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启用新域名www.gzhucm.com,请继续支持我们
切换到宽版
  • 25572阅读
  • 51回复

[学习交流]针灸摘录与交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7-06-27
治疗“青春痘”试试用针灸
眼下,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些正值青春妙龄的姑娘们却高兴不起来,原本光洁的脸上犹如种子发芽一般,逐渐冒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小红包。于是,自行手挤者有之,求治于游医者有之,到美容院处理的就更多了。可一番折腾后,美女们会发现,面部留下了一处处或浅或深的瘢痕、斑点,使形象更打折扣。那么,该如何消除青春痘呢?针灸治疗就是一种疗效又好又安全的方法。

    治疗中按照中医的辨证施治进行分型治疗,采用针灸、刺络拔罐等方法,清热除瘀,调整脏腑气血,配合面部痤疮的针对性处理,内外调理,达到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治愈痤疮的目的,解决了美容院只处理面部而一般皮肤科医师只重内调的不足。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其一,诊断分型要准确;其二,取穴位要精确;其三,消毒要严格规范。一般治疗一至三次症状将明显改善,已成型的痘痘会慢慢消失,并有效减少新痘的“出芽”,彻底治愈大概需要1至3个月时间,愈后一般不会出现凸凹不平的橘皮样改变及色素沉着。

    需要说明的是,治疗期间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食辛辣煎炸之品,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还应注意保持心情愉快,使气血运行通畅,这些均有助于本病的治疗。另外要注意保持面部清洁,不要滥用化妆品。
以前脸上长了好多的痘痘,去医院看医生说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可是我的痘痘就一年了还没下去,每天拿着镜子照自己的脸都害怕,为什么长的不漂亮,脸上还长一脸的痘痘,为什么别人长得漂亮,脸上还一点痘痘就没有。我恨恨。。。我每天心情都很低落,妈妈看到我这样心里也不好受,就让我表姐看看这里有什么祛痘效果好的买给我。那时候我心灰意冷了,我想这辈子我就只有这样过了。最后表姐让我试试这个土瓜根,她说他同事脸上长了很多的痘痘也是不太敢用,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买了一瓶,谁知用了一瓶之后脸上的痘痘明显的少了很多。然后又去买了两瓶,脸上现在的痘痘没有了。我听完之后让表姐给我买了几瓶。现在我很高兴。那狂妄的痘痘从此消失了。我有痘痘知道有痘痘的MMJJ们的难处,希望MMJJ们可以试试这个东东。希望所有有痘痘的MMJJ们早日摆脱痘痘的烦恼。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7-06-27
“循经推拿”教你健康减肥
“循经推拿”教你健康减肥 
肥胖的根本原因是吃的热量太多而运动消耗热量偏少,不注意运动和饮食之间的平衡关系,多余热量转化成脂肪蓄积起来等因素形成的。由此,减肥需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减少能量摄入;另一方面,增加能量消耗。 
  减少摄入能量别忘保证营养 在保证人体每天必须的各种营养素的基础上尽量选择能量低的食物,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例如牛奶、酸奶、鱼、海产品、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粗粮等。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应从原有热量摄入中每日减少400~500千卡,这样可以使体重逐渐下降,不至于影响你的身体健康。 
  减少脂肪的摄入最为重要,因为每克脂肪可产生的热量,相当于1克蛋白质和碳水化物产生的热量的2倍多。但脂肪摄入不得低于总热量的20%,而碳水化物应占总热量的60%~70%,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2%~15%。这样的能量来源比较均衡,不易发胖。 
  合理运动才能有效减肥 运动可以增进身体各种机能的正常运转,对健康具有促进作用。但运动时需注意:运动与膳食减肥相配合。运动量应适当。运动时间应足够。人体运动时20分钟以内是依靠葡萄糖供给热量,此后才开始消耗脂肪,因此,锻炼时间至少应在30分钟以上。运动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并且维持一段时间才可以达到消耗体内脂肪的效果。健身操,游泳,跑步,自行车和各种球类活动都是很好的运动项目。 
  选择合适的减肥辅助手段 选择有效的减肥辅助手段,可以帮助你更快更好地减肥,增强减肥的信心。目前得到大家认可的减肥辅助手段有:“循经推拿减肥”、针灸减肥、药物减肥等。 
  其中的循经推拿减肥方法截至目前已累计治疗肥胖患者20000多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5.2%。据减肥中心负责人介绍,循经推拿减肥术是运用中医传统推拿手法,在肥胖患者身体上循着经络走向进行推拿,并针对一些特定穴位,进行重点刺激,来达到减肥目的的一种纯自然疗法。对身体没有任何不良影响。在减肥过程,有专业减肥医生对肥胖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运动指导。 
  减肥是改变原有生理状态的复杂过程,只有身体各个部分的生理机能处于正常状态才能保证减肥的顺利进行。无论你采用的是什么样的减肥方法,都需要有耐心和毅力,经过一段时间和努力方可达到理想效果。 
都市人工作紧张压力大,失眠、腰痛、颈椎病等疾患日益增多,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如何祛解?不妨从熟悉自己的穴位开始-- 

