人于难莫取黍 匪人不传牢记住
离线hanna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10-08
说得对,但是上工难当,有缘人难为啊~
“以《皇帝内经》和《本草纲目》为第一重要”,有人说《神龙本草经》比起《本草纲目》有神得多!
我要幸福!
离线丌山乙丁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10-12
回 1楼(hanna) 的帖子
怎么说呢,其实《神龙本草经》365味药足以治90%的病。 但如能背下《内经》,怕是想多于90%吧。
《神龙本草经》和《本草纲目》最大的区别 不是药数量的多少 而是《本草纲目》这本书本身就是药,是调神的要药。(中医治病第一要是调神啊。)
识身方得养生图 医明阴阳五行术
救人于难莫取黍 匪人不传牢记住
离线jjlhy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10-12
楼主学好了再说吧。我看未必是对的。
离线丌山乙丁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10-12
回 3楼(jjlhy) 的帖子
庸医看不懂是正常的。
识身方得养生图 医明阴阳五行术
救人于难莫取黍 匪人不传牢记住
离线jjlhy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10-12
“现在中医院校的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是本西医写给学中医人的“妖书”,阴阳 五行 藏象 经络 没一个是完全对的,错误的说法比正确的还多!如果想学好中医,请好好好识字背典,以《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为第一重要。”

口水战我懒得理。
本草纲目有的内容现代证明是错的,学中药的同学应该知道。黄帝内经也只能说奠定了理论基础罢了,并且很原始的。
学医就该系统的学,邓老的父亲邓梦觉也是一名中医,50多岁就逝世了。如果他没系统学过,他(邓铁涛)很可能也没有现在的成就。
下面是邓铁涛的话:“30年代的学校教育很重要,相比之下受过学校教育者比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者易出成就。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基础知识,一个人的中医涵养难以提高。”
  一味强调《黄帝内经》,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胡万林那么“厉害”。
离线丌山乙丁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10-13
回 5楼(jjlhy) 的帖子
不提邓铁涛还好,提到他更来气。邓铁涛的话:“30年代的学校教育很重要,相比之下受过学校教育者比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者易出成就。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基础知识,一个人的中医涵养难以提高。”没错,但你得学对的东西。
 

经络不懂,搞了个五脏代替五行说。
  “1.五脏功能是连属人体的中心
    五行学说应用于人体其实就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行配人体有脏、腑、体、液、窍、声、
    神、志等种类,而五脏是这张配属表中的核心,其他全部是由五脏派生出来的下位概念,其生克是以五脏为中介的。”
“方法学特点是:
    1.在实践的基础上保留五的配属系统。人体五脏系统的划分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并非为配属五行而分成五类,故五脏相关学说保留中医五脏系统的结构。”

错误观点。

肺肾双数,去其一,人会如何?脾切除,如何辨症? 脾切除不会是改成5减1脏学说吧?
识身方得养生图 医明阴阳五行术
救人于难莫取黍 匪人不传牢记住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10-14
Re:回 5楼(jjlhy) 的帖子
楼上,我看不懂你的论点跟论据的关联。


引用第6楼丌山乙丁于2010-10-13 18:14发表的 回 5楼(jjlhy) 的帖子 :
肺肾双数,去其一,人会如何?脾切除,如何辨症? 脾切除不会是改成5减1脏学说吧?
.......

我只选这一句说说看法:
我所理解的《中医基础》里面有说:中医的五脏并非绝对对应解剖学上面的脏器,而是对应一个功能系统结构。
例如说心主血脉,里面的“心”就包括了心脏、血管、血液、心脏泵血功能等这些方面;
而脾主运化,里面的“脾”就应该包括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糖、脂肪、蛋白的相互转化并且供应机体需要等这些方面;
。。。。。。

于是,就算肾切除一侧,只要剩下的肾脏功能足以维持人体正常运作所需,人的“五脏”还是没有变化,阴阳依然可以平衡;
一侧肺切除,“肺”还是具有“司呼吸”的功能。
五脏如此,术数也该是如此,我个人认为,中国人哲学里面的“数”并不与解剖意义上的单双有必然的对应。

另外,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基本态度就是要宽容待物。邓老的观点无论正确与否,只是代表一家之言,既不应该神化更不应该鄙弃。
要知道,无论是“地心说”还是“日心说”,都只是特定时代的特定产物。
再者说,在现实的社会,你要否定一样事物,必先具备有超越该事物的水平才好说话,不然空口说大话也只是显得狂傲,仅此而已。

大家纯粹讨论讨论,不要那么大火药味。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
离线丌山乙丁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10-14
在广中医坛子反邓的学说似乎是不合时宜。
“于是,就算,只要剩下的肾脏功能足以维持人体正常运作所需,人的“五脏”还是没有变化,阴阳依然可以平衡;
一侧肺切除,“肺”还是具有“司呼吸”的功能。”
肾切除一侧,肺切除一侧脉诊的情况是什么样?
脾切除的脉诊情况又会如何?
是不是脉诊也该取消?

“邓老的观点无论正确与否,只是代表一家之言,既不应该神化更不应该鄙弃。”

学医者,当知之为知之,岂可自以为是而误后人?

识身方得养生图 医明阴阳五行术
救人于难莫取黍 匪人不传牢记住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0-10-16
个人理解,脾这一个器官如果被切除的话,那么人体的生理状态多少是有改变的,对应中医来说就是阴阳平衡的状态有所偏颇。
再强调一次说,西医的器官与中医的脏腑不绝对对应,中医的五脏更类似一个于功能系统的概括象征,因此中医的脉诊还是存在。脾住运化的功能或许会降低,但不会说因为该器官被切除而随之消失。
当脾脏运化系统因为脾这一器官的切除而出现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时候,中医理解可以为脾运化能力不足,人的营养状态不好,那么相应而言可能出现中医所说的濡脉甚至芤脉。
至于其它相关观点,我觉得你还是先把别人的说话认真听进去。

再再强调,中医以人为本,大医就应该胸怀宽广一点。何谓“专断”?何谓“兼善”?希望所有中医学子都能仔细考虑这两个词的含义。
学术上的论点,你可以不赞同,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你也可以否定并推翻。
起码我个人觉得作为一个中医最基本的学习态度,最基本的素质就该有“兼容”这一点吧。
我也不是狂热支持邓老学说的一份子,个人只是觉得能够获得国家名老中医的殊荣,就应该有值得我们年轻后辈们认真学习的经验及理论知识。
 
何谓“当知之而知之”?现在无论各个学术领域,都没有绝对权衡对错的“唯一标准”,试问你又怎么知道自己的理解一定是正确的而别人的理解就不正确?怎样才算“知”?怎么才算“不知”?
我想先请教一下楼主,在你手中治愈了多少救活了多少病人?楼主你现在的医术水平达到怎样的一种境界?
套用现代的说法就是“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假如你具有“活人无数”的神妙医术,那么自然很多人会认同你的能力和你的理论所具有的价值。
假如你治病的水平不如邓老,那么你觉得自己还有足够底气评价邓老一无是处吗?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