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启用新域名www.gzhucm.com,请继续支持我们
切换到宽版
  • 5751阅读
  • 174回复

我们永无相会之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寒易水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0-10-12
    (4)

    在我将小说的其中的一个悲伤的片段抄给颍君和梁朝歌看的时候,颍君说,你把青春写得太绝望了,我不忍猝读了。然后吃吃地笑。而梁朝歌则因为自己在这个故事里混了个主要人物的缘故,激动得哈哈大笑,但是笑过之后,说,你把我们写得也忒凄惨了吧,写小说不带你这样的,把名字给我改了!改了!

    命令式的口吻。

    我于是只好潸然着笑了。话后我想,也许这未尝不就是我所追求的一种结果和状态。

    而帽子其人,一再叮嘱我一定要把他写成个好人。

    我于是只好瑟缩着双手对他说,帽子,你从来就是一个好人,这里是真实的你。

    吕定则笑对我说,我很期待第一时间看到这个故事,不是说想看看这个故事里是如何描写我的,而是想看看我最好的朋友是如何描写我们的青春的,我们活过的日子,我们走过的路,以及我们在爱情里的所是所非,所以我期待。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离线寒易水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0-10-12
    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离开肥城已经很久的丁晓梅,在一个遥远的深夜,忽然打来了久违的电话,尚未开口,那边便传出哽咽的声音。

    她说你还好吗,李絮?这么久不见,你想姐姐吗?

    想,我当然有想,并且一如既往。但是闻听此言,忽然我却说不出话来。我察觉出这个曾经大大咧咧、天真烂熳又开朗活泼的姑娘,她在电话那头流泪的声音,忽然心头掠过一阵无言的悸动,不知道远在天涯海角的晓梅姐姐过得还如意否。

    无所谓悲欢离合,也无所谓科学或宿命,在电话两头长久的相对无言的沉默之后,丁晓梅忽然开口,李絮,她说,凡事要往好了想,人也是。她顿了顿嗓音说,别对自己太刻薄了,要对自己好一些,多给自己些温暖,就像姐姐一样。

    有时候我想,一个人,当他把青春写成一种悲伤的时候,实在是一种罪过,这是自己对自己在进行残害。但是,我不知道这罪从何追溯起,这罪到底又是从哪里来,而残害又都残害了我们的什么。

    只是,当我们所历经的真实生活就是这样一种令人忧伤、彷徨的方式的时候,那么我们的笔下的叙述大约也就不是我们个人所能左右的了。于是我只好以务实的态度和精神,并以现实的笔触来叙述完这个故事了。

(未完)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离线寒易水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0-10-12
    (5)

    我希望你知道,我从不希望你从这个故事里读到与悲伤的有关的任何东西,即使这故事中必然会提起这样的事。我愿我能做到的就是你能微笑着来听我说完这个故事,无论悲伤和快乐。然后告诉我说,你在这里看见了自己,找到了曾经的自己。

    在那首名叫《小小》的歌儿里,容祖儿撑着有些沙哑的嗓音哼出来的词句里,开首有这样一句:生活像个说书的人/用充满乡音的口吻,而我一度把乡音听为“伤感”二字。

    于是我告诉自己,歌儿里都说“生活像个说书的人/用充满伤感的口吻”了,那么我们这些已经在青春里挣扎太久的人,偶聚在一起用些伤感的口吻来追思过往,对自己的前1/4的人生做个总结了断,又有什么不可呢?

    而我,就是在纵横交错、纷繁芜杂的时光里,很无知地被筛选为这样一个只能依靠苍白无力的语言来叙述这个故事的说书人。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离线寒易水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0-10-12
    (6)

    最后,我真诚地将《我们永无相会之期》献给我的几个兄弟姐妹和朋友,比如帽子、梁朝歌,比如颍君、吕定,还有红裤衩,以及梁晓宛、陈汐、丁晓梅、萧玲,还有所有在这个故事中走进和走出的人。我真诚地感谢他们在这个故事里留下过一个个靓丽的身影,还有他们已经不再清晰的面孔。

    最后,要把这个故事献给这个故事的第一女主角——已死去两年的林婉,这个故事正是因她所写。

    最后,我再次真诚地将《我们永无相会之期》献给生于1980年代的我们这一代人,或者说我们这一代孩子。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离线寒易水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0-10-12
    第一章 再见萤火虫(1)

    献辞:
    春天里我葬落花,秋天里我再葬枯叶,我不留一字的墓碑,只留一声叹息。
    于是我悄悄的走开,听凭日落月坠,千万的星星陨灭。
    若还有知音人走过,骤感到我过去的喟叹,即是墓前的碑碣,那他会对自已的灵魂诉说:
    那红花绿叶虽早化作了泥尘,但坟墓里终长留着青春的痕迹,它会在黄土里永放射生的消息。
    ——徐訏《鬼恋》