  推拿也称按摩,属中医外治法,其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具有健脑明目、宽胸理气、平肝益心、健脾和气、补肾壮腰、顺肠通便、调经暖宫、行气活血、舒筋养肌、滑利关节及散瘀消肿等作 



 
 
 
用。但推拿也有非适应症,故须选择性治疗。 

  自我推拿,系指本人通过自己的双手,运用推、拿、摩、按、揉、捶等简单手法在自身体表经穴与特定部位进行推拿,以达到保健、养生及治疗疾病的目的。自我推拿可以缓解一些病症,但如果是病症较严重者,还需就医诊治。 

  自我推拿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准确地选择好经穴与部位,认真操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自我推拿时,要求思想集中,心平气和,意念随手而行,达到“意”、“气”、“行”相结合。以下主要介绍一些常见疾病的自我推拿简易方法。 

  视疲劳 

  视疲劳大多由于不适当地使用视力,如长时间地近距离视物,或在光线黯淡的情况下看书,造成视力过度疲劳,眼内睫状肌痉挛及充血。推拿相应部位,能解除眼肌疲劳。 

  具体方法:(1)熨眼,用双手掌相互摩擦至热后,再置于眼部,重复10至20次。(2)按揉攒竹、睛明、四白穴各1分钟。(3)刮眼眶,拇指按于两侧太阳穴上,其余四指屈成弓状,以食指第二指节内侧面自内而外,先上后下轮刮眼眶,酸胀为宜。 

  头痛 

  头痛可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发生的原因较复杂。推拿对偏头痛、神经性头痛、高血压头痛等有较好的效果。 

  具体方法:(1)分推前额,以食、中、无名指指面,自眉间向前额两侧抹,30次左右。(2)按揉印堂、太阳、百会、风池、合谷穴各1分钟。(3)双手十指微曲,以十指端自前发际向脑后梳理30遍。(4)双手十指展开,叩打头部20次,用力适中。 

  失眠 

  对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失眠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非器质性失眠,早期采用自我推拿进行调节,具有安神宁志之功,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具体方法:(1)仰卧床上,分推前额。(2)按揉太阳、百会、风池、安眠。(3)摩腹,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处按摩胃脘部,以舒适为度,约5分钟。(4)按揉足三里、三阴交穴。(5)用左(右)手掌小鱼际侧擦右(左)足掌心涌泉穴,擦至发热。(6)作深呼吸运动20至30次,全身放松。 

  高血压 

  高血压常见症状为头晕、头痛、头胀、耳鸣、心悸、胸闷等,通过推拿可以达到降压止痛、清脑醒目的作用。 

  具体方法:(1)分推前额,按揉印堂、太阳、风池。(2)抹桥弓,分别用手掌大鱼际在对侧颈部胸锁乳突肌条状区域自上而下抹动,动作轻柔,约20次。(3)摩腹。(4)按揉足三里、三阴交、涌泉。(5)按揉曲池、合谷。 

