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启用新域名www.gzhucm.com,请继续支持我们
切换到宽版
  • 28328阅读
  • 898回复

从中医理论中废除五行学说   让中医学一直沿着实证研究的道路迈进 !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8-27
彻底地从中医理论中废除五行学说   让中医学一直沿着实证研究的道路迈进 !
http://www.rhzxy.com/bbs/dispbbs.asp?boardid=90&Id=101511
青岛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是动态的、开放的体系,并时刻保持着推陈出新的良好姿态。即凡是有利于中医发展的知识,圴来者不拒;否则,圴及时废除。当代中医的发展原则依然如此,即,既要坚定不移地继承传统中医精髓,并废除原有中医理论中机械的、甚至是糟粕的理论,又要吸收现代科技与西医的精华,三者缺一不可。

笔者认为,中医理论中的精髓主要在于阴阳学说、整体观念、治病求本、仲景学说、温病学说等等理论。目前,中医理论中的最大糟粕,就是五行学说,她是阻碍中医学发展的千年桎梏,而由五行学说演变出来的五运六气说、五行配五脏说、寸口脉脏腑配属说、心主神明说、肝升肺降说、脏腑表里说、十二经循行路线说、十二经相互顺接说、井荥俞经合原说等等都是僵化的教条,理应一并废除。
首先要认清五行学说是从哪里来的?她只是古人从自然变化现象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客观规律,她是对阴阳学说的细化。比如说,在一年四季中,春天阳气渐升,阴气渐衰,夏天阳气极盛,阴气极 衰,然则物极必反,阳气盛极就会渐渐衰退、阴气渐盛,这就成为秋季,进一步发展,阳气衰极、阴气盛极,即到了冬季。但事实上,四季的寒温变化,只是阴阳相互消长制约的过程,而与五行学说没有根本的关系。
再就是脉 搏与四时气候的相应:如春弦(柔中略带刚劲)、夏洪(浮大有力)、秋毛(浮而弱)、冬实(沉而有力)。事实上,春天阳气上升,万物俱荣,人体也同样具有勃 勃生机,因而出现“弦脉”,并非与肝脏的功能相同;夏季阳气盛极,人体为了利于散热,外周血管扩张,因而出现浮而大的“洪脉”,心脏的功能亦非如此;秋季 阳气渐衰,阴气渐长,人体渐渐减少散热,外周血管渐渐收缩,因而出现浮而弱的“毛”脉,并不能与肺脏功能相提并论;冬季阳气极衰,阴气极盛,为了利于保 温,外周血管极度收缩,因而出现下潜的“沉”脉,这同样与肾脏的功能不能相比拟。这说明,四季脉搏的变化,只是阴阳的相互消长制约的过程,而与五行学说没有根本的联系。
这也就证明 人类与其它动物、植物一样,都是整个身体随着一年四季气候阴阳消长变化而变化----春天阳渐盛则“生”、夏季阳极盛则“长”、秋季阳渐衰则“收”、冬季阳极衰则“藏”,而与五脏的特点无关,自然不是某个脏器的什么肝主升发,心主火热、肺主收敛肃降、肾主闭藏等等。因为任何脏器都应该有升降适宜的范围。试问,哪个脏器的功能春天不会随着天气的渐渐温暖而有生机?哪个脏器的功能夏季不是随着天气极度炎热而极度旺盛?哪个脏器的功能秋季不会随着天气的渐渐转凉而有所收 敛?又有哪个脏器冬天不会随着天气渐趋寒冷而有所闭藏?


在人的一 生中,如果用五行学说来解释的话,那么,婴幼儿时期可以比做“春”生,少年、青年时期可以比做“夏”长,中年时期比做“秋”收,老年时期则应该比做“冬” 藏。
这就足以 证明,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都需要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也说明,任何事物的消长过程,都是可以用阴阳学说这一自然界的客观变化规律来解释的,她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是一致 的,从而与五行学说无关。

同时,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医基本理论的科学性。如果说西医是科学的话,那么,中医比西医更科学;如果说中、西医都是科学的话,那么,西 医是低级科学,中医才是高级科学。因为西医之所以称之为科学的原因,只是由于其延伸了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功能,而中医则全面继承、发展了人类在所有领 域中能够被利用的智慧。如此,中西医相对而言,竟究谁更科学,也可足以明了。
对于中医 理论就应该持科学态度,其中的精髓,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其中的谬误,也要决不吝啬地摒弃。对于西医与现代科技的优秀成果,也同样要主动地吸收。如此使中医 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适应于临床需要。
  
  中医主要是从宏观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的;西医则主要是从 微观入手的。从两种医学所用的思想特点、以及研究方法来说,西医知识恰好是中医理论的补充,是中医在微观方面认识疾病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医师 们已经越来越明了这一医学发展趋势。
毫无疑问,中医的振兴,就要先大刀阔斧地从理论上开始推陈出新,以期创建在新时期适应临床的新理论。
我是主张五行学说应该从中医理论中废除者。有人说,如果将中医废除了五行学说的话, 那么,中医的理论框架就会瘫痪。可以认为,如果一种理论阻碍了这一学科的发展,那么,理应废除这个理论,然后通过去粗存精的方法,来构建新的更适应临床需 要的理论框架。事实上,如果我们废除了五行学说这一千年中医桎梏,然后再现吸收西医之长,就会使中医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并焕发出她的勃勃生机。

