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启用新域名www.gzhucm.com,请继续支持我们
切换到宽版
  • 1319阅读
  • 2回复

方剂学重点(限选2011年1月考试配套)免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鹦鹉虫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1-11
http://www.gzhtcm.com/bbs/read.php?tid=71229
考试真题链接
1.简述归脾汤中用补气药的意义?
归脾汤中用黄芪,人参,白术等补气药的意义有3点:(1)益气补中健脾,以治脾虚之证。(2)益气生血,以治心血不足之证。(3)益气摄血,以治脾虚气不摄血之出血证。
2.简述龙胆泻肝汤中配柴胡、生地、当归的意义?
柴胡:疏肝清热,使气疏而热郁解,引药归入肝胆。生地,当归:补血养阴,防肝热伤阴血,泻中兼补又防苦燥渗利伤阴。
3.理中丸与黄土汤的比较:
同:均能温脾阳,益脾气,以统血摄血,用治脾阳不足,中焦虚寒,脾不统血的出血证,症见出血,血色暗淡,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者。
(理中丸)为温补之剂,重在温中阳,健脾运,并能燥湿,长于温脾止泻、止痛,是用治中焦虚寒证的代表方,故以脘腹疼痛,呕吐,食少泄泻等见证为主。
(黄土汤)为温涩之剂,重在温阳摄血,并能养血止血,专用于脾阳不足,脾不统血所致。属于虚寒失血证。故以温补脾阳,养血止血立法。临证以出血量多,血色暗淡,质清稀,伴肢冷,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等证为特点。
黄土汤与归脾汤比较:
同:两方均有补气健脾,养血止血之功。用治脾虚,脾失统血之便血,崩漏等证。
(归脾汤)本方所治之出血证,乃因脾气虚弱,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所致,故以补气健脾,养血补心,调补心脾立法。临证尤多用治心脾两虚之失血,心悸,头晕,失眠健忘,食少体倦,舌淡苔白脉细弱等证。
理中丸与归脾汤比较:
同:二者均可治疗便血,妇女崩漏,月经色淡等出血证,理中丸乃温阳止血,而归脾汤益气补血。
(理中丸)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主治中焦虚寒证;阳虚失血证;小儿慢惊,病后喜唾涎沫、霍乱及胸痹等由中焦虚寒而致者。是治疗中焦虚寒的基本方。理中丸是温阳止血法的代表方,即用温补脾阳的药物,来恢复脾统血之功能,达到止血目的的治法,用于脾阳虚寒之出血证。
(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脾不统血证。是治疗心脾气血不足证的常用方,又为治疗脾不统血证的常用方。归脾汤健脾与养心并重,气血双补,为调补心脾的常用方。故归脾汤可治疗心悸怔仲,健忘失眠,盗汗虚热等心气血虚的症状。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的基础理论(治法等)、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制性存用:方剂中通过药物的配伍,使某一药物的药性被其他的药物所制约,但又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例如银翘散—荆芥,麦门冬汤—半夏)
釜底抽薪:指用苦寒降泻,通导大便以泻实热之邪的方法。本法好比抽取去锅底下燃烧的柴草以降低锅内温度一样。泛指寒下法,以其苦寒泻降,请出实热积滞,导热下行,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急下存阴:指在热性病过程中,热邪积滞内结,津液日益损耗,此时急须应用寒下方剂以通导大便,清泻实热,从而达到保存津液的一种治法。(大承气汤)
通因通用:为反治法之一,指应用痛下毒方药来治疗表现上有通泄的病症的一种治法。
增水行舟:指以滋阴增液药物组成的方剂,功能滑润肠道,导下便结,用以治疗热结津亏,尤偏于阴亏液涸之便秘症的一种治法,滋阴增液,润肠通便。犹如水涨船行通畅,故名之。
凉燥:是因深秋感受风寒燥邪,津液不布而致,属小寒,次寒,临证一头痛恶寒,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舌苔薄白为主,治疗以苦温甘辛法。(杏苏散)
梅核气:是一种病名。每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等。每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聚津成痰,痰气交阻,结于咽喉而致。---半夏厚朴汤。
1麻杏甘石汤: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2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3逍遥散: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4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5归脾汤: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怔忡健忘俱可却,肠风崩漏总能医。
6真武汤: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瞤惕保安康。