  胃痛 

  胃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症。自我推拿适用于慢性胃炎、胃下垂等。 

  具体方法:(1)摩腹。(2)擦胁,以双手掌紧贴两侧胁部,作前后往返擦动,发热为度。(3)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外关、合谷。 

  颈椎病 

  颈椎病常表现为颈项、肩胛部肌肉酸痛、板滞、上肢麻木。受寒或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自我推拿治疗颈椎病具有一定疗效。 

  具体方法:(1)按揉颈椎两侧,拇指弹拨条索状硬结。(2)拿(类似于捏)风池、肩井、曲池、合谷。(3)颈部锻炼法:做前后左右伸屈及旋转运动,幅度由小加大,忌过度。 

  腰痛 

  引起腰痛的常见病变有: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筋膜炎等,多见于体力工作者和伏案工作者,常表现为腰背酸痛、乏力,活动不利。推拿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 

  具体方法:(1)揉腰眼,两手握拳,用拇指掌指关节,紧按腰眼,作旋转用力按揉,酸胀为宜。(2)交替捶击腰区20次。(3)擦腰骶部,两手掌根紧按腰部,用力上下擦动,动作快速有劲,发热为止。(4)按揉委中、承山。(5)配合腰部前俯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运动锻炼。 

  痛经 

  痛经是指月经来潮或行经前后出现下腹部疼痛为主的一种病症,多见于青年女性。推拿具有温经驱寒、理气散瘀止痛的功效。 

  具体方法:(1)自我推拿宜在月经前一周进行为好,摩腹。(2)按揉气海、关元。(3)擦少腹(即小腹)。(4)擦腰骶部。(5)按揉足三里、三阴交、合谷。
中医认为肥胖病多为本虚标实之症。为虚以气虚为主,若兼阴阳失调,可有气阳虚,或气阴虚,病在脾、肾、肝、胆及心、肺,临床以脾肾气虚为主,肝胆疏泄失调亦可见。标实以膏脂、痰浊为主,常兼有水湿,亦有兼血瘀、气滞者。标本虚实之间,可有侧重、错杂,故症候复杂多样。临症时应详案症候、舌、脉,抓住重点,审证求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精心遣药,职守善变,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以下介绍中医减肥的八种方法。 

(一)化湿法:用于因脾运不健,聚湿而为肥胖。症见腹满、苔腻、脉沉细。代表方如泽泻汤、二术茯苓汤、防己黄芪汤等。 

(二)祛痰法:用于痰浊肥胖。症见气虚胸闷、嗜睡懒动、苔白腻舌胖、脉滑。轻者用二陈汤、平陈汤、三子养亲汤,重者用控涎丹、异痰汤等。 

(三)利水法:有微逐与推逐之分。症见肥胖浮肿、少尿、腹胀、苔白、脉细沉。微逐用五皮饮、导水茯苓汤、小分清饮,推逐用舟车丸、十枣汤之类。 

(四)通腑法:以轻泄为主。多用于嗜食肥甘厚味所致肥胖。症见实证肥胖,大腹便便,大便干结,行动不便,动则喘息,苔黄厚,脉实。选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或单味大黄片。 

(五)消导法:用于食欲无进型肥胖。症见肥胖懒动、腹满积食、苔白。一般消肉积用山楂,消面积用神曲,消食积用麦芽。合而为三仙饮,对营养过剩性肥胖有一定效果。 

(六)疏肝利胆法:用于胖肥,兼用于肝郁气滞或血瘀等症。症见肥胖兼有胁痛、急躁、眩晕、倦怠、腹胀、舌苔黄质红、脉弦。常选温胆汤、疏肝饮(柴胡、郁金、姜黄、薄荷)、消胀散(砂仁、莱服子)、逍遥散(丸)等。 