五行学说是否需要从中医理论中废除,废除之后对中医的发展会产生消极影响还是积极影响,应该如何应对其消极影响等,这都是中医学术界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中医学术界理应展开大讨论,以便为中医的发展扫平理论上的障碍。
中医为什么会萎缩?一言一蔽之,那就是某些中医理论不适应于临床需要,不能客观地表现出人体生理、病理等的本质,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进行诊疗活动。
中医理论就应该在前人的基础 上不断地既继承又创新,以便更好地适应于临床需要。
五行学说,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是有贡献的,古人用这种方法探索有关医学问题,也是难能可贵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的提高、西医知识的引 进,很多生理、病理都已经明了,或正在明了,因此,五行学说已不适应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的需要了。五行学说这种僵化的教条思想,只能给中医后学以误导,也给巫学神术者假托中医以迷惑民众打下了伏笔,因此,五行学说,应该从 中医理论中剔除。



中医理论只需要阴阳学说,而不需要五行学说

中医的根本就是阴阳学说。无论解释生理、病理、诊断、养生保健,抑或治疗,都是遵循“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这一根本大法来进行的。

然后因受寒、热、燥、湿四种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情志方面的异常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体气、血、津液、神经传导等异常情况的发生。治疗方面,则根据平衡阴阳、治病求本等等原则,而采用相应的方法纠正这些偏差。
事实上,在临床中,无需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只会给中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中医理论中除去五行学说,将会使中医理论更科学、更精确,同时在吸收西医知识方面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尴尬。

坦率地说,本人无意于标新立异, 只是想通过提出自己多年来在临床上的见解,为中医理论的发展,做一些抛砖引玉的工作。



欢迎各位师长同道参入讨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8-27
中医理论中的最大糟粕,就是五行学说,她是阻碍中医学发展的千年桎梏,而由五行学说演变出来的五运六气说、五行配五脏说、寸口脉脏腑配属说、心主神明说、肝升肺降说、脏腑表里说、十二经循行路线说、十二经相互顺接说、井荥俞经合原说、子午流注说等等都是僵化的教条,理应一并废除。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8-27
先评一下五运六气学说是否科学
  
  引一下老中医有关对五运六气的评论:
  还中医本来真面目 ——干祖望
   http://www.fuxzy.cn/viewthread.php?tid=29934
  
  “、、、
  、、、
  第一是污泥浊水
  
  《易经》、五运六气
  
    这一大盆污泥浊水中含有大量的胶和漆,要是一沾身上,就难以洗刷得掉,
  真是“附骨之疽”。甚至部分中医(当然是微乎其微的少数)还认为是中医“生
  命之源”,中医精髓所在之处,甚至也出了铁杆“卫道之士”。1957年章次公提
  了“五行值得怀疑”之后“言犹在耳”“绕梁之音”未息,全国中医讨伐之声遍
  地烽起,一场“五行大辩论”论了两年多,弄得章次公成了中医罪人、歧黄逆子。
  四十二年后的今天又提到这个敏感的“国王的新衣”者,是否也要步章氏后尘?
  成了第二个章次公或第二个小孩子?那就看你的造化了。
  
    不过读通了中医经典著作,没有凭《易经》来治病的论述,即使接触过数以
  百计的大名医,也未见到他们用《易经》来治病。不知怎样一夜之间“起龙翻燕,
  照夜烛天”般冒出了《易经》治病。一如出之一辙的柯云路也在一夜之间发现了
  新《黄帝内经》,使早已神通广大、神迷意夺的神医胡万林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而更神采飞扬,把他由柯云路执笔的美丽神活也更神彩到神之又神。可惜的是祸
  福无常,神狗乾郎的神医神差鬼使的接驾到牢狱里,终于神飞魄散在神怒人怨声
  中暂时画上一个休止符号。
  
    尽管中医又加上《易经》而丰富了你的祖遗宝库,同时又有《中国医易学》、
  《医易启悟》与《名医与周易》等落英缤纷,满天飞舞的出版物,一时间遮天铺
  地的出来,正是振兴中医的大好机会,可是不争气的打滚在临床第一线的中医们,
  对此外星飞来的桂冠,受宠若惊地不敢“哂呐”。
  
    再说五运六气,的的确确是中医的中心内容,而且昔者你不懂它你就无法成
  为高级中医。它在中医学的身份、地位、实用,完全和儒家(专业文化的学者)
  中的八股文一模一样,你不懂就根本无法进入儒门,它的身份、地位之高,不言
  可喻。但谈实用,老实说,比 “卫生纸”更不如。卫生纸使你卫生清洁,而它则
  反而泼你一身污泥浊水。笔者曾在1999年第20卷4期《江苏中医》上发表了“闲
  话运气”的小文章,把它批驳得体无完肤“(33页)。可能象你大名医,我则小
  人物,而专业于小到无可再小的小科,人微言低,谁都不屑与你计较。再则50年
  代与21世纪除夕,时代不同了,思想变化了,所以过了半年,太平无事地一无反
  应。你说没有,那也不是事实,也接到了几封表示共鸣、欣赏、赞美的嗜痂之癖
  的同行或其他读者的书信。
  