    (1)
    私のお墓の前で泣かないでください
    そこに私はいません眠ってなんかいません
    千の风に千の风になって
    あの大きな空を吹きわたっています
    秋には光になって畑にふりそそぐ
    冬はダイヤのようにきらめく雪になる
    朝は鸟になってあなたを目覚めさせる
    夜は星になってあなたを见守る
    私のお墓の前で泣かないでください
    そこに私はいません死んでなんかいません
    千の风に千の风になって
    あの大きな空を吹きわたっています
    千の风に千の风になって
    あの大きな空を吹きわたっています
    あの大きな空を吹きわたっています
-----------------------------------------------------------------------------
(一会继续)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离线寒易水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0-10-12
        从前,我年轻的时候,在一次外出旅途中,偶然在一张被人遗弃的废纸上拜读到一段由日文写成的,名为《千风,请不要伫立在我坟前哭泣》的句子。我猜想,大约是一首关乎爱情的诗歌吧。

    在这张破损的废纸上,这首由日文写下的句子,名字为中文写就,日文下面附着的还有几句由中文所写的话,扭扭捏捏,不像是中国人的笔迹。我仔细辨别来看,是一段爱情的表白,原话如此:

    亲爱的青,你走了,离开了这个世界,决绝地离我而去。那么,今后咫尺天涯,纵使人间有再多的欢乐和再多的幸福,但哪里又会是我的归途和未来呢?

    我看不见你,仿佛看不见这世上的任何一切。没有你,我将如何度过这余下的半生,我又能与谁再“携子之手,与子偕老”呢?

    ……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离线寒易水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0-10-12
        我查看了一遍这张纸的正反两面,发现这段话原不止这些,在其后断断续续还写有不少的文字,但是仔细辨认起来,却都是用日文写下的字迹了。

    但是苦于我对日文的陌生,句子的文意我完全不得其解。但是从这简单的几句中文来看,我察觉出这日文之内一定包含了很不幸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角,也就是写下这些句子的人,有可能是一位去日留学的中国学生,抑或是一位来华留学的日人所写。因为在这纸片的最后,模模糊糊留着有“某某大学”的字样,但是后来又被人用笔迹涂抹掉了。只留下后面的“大学”两个字,结尾处所签下的姓名也被涂抹掉了。

    这张纸片后来被我无心保留了下来,带回了我所在的城市。但是,可惜后来我几度搬家,辗转反侧、离群索居,在杂乱的生活里,终于在其中一次的搬家中,不小心将这张纸片丢失掉了。我曾一度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自责,而最令我遗憾的是我竟没有把那张纸片上的文字复制出一个副本。因此在我的手上,再也无法看见那段令我一度震惊不已的话了。但是我一直还存着侥幸的心情,希望有一天我能在某个角落里,发现它,再次拾起它,我将永不再会把它弄丢了。

    正如你爱上一个美丽的姑娘一样,你会千方百计地去搜集和她有关的所有信息,以藉此来更多地了解她,获得更多和她接近的机会。因此我从未停止地一直在搜集和这首歌谣有关的任何信息。后来我发现,那首名为《千风,请不要伫立在我坟前哭泣》的句子,并非由那个我臆测中的人所写,而是一首很早以前就已经传诵久远的歌谣了。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离线寒易水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0-10-12
        最近,我在一个破败的旧书市场的角落里,在一本名为《世界知名歌谣概略》的书上,无意间发现了一段对这首歌谣最为详尽的资料记载。

    据该书介绍,该书作者历经长达十年的研究发现,该歌谣有最大可能系出自美国一位默默无闻的女士之手,该女士生于1905年,卒于2004年。她是美国马利兰州巴尔的摩市的一位名叫MaryFrye的女士,该歌谣是她于1932年为纪念她的好朋友MargaretSchwarzkopf的母亲过世所写的作品。但是歌谣原本并没有名字,后来有一位好心的文人出于阅读方便的缘故,将该歌谣的第一句“请不要伫立我的坟前哭泣”提取出来,做了这歌谣的名字,并永久性地被保留了下来,作为了该歌谣的名字,英文写作《Donotstandatmygraveandweep》。

    但是,该歌谣的国籍、作者以及写成时间具体是否果真如此,已无从考证。但是,我认为这实在是没有必要去刻意计较的事。我们只需要知道,这是一首很优秀的歌谣足以。况且该作者最后还提出了一种见解认为:其实人们根本就无需刻意追求她来自于哪里,就像你爱上了一个姑娘一样,难道你会计较她出身于哪里?成长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里吗?他说,优秀的东西都是无国界的,无论是知识还是科技。

