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启用新域名www.gzhucm.com,请继续支持我们
切换到宽版
  • 28329阅读
  • 898回复

从中医理论中废除五行学说   让中医学一直沿着实证研究的道路迈进 !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0-10-01
中医药发展之我见 ——致第三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教育发展论坛
  http://rhzxycom.48.eshimai.com/b ... id=40&Id=101072
  
  山东省胶南市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一、中医药的内涵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中医药,什么是传统医药。所谓中医药,就是中国的医药,而不是什么传统医药。中国医药自古以来就是动态的、开放的体系,凡是有用的东西,均来者不拒,并随着时代的进步,随时吸收当代科技成果。她将汇集所有当代医药的精华于一身,为患者提供与时代科技水平相适应的、相对最完善的医疗服务。传统医药,只是继承了某一时期医药的有用部分而停滞不前。当代的中国医药,确切地说,就是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并吸收包括西医知识在内的中国传统医药。有人说中西医理论无法沟通,事实则不然,中、西医所面对的是同一个病人,同一个病情,只是从宏观、微观不同的角度,对其解释不同,治疗方法各异而已。二者是完全可以结合、直至融合的,这只是时间问题。
  毫无疑问,缺少了中医理论根本精髓的西医,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将完整的人体割裂开来,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而不是完整的医学,其缺陷越来越让人们明了;而缺少了西医对危、急、重症抢救技术的传统中医是有病态的“骨感”美,虽气质高雅,但却不能成为丰腴的现代“美人”。
  众所周知,传统中医在宏观上的科学价值是任何医学都无与伦比的;西医在微观上的成就也是巨大的。但中医最终必定在医学中占居统治地位,必定会将西医知识溶化在自己象海洋般的“机体”中,使西医知识成为中医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中医自始至终注重整体调整,西医则往往顾此失彼。宏观可囊括微观,微观可补充宏观。这是由于中医长于宏观、西医长于微观的医学特点所决定的,尽管人们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但这是迟早的问题。
  中医之所以能够吸纳西医知识为中医“添枝加叶”,就是因为阴阳学说以及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理论涵盖得太大,从而可以囊括西医的所有知识。
   中医理论是主体,西医知识是辅佐;换言之中医理论是根本,西医知识是枝叶。——这就是未来的中国医药。
  