    其实我早就估计不会有人来批驳的,昔者有见识的大名医,早就否定这个五
  运六气了。如:
  
    何梦瑶(1693-1783)曾谓“运气之说,拘牵不通,固为有识者所不信”
  (见《医碥·运气说》)
  
    曹赤电(1878-1956年)在吴鞠通(1736-1820年)《医医病书·运气论十四》
  篇后注:“按司天运气之说,黄帝不过言天人相应之理(这是人与他周围环境统
  一论)。后人以为是年何气司天,民生何病,拘定何药,堂千万人之病,一一与
  之尽合,不许一人生他病乎。此皆固执不通之言,误人不少”。
  
    章太炎(1869-1936年)在《章太炎医论·猝病新论》(1957年人民卫生出
  版社出版)中,也批判这种毫无一用的唯心运气学说,写了不少使人共鸣而信服
  的言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8-27
五脏相关学说可否替代五行学说
  作者:邓铁涛 郑洪
  
  2009-09-16 阅读:2707  出处:中国中医药报  广州中医药大学 编辑:
   http://www.satcm.gov.cn/tsfw/zywh/20090916/102918.shtml
  
  五行学说对中医学有深刻的影响,体现了传统医学重视联系、整体的特点,但五行学说本身有局限性,不能全面地反映事物间的普遍联系。中医以五脏配属五行,吸收了五行学说的精华,又根据脏腑学说的理论,在实践中超越了五行的限制。因此,中医的理论可名之为“五脏相关学说”。在中医理论现代化中,可以将五脏之间的影响归纳为促进、抑制和协同三种关系,从多种角度来阐明中医的整体性与联系观。
  
   谈中医离不开五行,谈中国传统文化也离不开五行。
   在人类的知识演化进程中,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们创造了五行学说,先人们藉五行来归类万物,规划世界,为文化的积累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阶梯。
  
   中医五行学说的发展史
   中国传统医学在理论形成的初期,曾深深得益于五行学说,中医作为应用科学,早期运用了五行学说来整理实践经验,将经验上升为理论。相生相克是五行学说表达各行之间利、害关系的抽象模式。古代五行学说既有体现世界的物质性和普遍联系的一面,也有机械僵化的一面,是朴素的机械唯物论。
   关于五行学说的起源,学术界作过很多的研究。从理论上来看,五行学说的要义有二,一是以“五”为基准的分类归纳法,并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金、木、水、火、土”五类为代表;二是五“类”之间的关系律,主要是相生和相克,反映了事物间“利”与“害”两种基本关系。
   中国传统医学在理论形成的初期,曾深深得益于五行学说,从而为人体内部、人体与外界环境建立了一种以五行为中介的体系。囊括自然方面的空间、时间、星辰、数字、气候、颜色、声音、味道、气味,人类生存必须食用的粮食、蔬菜、果品、牲畜……但整个重心在于人体脏器、肢体、五官等结构,还有人的情绪、发出的声音、排出的液体,以及疾病的症状分类等等。这种体系,将自然、社会与人体整合于一体,并通过“类”之间的五行关系模式相互作用,成为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尽管相当完整,甚至可以用数学关系来表达,但是并不完美。因为从思想领域到应用领域,在公式体系与实际事物之间,差别极大,并非照搬即可以致用。其难点有二:一是事物配五行的法则是否唯一?二是五行生克关系模式过于简单。它不足以全面反映复杂事物的复杂联系。中医学在应用五行学说时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调整。
   中医作为应用科学,早期运用了五行学说来整理实践经验,将经验上升为理论。但是医学实践与五行理论预设之间在当时就已经出现了差异。例如以脏为生命的功能主体,根据“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的定义,腹腔内正好有五个脏器,因此很自然地可与五行相配。而就在具体相配方式出现了争议。
   五脏配五行,在古代的祭礼中已经出现。《吕氏春秋》记载古时祭祀,以春配脾,夏配肺,秋配肝,冬配肾,在夏秋之间则配心。这一配法与现在中医所用的不同,它是根据脏腑的解剖位置来确定的。现在中医所用的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配法在汉代才出现,它的相配逻辑似不明显,实际上它是根据五行之“性”而来。《尚书》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中医将五脏的功能与五行的各自特性相对应,从而找到配合点,形成了新配法。
   五行与五脏的配法不同,成为汉代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两派争论的焦点之一。经学大师郑玄认为,后一配法是中医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否则临床不能取效。医学家为什么要放弃现成的、直观的、以位置为依据的配法不用?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个配法不能很好地反映五脏的功能。这可以说是中医对五行配属法则的突破,或者说是灵活应用。
   相生相克是五行学说表达各行之间利害关系的抽象模式。其在“五材”的角度中容易理解,如金克木,木生火等,但类推于其他配属时,就有必要具体定义生和克的内涵。如东汉王充曾质疑说:“水胜火,鼠何不逐马?”“一人之身,胸怀五藏,自相贼也?”(《论衡·物势篇》)实际上,对五行相生相克在人体上的应用,必须理解为体现各行的协同作用。中医最早的经典《黄帝内经》就是这样的。例如相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心生血,血生脾……肾生骨髓,髓生肝……” 所以五脏相生不是心脏生出脾脏,而是指五脏之间的气血精髓等的濡养关系;相克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主要是指病理状态下,各脏之间相助以恢复常态的作用。正如清代医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所说:“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所以,五脏相生相克主要是从五脏精气和功能的角度,阐明彼此之间相互长养又相互制约的道理。
   由此可见,中医学在一开始运用五行学说之时,已经作了合理的诠释和调整。而在其后的发展中,更在具体应用上增添了不少内容。例如乘侮理论就是新的发展。《素问》中的七篇“大论”阐述了运气学说的原理。其中,归纳出时令之气有“亢”(又称“太过”或“有余”)和“不及”两种情况。时令均与五行相配,这样就为哲学上抽象、静态的“行”注入了动态、量化的因素。《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乘有“乘胜”之义,指太过的情况下对所胜的克伐;侮则指本来受克的一方由于量的增多,反过来欺凌所克。这样就使五行的相克成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结构。太过、不及等概念可与疾病的寒热、虚实等状态相对应,因此乘侮等理论使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解释能力大为增强。
   金元医家的争鸣及明清医学理论的创新,是中医学术的又一次大发展。这一时期中医脏腑学说日益成熟和深化,对各脏的功能有新的阐发,为认识脏与脏的关系提供了更多的角度。适应这些发展,中医五行学说又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例如五行互藏、五行颠倒等新理论。五行互藏由明代张景岳提出,意谓五行之中,每一行兼具其他行的属性。五行颠倒指不同于传统生克顺序的生克联系。实际上他们说明着脏腑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因而动摇了早期五行学说的两个基本法则,即五脏与五行的单一对应性和五行生克的有序性。尽管他们在形式上仍然采用五行,但其内涵已经有本质上的不同。
   现在,学术界认为,古代五行学说既有体现世界的物质性和普遍联系的一面,也有机械僵化的一面,是朴素的机械唯物论。中医学对五行的运用是主要发展了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因为五行学说固有的缺陷,却使他成为现代社会理解中医的难点之一。
   总结中医五行学说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五行学说是早期认识事物构成与关系的简明工具,古代凭此构建了关于自然与人体的有序图景,然而它并不能全面地反映真实世界的面貌;五行学说有助于早期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但它已逐渐落后于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后世的多种补充和修正,并没有真正改变五行学说的缺陷。
  