    所幸,后来大概该歌谣漂洋过海,东渡或西游到了日本。日人对该歌谣的喜爱比外人更甚,于是就有一个精通日英语言的日人耗费了几个通宵夜晚之后,终于将她译为日文,并开始在日人中间流传。

    这便是我在开首抄写过来的那段日文。日人将此歌谣取名为《千の风になって》,中文译作《千个风》。此名与基于英文版本翻译过来的名字《千风,请不要伫立在我坟前哭泣》相比起来,倒也不失为一种形象化的意译,因此此名在世界各国民间也流传甚广。

    但是,日人对此歌谣的推崇远远胜于这首诗的原创者以及原创国度,日人不但把该歌谣的精髓全都翻译了过来,而且还有一位叫新井满的日人专门为之谱写了曲,一位名为木村拓哉的日人首次将歌谣以飞扬般地的嗓音朗诵了出来,并由另一位名叫秋川雅史的人士作了首唱。

    据说,在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事件之后,在后来的一次追悼仪式上,一名十一岁的小女孩就在该悼念仪式上朗读了此歌谣,以表达她对在911事件中丧生的父亲的追思。而在2005年,日人为纪念在阪神地震中罹难的死难者时,宝塚歌剧团又再一次唱起了这首歌谣。这一个细小的举动,这一次无意的朗读和歌唱又再次让该歌谣成为更多人的关注和在意。另据说在2006年,秋川雅史在做了首唱之后,不久之后就出了单曲,并大受好评。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离线寒易水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0-10-12
        事隔多年以后,有一天我在路过一家刚刚装修完工的书店的时候,在一堆杂乱的青春时尚类小说堆里翻出一本名为《若我離去,後會無期》的小说。我随意翻开来看,诧异中发现在该书的扉页上便豁然写着那首中文译名为《千个风》的美国歌谣,那是以纯粹的手写体为蓝本刊印在小说扉页上的,俊秀而隽永。

    于是,我赶掏出笔和纸来,迅速将她记了下来。我带着这首早年时候就已经熟悉的歌谣,急匆匆地回到我的住地去,反复地思考这首歌谣的全部内容,再也无心做出其他的事。

    寒冷的深夜,我完全没有睡意,躺着坐着都是折磨。于是掏出那张我一字一画地抄写下来的歌谣《千个风》,认认真真地摊开在我床头的书桌上,忍不住一字一眼地朗读起来:
    请不要伫立在我坟前哭泣
    我不在那里我没有沉睡不醒
    化为千风我已化身为千缕微风
    翱翔在无限宽广的天空里
    秋天化身为阳光照射在田地间
    冬天化身为白雪绽放钻石光芒
    晨曦升起时幻化为飞鸟轻声唤醒你
    夜幕低垂时幻化为星辰温柔守护你
    请不要伫立在我坟前哭泣
    我不在那里我没有离开人间
    化为千风我已化身为千缕微风
    翱翔在无限宽广的天空里
    化为千风我已化身为千缕微风
    翱翔在无限宽广的天空里
    翱翔在无限宽广的天空里

    只是,这歌谣,我还没有读到一半,还没有读出几句,猝然,心底掠过一腔难以名状的心情。这种感觉仿如一对肆意交缠的水蛇,仿如一地明亮的水月光,游弋伏在我的心里,冥思间,我便再也无法朗读下去。

    冥思间,隐藏在我的心底,一个刻意被我埋藏了两年的人物的影像,终于逐渐浮出水面来,开始永无停息的跳跃在我的心头,马不停蹄地地走进了我的记忆。

    我记起某年一个湿雨纷飞的秋季,我逗留在北方某个边缘县城的旅馆里的某个深夜,在异地孤乡,回望旧日时光,想起这段刻骨铭心的美国歌谣,突然间内心一种狂乱的触觉潮涌而起,如墙般扑倒,覆盖在我的心上,绝无援救的可能。

    终于,我招架不住,情感在伤口里丢盔卸甲,节节败退。

    终于,眼泪潸然而下。

    一个人,如果他有记忆,那么,这扇记忆之门将会在什么时候,又以怎样的方式去打开呢?

    要在他步履蹒跚、齿牙松动的老年吗?要在他顶着灰白的头发、孤独一人走向暮色消沉的黄昏的时候吗?要在他闭上眼睛、老去死亡的最终的那一刻吗?

    四年前,我通常一直在考虑的是我自己的宿命,而如今,我却已经将这种心情和一个人牵上了联系。但是,随着年龄的渐长,我却仍不得其解。此去经年,我不悔地辗转努力,再一次试图去找到这扇门,但是时至今日,我都还没有找到。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离线豆町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0-10-12
LZ原创??、

哇 论坛搞连载了呢
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