(七)健脾法:肥胖以健脾补胃为正治法。症见脾虚气弱,胃纳减少,体倦胖而无力,苔白质淡,脉细弱无力。常用方如参术白术散、异功散、枳术丸、五苓散等。
循经推拿减肥术是运用了传统推拿手法对经络系统及脏腑功能的调节疏导,清胃热、利水湿、助脾运、活气血,使体内停聚的脂膏消解,湿浊排泄,气机通畅,阴平阳秘,有效的消除患者的异常饥饿感和过度疲劳感。使患者自主运动和控制食量的能力明显增强,较容易做到少食多动的要求,减肥期间能始终保持摄入总热量低于消耗总热量,从而使体内过剩的脂肪消耗而达到减肥之目的。 

循经推拿减肥术施治时分三个步骤:全身循经推拿;背部踩跷;肩颈部推拿。重点对脾经、胃经、肺经、膀胱经经络及穴位(某些特定穴位)进行推、拿、点、按、揉、摩、滚等手法刺激。通过手法刺激达到补虚泻实,协调阴阳的作用,对人体内环境进行整体性的治理,扭转机体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不断向肥胖发展的恶性循环。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7-06-27
疾病的针灸治疗 失眠
失眠 

  是指睡眠不正常,轻者入睡困难,或睡眠不实,或醒后不能入睡;重者彻夜不眠。常伴有头痛、头晕、健忘等症状。

  辨证治疗:

  主穴:四神聪、神门、三阴交

  1.心脾两虚

  【诊断要点】不易入睡,入睡后易醒,多梦;心悸,健忘,头晕,肢倦乏力,腹胀,便溏,面白无华;苔薄白,舌质淡,脉细弱。

  【处方】心俞、脾俞、足三里

  2.阴虚火旺

  【诊断要点】心烦不寐,或稍入睡即醒;头晕,耳鸣,腰酸膝软,遗精,健忘,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质红,脉细数。

  【处方】太溪、大棱、肾俞、心俞

  3.肝郁化火

  【诊断要点】烦躁易怒,难以入睡;头晕头痛,胸胁胀痛,口苦,目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处方】肝俞 大陵 行间

  4.胃腑失和

  【诊断要点】睡眠不实;胸膈满闷,脘腹胀满,嗳腐吞酸;苔厚腻,脉滑。

  【处方】中脘 足三里 内关

  5.心胆气虚

  【诊断要点】失眠多梦,易惊醒,胆怯心悸;善惊易怒,气短倦怠;舌质淡,脉弦细。

  【处方】心俞、胆俞、阳陵泉、丘墟

  其它疗法:

  1.耳穴贴压:皮质下、交感、心、肝、脾、内分泌、神门。

  2.皮肤针:沿头、背部督脉、膀胱经轻度叩刺,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7-06-27
疾病的针灸治疗 痛经
痛经 

  妇女在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或腰骶部疼痛或胀痛,甚则剧痛难忍,常可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等症,称为痛经。

  辨证治疗:

  主穴:三阴交、太冲

  1 寒湿凝滞

  【诊断要点】经前或行经时小腹冷痛,重则连及腰背,得热痛减;伴经行量少,色暗有血块,畏寒便溏;舌苔白腻,脉沉紧。

  【处方】中极、地机、归来

  2 肝郁气滞

  【诊断要点】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胀甚于痛,经中有瘀块,块下后疼痛减轻;月经量少,淋漓不畅,色黯,胸胁两乳作胀;舌质黯或有瘀斑,脉沉弦。

  【处方】曲泉、气海

  3 肝肾亏损

  【诊断要点】月经后小腹隐痛,按之痛减;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腰膝酸痛,头晕耳鸣;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关元、肝俞、肾俞、照海、足三里

  4 肝郁湿热

  【诊断要点】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甚则痛及腰骶,或感腹内灼热;经行量多质稠,色鲜红或紫,有小血块,时乳、肋疼痛,小便短赤,带下黄稠;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处方】中极、次髎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子宫、内分泌、交感、肾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7-06-27
疾病的针灸治疗 闭经
闭经 