   五脏相关学说可代替五行学说
   五行中生与克的对象与方向的限定,又是对事物关系过于机械的认识。以五行的配属强行推定其生克关系,必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组合体,五脏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五脏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不完全对应的联系。五脏相关学说认为,五脏与全身器官之间的配属关系是多方位和多渠道的,是长期实践观察的结晶。
   五行学说的缺陷是由历史因素造成的。
   作为五行核心范畴的金、木、水、火、土这“五材”,是古代就日常生活最常用的物质进行的简单归类。这种思维有其局限性,像有些事物类别并不能用五来限定,例如畜类众多,何以一定要挑选五畜来配属五行?在恰好能用五来分类的事物中,也不容易找到必然的配法,像五脏配五行就出现过今、古文经学之争。
   在五行关系方面,相生与相克是抽象的哲学概括,但对生与克的对象与方向的限定,又是对事物关系过于机械的认识。如土固生金,何尝不生木?木克土,金当然也克土;水与火之间,谁克谁则视情况而定……另外,在具体的复杂的事物关系中,其利、害的界限是模糊的,两者甚至是共存的,有时不好说谁生谁或谁克谁了。
   五行学说的缺陷已经成为长期以来中医教学中令人困扰的问题。教材中的五行学说不得不从最基本的五材概念关系说起,这已经较难令现代的初学者接受;到了实践中再费力地向学生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增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当然,简单提倡废弃五行学说,等于将合理的一面也抛弃,这更不可取。按照科学哲学的观点,知识的进化不能破而不立,应该在针对同一问题上,有能够容纳更多新发现、解释能力更强并更好指导实践的新理论,才能取而代之。这里,我们提出:以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
   五脏相关学说是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克服其理论的机械性,并综合脏象、阴阳、气血、经络等理论,全面反映人体五脏系统的功能及彼此关联作用的学说。
   五行学说涉及的主要问题有三方面:一是五大类别的特性;二是五大类别之间的关联性;三是人体与外界相关性。五脏相关学说覆盖了五行学说的基本范畴,不同在于,五行学说以“五行”为中介作推导,而五脏相关学说以“五脏”为中心来说明。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组合体
   1.五脏功能是连属人体的中心
   五行学说应用于人体其实就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行配人体有脏、腑、体、液、窍、声、
   神、志等种类,而五脏是这张配属表中的核心,其他全部是由五脏派生出来的下位概念,其生克是以五脏为中介的。
   五脏相关学说同样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连属脏、腑、体、液、窍、声、神、志等范畴。但前面说过,五脏之所以为五,是因为根据脏的定义在腹腔内恰有五者,至于其他范畴不一定界定为五,配属也不必固定。如腑可有六,他与五脏的关系是由经络等确定的,与五行无关;情志可有七,但都由心所主,病理上则与肝关系密切;窍可有九,与五脏关系各有不同,如耳并不是只与肾相关,还与肝在生理、病理上相关联……
   五脏相关学说认为,五脏与全身器官之间的配属关系是多方位和多渠道的,是长期实践观察的结晶,还会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他不依赖于某一理论的推导。
   2.五脏功能各有特性
   五行学说以五行之性来类推五脏之性。而中医脏腑学说对五脏功能的认识,更多地从其功能所主、阴阳属性和气血运化等分析,有很多超出或不符合五行之性的地方。这些必须以五脏相关学说来归纳。
   如肺脏,生理功能包括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在五行中肺属金,金曰从革,有收敛、肃杀之义。肺的功能中,与金的肃杀直接对应的是肃降。肃降即肺气向下的通降,但肺同时还主向上升宣,升宣与肃降在生理情况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使气道通畅、呼吸调匀,体内外气体得以正常交换,二者不可分割。因此仅从金的特点而只认识肺的肃降是不完整的。
   如果还局限于五行学说,有关五脏功能的认识就难以整合。五行学说和脏腑学说貌合神离,并行共存而又方枘圆凿。
  