  二、中医的前途
  中医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就是既要坚定不移地继承中医精髓,又要主动地吸收西医对危\急\重症等的诊疗技术.
  中医自古以来就是主流医学,只是西医进入之后,因为在对病人危、急、重症的抢救方面逊于西医,所以才成了辅助医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医的缺陷越来越被大众所发现,中医的优势越来越让大众所明了,中、西医的主从地位也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缓慢地发生着转变。中医成为中国未来的的主流医学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也无法抗拒的。但有个前提,必须是吸收了西医长处的中医,才能成为未来中国的主流医学。作为政府应该顺应潮流,积极推动这一历史性的医学变革,以便为中华民族的繁延做出非凡的贡献。
  三、随时代完善中医理论
  对于中医理论就应该持科学态度,其中的精髓,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其中的谬误,也要决不吝啬地摒弃。对于西医与现代科技的优秀成果,也同样要主动地吸收。如此使中医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适应于临床需要。
  中医主要是从宏观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的;西医则主要是从微观入手的。从两种医学所用的思想特点、以及研究方法来说,西医知识恰好是中医理论的补充,是中医在微观方面认识疾病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医师们已经越来越明了这一医学发展趋势。
  四、中医教育
  中医的振兴,首先在于中医教育。中医教育首先要灵活地不拘形式地实施,可公办、私办、学校、私授、自学等。教材方面,要在继承中医理论精髓上下功夫。过去的中医学生学到的东西不可谓不多,但能表现出中医本质的东西并不多。其中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等,理、法、方、药罗列得不可谓不详细,但是真正的中医精髓学习到了没有?我们是不是真正地从理论过渡到临床上了呢?没有!从中医的中专到大专,甚至到本科,我们的中医教育恰恰忽视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等临床经典著作的充分重视。这三本经典临床著作才是开启中医宝藏的最直接、最正确的“钥匙”。中医基础理论、诊断、中药、方剂、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应该成为必修课。要在整个修业期的前半期修完,以便使中医学生先学好中医理论,这样可以做到先入为主,并一定要让学生明了中医比西医更科学,然后再学习西医知识,以避免学生西医化。其它诸如中医内、外、妇、儿、针灸推拿(针灸专业学生除外)应该毫不怜惜地做为课外读物,也可以将其中较重要的部分附在相应的西医教材上,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以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负担。—— 中医教育的宗旨,也同样是授之以渔,不是授之以鱼。
  其次,中医学生要加大对西医知识的学习力度,诸如西医的生理、解剖、药理、诊断、内科、外科、妇科等为必修课,一定要让中医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临床的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实习后能独立地处理危、急、重症病人。
  五、中医院校师资问题
  加大加快中医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应该从各地选调中医临床能手充实中医教师队伍。临床能手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不得低于70%。临床少于十年者不得从教,认为中医不科学者不得从教,反对西医者不得从教。
  六、对中医医生的政策待遇问题
  国家政策要向中医生倾斜,以便鼓励中医生的成才、敬业。首先在执业范围问题上,要给中医毕业生中、西医双执业资格。因为中医生的成才要远比纯西医难得多,而事实上,这些学生经过一定实际训练,其集中、西医之长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也完全可以胜任中、西医临床工作。不得给有能力执业者任何执业范围的限制。
  中医毕业生的工资待遇,大体上要在纯西医工资水平上,再提高三分之一以上。以鼓励西医也积极学习中医,从而可有效减少纯中医与纯西医对病人的误治率与伤害率。
  对于民间中医,应该进行业务考核。视其考核情况,准许其或中医、或中、西医双资格执业资格。在工资待遇方面,纯中医应该高于纯西医的工资待遇,中西医均合格者,应参照中医院校毕业生的待遇执行。
  七、不拘一格挖掘培养中医人才
  1、在注重中医全日制教育的同时,应该不拘一格、广开才路,可定期(如二至三年)对社会人员(无年令、性别限制)进行中医招聘考试,充实到相应的医疗单位、或自行开业,以便鼓励有条件、有意向的社会人员学习中医,从而可部分解决中医人才匮乏的局面。
  2、对全国西医队伍进行中医培训,使其成为中医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在中国有中医这个得天独厚的特殊条件,应规定在一定时间内,有计划地消灭纯西医,以避免很多用中医药极易治疗的疾病,却让纯西医任意失治、误治。要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精髓,去武装西医头脑,指导西医临床,以从根本上改变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错误治疗理念。并从根本上杜绝西医人为地对病人和社会增加巨大经济浪费,以及避免对患者的完全可以避免的人身伤害。如此,将在大幅度提高国民体质的同时,也将大量节省医疗方面的人力、财力资源。
  八、中医常识的全民普及
  中医理论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并非高深莫测。中医理论的根本所在就是阴阳学说,无论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养生保健,抑或治疗,都是遵循“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这一根本大法,并通过“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等理论来实施的。为了灌输这一中医原理,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由浅入深地进行全民中医常识普及教育。
  中医普及教育首先是对在校学生,然后是普通民众。就如同学生普及“生理卫生”知识一样,要对学生从小学开始进行有关应用中医理论进行养生、保健、诊断与治疗原理的常识灌输。例如感冒初起,在病情不复杂的情况下,就无需看医生。
  如此,不但可以提供民众养生保健常识,还可以为生病后,自行判断应用何种最科学有效的方法治疗,打下有赖于自身识别能力的基础,而不是任凭庸医草菅人命。
  
   二00九年八月三十日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0-10-01
 “沿着科学的道路走?那还叫中医吗?笑死人不偿命!
    医学本没有中西之分,只有科学与愚昧之分。人为的把医学划分为“中医”、“西医”是非常不合理的。
    民主、科学自5.4以来喊了近百年,国人还是懵懵懂懂。”
  
  ——如果说西医是科学的话,那么,中医比西医更科学;如果说中、西医都是科学的话,那么,西 医是低级科学,中医才是高级科学。因为西医之所以称之为科学的原因,只是由于其延伸了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功能,而中医则全面继承、发展了人类在所有领 域中能够被利用的智慧。如此,中西医相对而言,竟究谁更科学,相信即便是儿童也可足以明了。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0-10-01
学习任何理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应用。而中医经典理论的正确与否,只有拿到临床实践中才能做出验证。能够具体地灵活地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就是正确理论。否则,模糊地机械地无效地对待临床实践的理论,就是糟粕理论。
  为什么中医会持续几十年萎缩,甚至有那么多的人要求取消中医?回答是肯定的,之所以有取消中医的呼声,不仅仅是那些别有用心反中医者的原因,而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医理论中有很多东西不科学,只是徒有虚名偏重于夸夸其谈的空洞说教,甚至是些适应于诡辩的学说,实际上它们的作用,是在损害一代一代的中医人。这些糟粕理论不但耗费了中医界无可计数的精力与时间,同时也禁锢了甚至是抹杀了一代又一代中医群体的正确思想。
  因此,中医理论中的糟粕必须尽快地废除,而中医理论中糟粕的最大根源——五行学说,必须尽快地彻底地的永久地无条件地废除。
  五行学说一日不除,中医就一天不能与现代科技融合!五行学说一日不除,中医就一天不能振兴!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0-10-01
从肝升肺降说的由来谈其在中医理论中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引用几位中医朋友的文章即可说明之。
  