  凡女子年龄超过十八岁,月经仍未来潮,或已形成月经周期,但又连续中断三个月以上者,称为“闭经”。

  辨证治疗

  主穴:三阴交

  1.肝肾不足

  【诊断要点】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心烦;舌淡红,苔薄少,脉沉细。

  【处方】关元、肝俞、肾俞

  2.脾胃虚弱

  【诊断要点】心悸怔忡,气短懒言,神倦肢软,纳少便溏;舌淡,脉细。

  【处方】脾俞、胃俞、足三里

  3.营血亏损

  【诊断要点】面色淡白无华,皮肤干燥,形体消瘦;舌淡,脉细。

  【处方】膈俞、肝俞、脾俞、气海

  4.肝郁气滞

  【诊断要点】月经突然数月不行,兼胸胁胀满,小腹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舌质黯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弦或沉涩。

  【处方】太冲、气海、血海

  5.寒凝血滞

  【诊断要点】小腹冷痛,得热痛减,形寒肢冷;苔白润,脉沉紧。

  【处方】关元、命门、合谷

  6.痰湿阻滞

  【诊断要点】形体肥胖,胸脘满闷,白带量多;苔腻,脉滑。

  【处方】中脘、气海、丰隆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子宫、卵巢、内分泌、皮质下、肝、脾、肾

  皮肤针:取穴:督脉、膀胱经(腰骶部)方法:轻度或中度刺激,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7-06-27
疾病的针灸治疗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量、经色、经质等发生异常,并伴有其它症状而言。临床分为经行先期、经行后期和经行先后无定期。

  辨证治疗:

  主穴:三阴交、血海

-经行先期

-月经后期

-月经先后无定期

  经行先期

  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一月两行,并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

  1.气不摄血

  【诊断要点】月经提前,经量或多或少,质稀色淡;神疲肢倦,心悸气短,自觉小腹空坠;舌淡,苔薄,脉细弱。

  【处方】脾俞、气海、足三里

  2.虚热内扰

  【诊断要点】月经提前,量少,色红,经质粘稠;且伴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处方】关元、然谷

  3.实热内扰

  【诊断要点】月经提前,量多质稠,色深红或紫红;面赤口干,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处方】地机、行间

  月经后期 

  月经延后7日以上,甚或四五十天一潮,且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

  1.寒凝血滞

  【诊断要点】月经延迟,经量少,色黯;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苔薄白,脉沉紧。

  【处方】气海、归来、天枢

  2 阳虚血滞

  【诊断要点】月经延迟,经量少,色淡, 经质清稀;小腹隐隐作痛,喜热喜按,腰酸无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迟。

  【处方】气海、命门、太溪

  3 阴血亏虚

  【诊断要点】月经延迟,量少色淡;小腹空痛,身体消瘦,头晕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红,苔薄少,脉虚细。

  【处方】气海、脾俞、膈俞、足三里

  4 肝气郁滞

  【诊断要点】月经延迟,量少色黯或有小血块;小腹胀痛或胸腹、两胁、乳房胀痛,精神抑郁;苔白,脉弦。

  【处方】太冲、蠡沟、子宫

  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不能按周期来潮,或提前,或错后,并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

  1 肝气郁滞

  【诊断要点】月经周期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质粘稠有块,经行不畅;胸胁乳房胀痛,嗳气不舒,善太息;舌苔白,脉弦。

  【处方】太冲、肝俞、期门

  2 肾气不足

  【诊断要点】月经周期不定,量少,质稀,色淡;神疲乏力,腰骶酸痛,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沉弱。

  【处方】关元、肾俞、太溪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子宫、内分泌、卵巢、肾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7-06-27
疾病的针灸治疗 取穴原则和配穴方法
 1 取穴原则