   五脏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
   人体是一个整体,相互存在紧密的联系。这是中医整体观的基本论点。无论五行学说还是五脏相关学说,都是表达这种整体观的理论模式。区别在于表达的方式、方法和内容都不相同。
   1.联系模式
   五行学说中相生与相克是对事物关系的高度抽象的哲学概括。五脏相关学说继承这一认识,认为五脏之间促进和抑制的关系。而五脏之间还有不少相互作用是难以用利或害来界定的,例如多脏在共同完成人体某一功能时发挥互补的作用等。因此,五脏相关学说认为五脏之间存在促进、抑制和协同三种作用模式。
   促进作用,指一脏在某种生理功能中或某种病理状态下对另一脏发生的滋生和长养等作用。他包含了五行关系中的相生,也包括历代医家总结的反相生、隔相生等内容。
   抑制作用,指一脏在某种生理功能中或某种病理状态下另一脏产生的抑压和制约等作用。他包含五行关系中的相克、乘侮等内容。
   协同作用,指两脏或多脏在完成人体某一生理功能,或者在造成与逆转某一病理状态的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中医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生理活动往往需要几个脏腑的配合才能进行。例如消化、水液体谢、血液流通等,其中任一个脏腑的病变都有可能影响协同作用的其他脏腑。
   2.联系渠道
   在五脏配五行的理论中,五脏生克的依据就是五行的生克,是一种代入公式求解性的应用。但五脏相关学说认为,脏与脏的关联是通过相应的渠道实现的,了解其渠道才能有效地应用于临床。这些渠道,均与五脏功能或经络有关,通过气、血、津、精等精微物质来发生作用。
   以心与脾的关系为例,可以从三个渠道来体现。其一,血的生成与运行。心主血,脾统血,且脾为气血化生之源。其二,气的关系。心主血脉,血行脉中动力来自宗气,宗气的充沛则赖于脾气充盛。其三,痰与瘀,这是从病理而言。脾为生痰之源,痰浊阻滞胸阳,则可闭涩心脉,因痰致瘀。痰瘀相关是心脾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体现。
   3.联系特点
   联系特点是指脏与脏在相互作用时的主动与被动关系。五行生克框架中的生克顺序是固定的,古人用母子、我克、克我等术语表过生克中的主动与被动角色。这种固定顺序过于机械。五脏相关学说认为,在脏与脏相互作用时,何者处于主动地位,既与各脏的功能特点有关,也与作用的渠道有关。
   例如在生理状态下,先天之本肾与后天之本脾,常在阴阳气血的滋养方面处于主动地位,供给各脏动力和养分。以肝而言,对肾来说就处于被濡养的被动地位。但在病理状态下,肝则常常有扰乱他脏的趋向,如冲心、犯肺和侵犯脾胃等,因此被古人称为“五脏之贼”,这时又处于影响的主动地位。
   五脏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不完全对应的联系
   五行学说在古代理论中是沟通天人的中介。例如通过他,五时、五气、五味、五谷、五畜、五音等都与五脏发生作用,成为病因理论和药性理论的组成部分。
   实际上,人体与外界存在联系是中医整体论的基本观点,这在引入五行学说之前已经形成,并非五行学说的推论。五行学说将各种零散的观察知识整理成体系,对理论构建有积极作用。但他所建立的关系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以五行为中介将五脏与外界相联系的体系中,包含了大量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资料,很多是有实践佐证的。例如脏腑功能与四时气象、四时阴阳节律的影响有一定规律,五音影响情志和五脏功能也有客观依据,只是其对应性未必那么惟一。五脏相关学说要在继承这些资料的基础上,重新分析和确立其关系性及影响规律。
  