  http://www.cntcm.org/cgi-bin/sho ... =18&topic=12344
  
  “左升右降”刍议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左升右降”是古代圣人根据自然界阳气的消长变化而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出处不详。古代圣人认为:面南而立为正、为顺,如《素问· 阴阳离合论》云:“圣人南面而立。”何也?此乃根据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推演而来。阴阳学说认为,火为阳,水为阴,南方气候炎热属火为阳,北方气候寒冷属水为阴。而阳气则代表功能亢(旺)盛,喻指事业兴旺发达、功成名就,故人体面向南方主吉,而为正、为顺。如古代宫廷建筑、民居住宅等建筑,皆“阳南阴北” 而建,如此向阳则为正。因人体面南站立为正,故人体之左为东,之右则为西,结合自然界太阳一天的运转规律,太阳自东方升起,由西方落下,此即“左升右降” 之谓也,即“子半以后,太阳从左边上升;午半以后,太阳从右边下降。” 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谓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上升则阳气渐盛,下降则阴气渐盛,人气应之,平旦而阳气生,日西而阳气虚。故人体之左为东而属阳,人体之右为西而属阴。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规律,即“左升右降”之说推演至人体,来解释说明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等方面的内容。如《素问·刺禁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即是阴阳五行学说推演解释人体生理功能特性的具体阐述。肝的生理特性主升发、条达、舒畅,以升为顺,春季应之,方位在东,故曰“肝生于左”;肺的生理功能特性主肃降、收敛、收藏,以降为和,秋季应之,方位在西,故曰“肺藏于右”。诚如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补注》云:“肝象木,旺于春,春阳发生,故生于左也。肺象金,旺于秋,秋阴收杀,故藏于右也。”即“左升右降”的具体体现。而肝左肺右,非指实质脏器肝和肺的具体解剖位置,而是根据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即“左升右降”之说推演而来。
  
   “左升右降”之学说,这一客观规律的准确性是否准确?有时可能准确,有时可能会失准。故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以上所述乃管见,不当之处,敬请同道指教,多谢了。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0-10-01
 所谓的中医,其世界观还停留在阴阳五行。几千年前老祖宗认为世界就是阴阳五行,历史走了几千年,结果老祖宗的败家子们还是认为世界就是阴阳五行。唉,祖宗泉下有知,应该是自豪呢还是悲哀?
    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理性的思考?
  ————————————————————————————————————————
  ——既继承又发展,是一切学科发展壮大所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0-10-01
 现在中国的医学教育及医疗市场是很不正常的,在一定程度上,中医不知西医,西医不知中医;同时中医瞧不起西医,西医又瞧不起中医。相当一部分病人,却被中医、西医相互误治,这些情况给病人留下的在肉体和精神上的伤痛,以及由此给病人增加的经济负担,都是惊人的。
  因此,整合中西医的优势,培养中西医全通的人才,是中国医学的发展方向,是每个医生所应担负起的历史责任——不管他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无论什么样的医生,都是中国医生,都理应为祖国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中医吸收西医知识是大势所趋,也恰恰是中医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中国医学的发展方向。
  中西医结合、直到融合的的根本所在,就是用中医理论中的科学精髓与西医知识中的科学精华相结合,而不是用中医理论中的机械的东西、甚至是糟粕与西医知识中的糟粕相结合。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0-10-01
不懂,但听悟道的师傅说过类似的话,阴阳正道,五行违道。
  ————————————————————————————————————————————

谢谢先生!
  看来您师傅很厉害啊。我只是近几年通过一些反中医思潮后,对中医理论开始反思才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以前只觉得五行没什么用,就不用吗。现在认真思考后,才明了中医理论中的一切糟粕,几乎都出在五行学说上。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2010-10-01
 中医没了五行,十二经,还剩下些什么?楼主可以去了。
  ————————————————————————————————————————————


有关十二经后面就要探讨。
  中医的经络就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淋巴系统等等功能的集合,通过针灸推拿,可以有效调理身体、驱除疾病,但其很多原理,并非传统认为的那样。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10-10-01
 传承经典,注重临床,这是中医的出路;
    养老鼠,喂兔子,搞科研,这是中医的西化,也是慢性自杀!
  ——————————————————————————————————————————————

谢谢先生!
  一切医学理论都是为临床服务的,因此,也理应受到临床实践的检验。
  正象先生所说的这样,传承经典中的精髓,注重与临床相结合,积极吸收西医对危急重症等方面的抢救技术,这就是中医的出路。否则,保守的纯中医与西化的中医,都是中医自毁长城。
只看该作者 39  发表于: 2010-10-01
跟其他中医粉相比,楼主的态度总算是进步了一点:至少希望否定掉自己心中的糟粕。
  ——————————————————————————————————————————————————

谢谢先生!
  本人不是中医粉丝,而是的的道道的中医。以前是纯中医,后来又学习了西医而已。
  正是因为中医的优势,所以才导致某些人的溺爱,同时也让绝大部分中医人翘尾巴,以至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只吃老本。
  客观地说,中医的萎缩,甚至要被取消,不是外界的过错,恰恰是中医群体的过错,其中,中医的理论有重大缺陷,但归根结底,还是中医人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