  腧穴,是针灸处方的主要内容之一。人体有361个经穴,另有众多的经外奇穴。要想选好腧穴,首先应了解穴位的特性及其主治功能。只有依据经络、腧穴理论,结合临床具体实践,才能合理地选取适当的腧穴,为正确拟定针灸处方打下基础。针灸处方中腧穴的选择,是以阴阳、脏腑、经络和气血等学说为依据的,其基本原则是“循经取穴”,这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而来的。因此,在“循经取穴”的指导下,取穴原则可包括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随证取穴。

  近部取穴:近部取穴是指在病痛的局部和邻近的选取腧穴,它是以腧穴近治作用为依据的。其应用非常广泛,大凡其症状在体表部位反映较为明显和较为局限的病证,均可按近部取穴原则选取腧穴,予以治疗。例如,眼病取睛明、球后、攒竹、风池等,鼻病取迎香、巨髎,面瘫取颊车、地仓,胃痛取中脘等,皆属于近部取穴。

  远部取穴:远部取穴在距离病痛较远的部位选取腧穴,它是以腧穴的远治作用为依据的。这是针灸处方选穴的基本方法,体现了针灸辨证论治的思想。远部取穴运用非常广泛,临床上多选择肘膝以下的穴位进行治疗,在具体应用时,既可取所病脏腑经脉的本经腧穴(本经取穴),也可取与病变脏腑经脉相表里的经脉上的腧穴(表里经取穴)或名称相同的经脉上的腧穴(同名经取穴)进行治疗。例如,咳嗽、咳血为肺系病证,可选取手太阴肺经的尺泽、鱼际、太渊(本经取穴),也可选择与足太阴脾经的太白(同名经取穴);胃脘疼痛属胃的病证,可选取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同时可选足太阴脾经的公孙(表里经),面部疾患选取合谷,目赤肿痛取行间,久痢脱肛取百会,急性腰扭伤取水沟等,均为远部取穴的具体应用。

  随证取穴:随证取穴,亦名对证取穴,或辨证取穴,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的病因病机而选取腧穴,这一取穴原则根据中医理论和和腧穴主治功能而提出的。因在临床上有许多病证,如,如发热、失眠、多梦、自汗、盗汗、虚脱、抽风、昏迷等全身性疾病,往往难以辨位,不适合用上述取穴方法,此时就必须根据病证的性质,进行辨证分析,将病证归属于某一脏腑和经脉,再按照随证取穴的原则选取适当的腧穴进行治疗。如因心肾不交的失眠,辨证归心、肾两经,故取心、肾经神门、太溪等腧穴。

  对于各别突出的症状,也可以结合临床经验而选穴。如,发热者可取大椎、曲池,痰多者取丰隆等,也可归于随证取穴的范畴。

  2 配穴方法

  配穴是在选穴的基础上,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其目的是加强腧穴的治病作用,配穴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常用的配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配穴时应处理好主穴与配穴的关系,尽量少而精,突出主要腧穴的作用,适当配伍次要腧穴。

  本经配穴法: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末涉及其它脏腑时,即选取该病变经脉上的腧穴,配成处方进行治疗。如肺病咳嗽,可取肺募中府,同时远取本经之尺泽、太渊。

  表里经配穴法:本法是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即当某一脏腑经脉有病时,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如,肝病可选足厥阴经的太冲配与其相表里的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

  同名经配穴法:是以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为依据,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的方法。如,牙痛可取手阳明经的合谷配足阳明经的内庭;头痛取手太阳经的后溪配足太阳经的昆仑等。

  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与腰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上下配穴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如胃病取内关配足三里,牙痛取合谷配内庭,脱肛或子宫脱垂取百会配长强。此外,八脉交会穴配合,如内关配公孙,外关配临泣,后溪配申脉,列缺配照海等,也属于本法的具体应用。

  前后配穴法: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法,亦名“腹背阴阳配穴法”。凡治脏腑疾患,均可采用此法。例如,胃痛前取中脘、梁门,后取胃俞、胃仓;哮喘前取天突、膻中,后取肺俞、定喘等。

  左右配穴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内关,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另外,左右不同名腧穴也可同时并用,如左侧面瘫,取左侧颊车、地仓,配合右侧合谷等;左侧偏头痛,取左侧头维、曲鬓,配合右侧阳陵泉、侠溪等。