   中医现代化需要以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学说
   五行思维已经影响了人们对中医核心内容的理解,五脏相关学说立足于中医理论的特点,既包含五行学说和中医脏象学说的合理内容,又尽力吸取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认识。五脏相关学说保持了五脏配属结构,包容了五行的关系模式,最大限度上保持中医理论的完整性。
   为什么提出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其重要原因是有明显缺陷的五行思维已经影响了人们对中医核心内容的理解。中医理论现代化,基本要求是逻辑清楚,思维理性,理论自洽。五脏相关学说立足于中医理论的特点,既包含五行学说和中医脏象学说的合理内容,又尽力吸取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认识。其方法学特点是:
   1.在实践的基础上保留五的配属系统。人体五脏系统的划分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并非为配属五行而分成五类,故五脏相关学说保留中医五脏系统的结构。
   2. 以系统和结构的观点认识五脏的相关性。五脏相互联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观点的体现,其联系的特点可以借助系统科学和结构主义的认识来阐明。
   3. 气血阴阳为五脏相关的信息单元和控制因子。五脏相关联的基础不是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属性,而是人体气血阴阳等物质与功能相互影响的结果。
   4. 证伪与证实相结合,以“症状一病机”的逻辑认识五脏关系。中医对五脏关系的认识,是从宏观的症状中分析病机,从病机中得出脏与脏的相互影响模式。现代实验手段暂只能起参考作用。
   5. 以文献和临床调研为依据,开展五脏相关的研究。五脏相关学说中的脏与脏之间相关影响的关系式,并非按五行生克公式推导,而应在文献中总结,在实践中验证,并借用现代手段开展大规模调研来逐一明确,最终整合成新的理论体系。
   五脏相关学说保持了五脏配属结构,包容了五行的关系模式,最大限度上保持中医理论的完整性。不过它打开了五行的封闭循环,形成了全面开放的结构,里面还有大量内容要充实。例如,理论方面五脏相关取代五行后与中医其他学说如何协调有待进一步完善,实践方面五脏与内外环境的联系在具体
   生理和病理上如何体现有待逐个地总结……
   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有待全体中医界的努力。(选自《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第2期,标题及小标题为编者加)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8-27
事实上,邓老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只是五行学说的翻板,离开了五行学说,这种构思是无人相信的,因此,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08-27
《内经》中的五运六气学说,是僵化了的、公式化了的自然现象,用这样的理论来推算天气变化、甚至预测未来疾病发生与演变的规律,只能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无奈地应用。在古代用之,那说明古人有探索精神,而现在的人用之,那只能说明他是愚蠢的死板教条执行者。
  五运六气,说穿了,如同用“易”经的八卦算命一样,只是一种高级游戏。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08-27
17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4278b01000619.html
  我给中医开的一剂良药--保留阴阳,去除五行(2006-10-12 08:15:16)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要取消中医的议论.
  中医是中国文化的遗产,不可以设想没有了中医的中国文化.但是中医在发展中确实存在问题.
  因此如何存精华,去糟粕,是我们现在当代及其后世的人应该做到的.
  如果能够把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中医才能正确发展.
  我们来正确的分析中医,中医的许多方剂都是不错的.
  中医的问题在于理论基础有问题.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在于宏观看待人体,辩证施治,预防为主,调动人体机能.这个是正确的.
  接下来就出问题了.
  中医一谈什么东西就是五行.将内脏器官分成五行,将中草药也分成五行,甚至掌纹也分成五行,然后套用五行关系来说明各种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所有的东西分类细化当然是对的,问题在于,难道一定要分成五类??因此中医的这种分类不科学,许多的地方都很牵强,只能称做是比喻,而不能称做科学分类.任何比喻都有不相一致的地方,因此上用金木水火土比喻各脏器,尽管有类似的地方,但是相生关系就一定对??相克关系就一定对??
  所以我提出的第一剂良药是从中医理论中去除五行学说.脏器按照实际解剖学中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强行分成五类!!中草药也如此.几类就是几类.是什么关系就是什么关系.不要提相生相克.
  当然阴阳在医学中做为正负作用相反相成还是很有清晰的表象作用.可以保留.
  纵观历史中五行学说是汉代盛行的学说.当时朝代也搞什么五行,讲什么土德,火德,水德,用于说明政权的正统.但到了后来十六国混乱,有的小国被承认,有的不承认,弄得也不知道应该是哪个德了.
  因此说五行在中医中也是到了该剔除的时候了.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08-27
中医“心主神志”与西医“脑主神志”并不矛盾
  
  青岛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所谓中医理论的 “心主神志”,是说中医理论五脏之中的“心”主血脉,与神志关系密切,故将神志归于心脏管辖,而不是说“心脏”本身能直接主宰“神志”。
  
  首先用五脏的功能来比较一下,究竟哪一脏主神志最合适呢?因为归根到底,在中医理论中,必须有一脏去主神志,这就涉及人体所有的生理功能在五脏中的归类问题。
  请先看一下五脏的生理功能:
  
  一、心的生理:
  
    (主神志),主血脉,主汗,开窍于舌。
  二、肝的生理
   1、肝藏血 2、肝主疏泄 3、肝主筋 4、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 
  三、脾的生理
  