7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8二陈汤: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1小柴胡汤: 主治:伤寒少阳证;妇人中风,热入血室;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功用:和解少阳. 辩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胀痛。君:柴胡----a.重用之以透少阳(半表)之邪; b.疏畅少阳气机。臣: 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柴.芩相配: 透表泄热,调畅气机,和解少阳)佐: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 a.益气扶正以祛邪外出; b.充实正气以防邪气内传使: (兼)炙甘草----调和诸药(*参,枣,草:旨在以之益气扶正,鼓舞,扶助正气,既有助于君,臣药店驱邪,又能充实正气而实里,防邪气的深入内传。)(* 诸药相合,具有和解少阳,亦即透表泄热,疏畅枢机的功效。)
2六味地黄丸:主治:肾阴不足证。功用:滋阴补肾。辩证:腰膝酸软,牙齿动摇,足膝作痛,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遗精,牙齿动摇,足膝作痛 ,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遗精。君: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臣:山萸肉----补养肝肾,敛摄精气。山药----补益脾阴,益肾固精 (*君臣三补之药相配,肾肝脾三阴并补,但以滋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其本)佐:泽泻----利湿泄浊,并制约熟地黄之腻。牡丹皮----清泄肝火,并制约山萸肉之温。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以益脾(特点:* 诸药相合,具有和解少阳,亦即透表泄热,疏畅枢机的功效。)
3四君子汤:主治:脾胃气虚证。功用:补气健脾。辩证:面色恍白,语音低微 ,气短乏力,食少便溏。君:人参----甘温补气,健脾养胃。臣:白术----补气益中,健脾燥湿(参术相配相须为用,增强补中气,益脾胃之力,以治脾胃气虚之证)佐:茯苓----甘淡而健脾渗湿(术茯合用,健脾祛湿之力更强,有健脾胃,促运化,强壮脾胃的功能)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4理中丸
主治:脾胃虚寒证;阳虚失血证;中焦虚寒。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辩证:脘腹疼痛喜温欲按,自利不渴畏寒肢冷,呕吐,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沉细。君:干姜----性味辛热,温中祛寒。臣:人参----甘,微温,补气健脾(姜参相配,温阳散寒,补气健脾,虚寒并治)佐: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参术相配,既补中气而助驱寒,又燥脾湿以促运化。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5归脾汤: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脾不统血。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辩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面色萎黄,体倦食少,盗汗虚热。君:黄芪----补气升阳。臣:人参----补气益中,健脾养胃。白术----益气健脾。(三药合用,大补脾气,使气旺血生)君:龙眼肉----补血养心。臣:当归、酸枣仁----养心安神,助龙眼肉补血养心。佐:远志茯神----宁心安神益志。木香----理气醒脾,使全方补而不滞。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配伍要点:气血双补,重在补气,心脾两补,重在补脾,意在益气以生血,补脾以统血,达到气旺血生,统血归脾之目的。
6五苓散:主治:1蓄水证 2水湿内停 3痰饮。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辩证:小便不利,头痛身热,口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成"水逆证"水肿,泄泻,霍乱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短气而咳舌苔白,脉浮。君:泽泻----重用之以甘淡渗湿利水。臣:猪苓茯苓----利水渗湿,以助君药(君臣相须为用,利水渗湿之力增。佐:白术----健脾而运化水湿,合茯苓相使为用,以助健脾利湿之力。桂枝----1.温阳化气以利水2.外散风寒以散表。(全方,重在利水渗湿健脾,佐以化气解表,使水行气化,脾气健运,表邪得解,则诸症自除)
离线kai030803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1-12
楼主给力啊
离线tantanmy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