  总之,在临床上只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及腧穴的主治作用,适当地选择腧穴并合理地进行配伍,就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07-06-27
疾病的针灸治疗 胃炎
胃炎 

  胃炎指任何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临床以胃脘痛、痞满、呕吐为主症。属中医学“胃痛”、“呕吐”、“痞满”范畴。

  辨证治疗:

  主穴:足三里、内关

  1.寒邪凝滞

  【诊断要点】 胃痛暴作,痛势较剧,得温痛减,遇寒痛增,口和不渴,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处方】中脘、梁丘

  2.饮食停滞

  【诊断要点】 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吐出不消化食物,吐后或矢气后痛减,口气重浊,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或弦滑。

  【处方】 中脘、天枢

  3.肝气犯胃

  【诊断要点】 胃脘胀满,脘痛连胁或痛无定处,嗳气频繁,每因恼怒、郁闷发作或加重;苔薄白,脉沉弦或沉细。

  【处方】 期门、阳陵泉

  4.湿热中阻:

  【诊断要点】 胃脘灼热胀痛,得食则重,甚食入即吐,泛酸嘈杂,口干口苔,口气重浊;舌红,边尖尤甚,苔黄腻,脉滑数。

  【处方】 内庭、厉兑、阴陵泉、三阴交

  5.胃阴亏虚:

  【诊断要点】 胃脘隐痛,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或弦细。

  【处方】 中脘、三阴交、内庭

  6.脾胃虚寒

  【诊断要点】 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纳呆神疲,或泛吐清水,畏寒肢冷,大便溏薄,甚黑便;舌淡或胖大,苔白而滑,脉细弱或迟缓。

  【处方】 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胃、脾、肝、交感、神门

  皮肤针:取穴:第6-12胸椎两侧足太阳经背俞穴,上腹部任脉及足阳明胃经。方法:自上向下依次叩打,急性胃炎宜重叩至皮肤隐隐出血为度;慢性胃炎手法较轻,叩至皮肤潮红即可。每日或隔日一次。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07-06-27
疾病的针灸治疗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本病以上腹痛、吐酸、嘈杂、呕吐为主症。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吞酸”、“呕吐”范畴。

  辨证治疗:

  主穴:胃俞、足三里 

  1.肝气犯胃:

  【诊断要点】 胃脘胀痛连胁,嗳气吞酸,甚至呕吐,每因情绪波动易发或加重,纳呆,大便不畅;苔薄白或薄腻,脉弦。

  【处方】 期门、公孙、内关

  2.肝胃郁热:

  【诊断要点】胃脘灼痛,痛势急迫,泛酸嘈杂,口干口苦,烦躁易怒,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处方】 肝俞、太冲、内庭

  3.胃阴亏虚

  【诊断要点】

胃痛隐隐,胃中嘈杂,食后胀甚,心烦不寐,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

  【处方】 脾俞、三阴交、内关

  4.脾胃虚寒: 

  【诊断要点】 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神疲乏力,面色光白,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或迟缓或沉细。

  【处方】 脾俞、中脘、(灸)关元

  其它疗法:

  耳穴贴压:胃、脾、交感、神门、内分泌、皮质下

  皮肤针:取穴:第7-12胸椎两侧的夹脊穴,足太阳经背俞穴,上腹部任脉及足阳明胃经。方法:自上向下循序叩打,至皮肤潮红为度。 
“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行儒,修道,德释,谋兵,法阴阳,顺天地。论从天文地理人事,娱以琴棋诗画景致。
离线博采众方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07-07-12
针灸治疗上腹部疼痛经验穴
针灸治疗上腹部疼痛经验穴


针刺曲池穴对上腹部疼痛疼痛有很好的疗效,方法是:先针刺入,提插行针三分钟,可起到止痛的作用,如果配上足三里则疗效更好
1条评分
妙手仁心 贡献值 +1 - 2007-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