    1、脾主运化 2、脾统血  
  四、肺的生理
   1、肺主气、司呼吸 2、肺主宣发与肃降 3、肺主通调水道 4、肺主皮毛,开窍于鼻
  
  五、肾的生理
      1、肾藏精,主生殖与发育  2、主骨生髓,通于脑  3、肾主水 主水,3、肾主命门火  4、主纳气  5、开窍于耳,其华在发 ------事实上,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任何组织器官都与神志有着或大或小的必然联系。为了更清楚地表示出五脏中究竟用哪一脏来主神志较为合适,姑且只看五脏的最主要功能,然后再进行比较:
  1、心主血脉; 2、肝主疏泄  
  3、脾主运化  
  4、肺主气、司呼吸
  5、肾藏精,主生殖与发育  
   由上可以看出,1、心主血脉,而营养中枢神经者,首要的是血液。2、肝主疏泄  由于疏泄不利,也同样会出现情志的变化,如喜悲伤欲哭。3、脾主运化 消化吸收功能正常与否,相应地可使其身体或强或弱,也同样会对情志产生一定影响。4、肺主气、司呼吸 呼吸不利,甚或呼吸衰竭时情志变化也是很明显的。 5、肾藏精,主生殖与发育  肾的盛衰是先天之本,关乎尿液生成、生殖质量等,也同样间接地对人们的情志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虽然五脏的功能均与神志有关联,但神志的产生是与血液的运行,关系最为密切的。如血脉充盈、运行正常则精力充沛,进而神志正常;血液虚少,大脑无法得到有效滋养,则脑细胞活动不灵敏,继而情志也就不会正常;进一步,无血液供养大脑,神志也就没有依附的物质基础,神志也就不复存在了。
   因为,神志与五脏中的心脏关系最为密切,故在全身生理功能的归类上,就理所当然的将“神志归为心所主”。
   事实上,“心主神志”的含义,古人已经说得很清楚:这就是说,因为心脏有主血的功能, 而血液的营养与神志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称“心主神志”,但并非心脏本身主宰神志。既然如此,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要坚持称“心脏本身主神志”,并寻出一些荒诞不羁的理由而进行证明呢?这说明这部分中医们,只是在望文生义,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死读书而已。这是古人之罪吗?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08-27
这里先引用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金 栋先生的文章以批之。
  
   http://www.zhongyiyao.net/bbs/vi ... 0%B2%BB%BF%C9%C8%A1
  
  .寸关尺分候脏腑之法,既不实用,亦不可取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中医言脉,虽有寸口分部之法、人迎寸口之法、三部九候之法、轻重分候之法,实皆不适用。必不得已而采用旧说。可依《难经》,寸以候头至胸,关以候自膈至脐,尺以候自脐至足。《医宗金鉴》谓:‘脉象浑一,并不两条,亦不两截。’足以证三部配合脏腑之无理矣。李时珍谓:‘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脉搏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犹若脏腑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夫脉不可独凭,与望、闻、问合参则为共通之诊,以为医者施治之准则也。”
  
  “脉分部位之误:脉分三部,所以为切脉用三指也。用三指切脉,所以便别脉状也。弦紧虚实大小等脉状,非以三指察之则不明,若今西医仅以至数诊脉,则只取一部用一指足矣。脉分九候,所以便诊脉也,浮沉虚实牢革诸脉,非举(浮按)、按(中按)、寻(深按)三法候之则不明,此至浅易明之事也。乃前人竟有以三部配三焦者,以九候配天地人者(均见《素问·三部九候论》),则推理过当之谈虽非合理,尚无大过。其牵强附会遗害后世者,莫如以脏腑配当三部之说。
  
  
  
  夫寸关尺三部之分,原为取便诊脉,前人不于脉与疾病影响上求确当之理解,无端而以脏腑部位配当之,几于治丝益纷矣。考《素问》、《难经》、《中藏经》诸古书,虽已以五脏配当之,然不分左右。自王叔和以后,则凿然分左右,配以五脏六腑矣。兹取六家之说比较之:
  
  王叔和 李 杲 滑 寿 喻嘉言 李士材 张景岳
  
  左寸心、小肠;心、小肠; 心、小肠;心、?;心、膻中; 心、心包
  
  左关肝、胆; 肝、胆; 肝、胆; 肝、胆;肝、膈; 肝、胆
  
  左尺肾、膀胱;肾、膀胱;肾、膀胱;肾、膀胱、大肠;肾、小肠、膀胱;肾、膀胱、大肠
  
  右寸肺、大肠;肺、大肠;肺、大肠;肺、?;肺、胸中;肺、膻中
  
  右关脾、胃; 脾、胃; 脾、胃; 脾、胃; 脾、胃; 脾、胃
  
  右尺肾、膀胱;命门、三焦;三焦、心包;肾、三焦小肠;肾、小肠;命门、三焦、小肠
  
  上六家皆医界之名家,对脏腑任意配当如此矛盾,则其说尚足信赖乎?尝考《千金方》《伤寒论》,均无此说,即看紫虚《四言脉诀》亦谓:“左主司官,右主司腑”,对六腑亦不肯板言某部属某也。故吴草庐知之,则曰:‘医者以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此肝脉……者非也。五脏六腑凡十二经,两手寸关尺,皆手太阴之脉也……为六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李时珍知之,则曰:‘两手六部皆肺之经脉,特取以候五脏六腑之气可耳,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又曰:‘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间,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俨然脏腑居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张石顽知之,而对惑人三部分别脏腑之问,则曰:‘皆是也,皆非也,似是而非者也。’语曰:‘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处,脏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其脏腑配当三部之谓矣。
  
  
  
  前人之不信配当脏腑三部者,转而奉《难经》之说以为圭臬,《难经·十八难》曰:‘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
  
  
  
  按《难经》此说,与《内经》‘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以脉之上中下三部,诊人身之上中下三部相合。后世徐春甫《古今医统》即据此说立论,谓:‘寸部候上自胸、心、肺、咽、喉、头目之有疾也;关部候自胸膈以下至小腹之有疾也;尺部候自少腹、腰膂、膝、胫、足之有疾也,大小肠、膀胱皆在下也。’吴鹤皋脉语,丹波元坚脉学释要,皆主此说者。按:以吾人平日经验,此说虽非绝对正确,殆亦可信从也。”
  
  (摘引自《杨则民论脉诊》)
  
  上述所论乃近代中医大家杨则民对脉象的客观评说,此言甚是。临床寸关尺分候脏腑之法实皆不适用,亦不可取。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0-08-27
再引用本人的一篇有关脉诊的科普文章,以证明寸口脉根据五行学说进行脏腑配属是错误的。
  
   http://www.rhzxy.com/bbs/dispbbs.asp?boardid=33&Id=148
  评脉是怎样诊断疾病的
  青岛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评脉也是科学,既不能过于迷信,又不能不相信。她是根据不同的脉象来推断病情的,可以了解身体是否倾向于健康,摸清疾病的部位、性质和进退等等情况。大体说来,又分正常脉象和不正常脉象,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没有正常脉象,也就无所谓反常脉象。正常脉象即是指:在平静状态下,脉搏不大不小、不上不下、不快不慢、往来和缓而有力。另外,又有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如春弦(柔中略带刚劲)、夏洪(浮大有力)、秋毛(浮而弱)、冬实(沉而有力)。地有南北,南方地处炎热,外周血管扩张,故脉管大而浮,北方寒冷,外周血管收缩,故脉搏沉而细。人有胖瘦,体胖者,体内容积密度大,血管受压迫,故脉管细;体瘦者,体内容积密度相对减小,血管相对松弛,故脉浮大。
  
   那么,什么样的是病脉呢?除了上述的正常脉象之外,均是反常脉象,也就是病脉。之所以称正常脉象,是因为她是在阴阳平衡状态下所表现出的脉象;之所以称反常脉象,是因为她是阴阳不平衡状态下而表现出来的脉象。可以认为,反常脉象,轻者可称不正常脉象,重者就是病脉,因为这也符合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需要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规律。根据上述原理可以得出结论:中医疾病的概念,就是阴阳不平衡。也可以认为,一般地说,当人体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身体就不会发生病变;反之,当人体打破了这种动态平衡,疾病也就随之发生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的道理。其中说的就是,阴阳平衡就身体健康;阴阳分离,生命就会终结;介乎平衡与分离两者之间,就是病态。
  
   那么,具体地病脉又是如何表现的呢?就从这正常脉象“不上不下、不快不慢、不大不小、往来和缓而有力”为参照。任事物的适度,就应该是“无太过不及”,通俗地说,就是既不要超出、也不要达不到这个适宜的范围。
  
   现在先根据“不上不下”来分析:
  
   脉的搏动以倾向于内外而分为浮沉。轻按于肌肉之上脉搏清析、重按于肌肉之下即变得小或无力、甚至触不到,这就是浮脉;反之,就是沉脉。出现浮脉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外感时,病人调动有生力量到边防前线抵御外侮,故脉浮;身体因病虚弱,阴虚不能敛阳,阳气外浮,故脉浮;沉脉,则是气血虚少、或肥胖压迫脉管、或水湿停留、精神萎糜等导致脉管变细。
  
   根据“不快不慢”来分析:
  
   正常脉象是正常人的一呼一吸,脉管搏动四至五次,低于这个范围就是脉搏慢,也就是心率慢,经常四次叫缓脉,三次就叫迟脉。迟脉,一般指热量不够,或是因为体内缺乏动力如阳气虚(即有凉),无力剌激心脏的正常搏动,或由于一些病因导致心脏的搏动功能受到抑制,这时往往伴有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腹泻等症。反之,一呼一吸,脉管搏动六次,就叫数脉。或因为体内热量过剩、或外有病邪、或阴虚已极阳气相对偏盛时,均可引起心率和脉搏的加快。并伴有阳盛的口渴、头痛、牙痛、便秘、溲黄、脉数而有力等证,或伴有阴虚的口干而不欲饮、目涩、耳鸣、五心烦热、便秘、脉数而无力等证。
  
   根据“不大不小”来比较:
  
   脉搏过大,分两种情况:大而有力为实证,或身体强壮、营养过剩,致使体内壅塞不能;或体质强壮而与病邪剧烈抗争,因而出现脉搏亢进的情况,可伴有头痛、胸腹胀满、便秘等证。大而无力为虚证,为外强中干之象,大多为身体虚衰,阴虚无以敛阳,而出现的阳气浮越的情况,可伴有面红如醉、头晕目眩、口干不渴、心慌气短、等证。脉搏过小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气血不足以充盈脉管而致,一种由于病因造成脉管受压迫而成,前者多为虚证,后者则多为实证。
  
   根据“往来和缓而有力”来对比:
  
   “往来”是指脉搏的前后时间,“和缓有力”是指脉搏柔和、不急不躁而又不虚弱。也就是脉搏节律一致、柔和而不软弱、有力而无倔犟之意。